编者按
我们是来自东西南北、不同警种、不同岗位的警营诵读者;我们热爱诵读,我们寄情文学;我们枕戈待旦,我们夙兴夜寐;我们冲锋陷阵,我们披坚执锐;我们满腔热血,我们身心疲累;我们执着坚韧,我们和光同辉;我们愿用声音与激情,唤醒文字温暖心灵,传递力量润泽心性;并重温当初誓言从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我们是来自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警界同仁,我们是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的公安干警;我们认真排版编辑制帖,我们业余闲暇轮流值更;我们聚是一团火,我们散是满天星;我们繁星散落人间雨,我们明月甘做世上灯;如您暨您的警界友人,也热爱生活钟情诵读,心性雅洁高蹈魂灵,那么请您添加关注“警营诵读者”,前来加盟……

[警营诵读]——
《父亲的“打墙盖屋”情结》
文字:薛杰
诵读:郭娜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父亲是个普通的农民,农民最看重盖房子,老家把盖房子习惯叫做打墙盖屋,而在父亲心里这种情愫尤甚。俗话说:安居乐业。东汉班固在《汉书货殖传序》中记载“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现在来讲,就是国泰民安、丰衣足食,而安居是首位的。

“天下大同”是历代王朝的追求,士大夫也有一种特有的情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如此等等,宋代赵蕃的《田家记事八首其四》更是描绘了一幅“波静童闲笛,舟横翁卖鱼。村村皆乐业,处处尽安居”的美景——建筑又被称为凝固的艺术。遍览古今中外的建筑,可谓各具特色。

古罗马的斗兽场、古埃及的金字塔等建筑令人惊叹,哥特式城堡等欧洲建筑则直接形成了欧式风格;故宫作为中国的皇家建筑举世闻名,而我国南方的园林建筑清新通透秀美无比。民国时期,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对我国的2700多处各式建筑予以系统性考察和研究,中国的建筑艺术之美誉满天下。

由此看来,盖个好房子,既是一种文化传统,更是一种寄托。将大比小,国家民族如此,具体到每个小家,更是如此。每到春天,我们这里的农村就开始忙着打墙盖屋,据说春天天气晴好是主要原因。从记事起,我就随着父亲给乡邻帮忙,从划线开始,主家在冬天就筹备好了石料木料和沙土,有的是新盖房子……

大多数人家是拆了原来的老屋,在原址上比老屋设计得宽了高了许多,垒墙的、做木匠活的、打小工的等等分工明确,等到上梁大吉时,都要放两支鞭炮以示庆祝。每每此时,父亲总是摸着我的头说,长大了盖新房娶媳妇,懵懂的我直点头。盖新房娶媳妇是中国人祖祖辈辈的传统,也一度是困惑一代又一代人的压力。

曾经一段时间,我到安徽旅游,当地导游就介绍,这里的男人们外出经商或出仕成功后,回家的首要之事就是建造庭院,而且雕梁画栋,特别讲究,以至于留下的砖雕木雕,都成了如今的旅游或网红打卡地。在上世纪改革开放乃至以前相当长的时间内,媒人到村里说媒,必须看看男方家是否已有新房或能否有盖起新房子的能力……

否则就大打折扣,旧社会有的家庭还因为没有这个能力,好好的姻缘就散了,有的还酿出了悲剧。在打墙盖屋方面,父亲历经苦难深有体会。父亲曾不止一次地讲,人生在世,是一辈辈往下传的,俗话说:“没好鞋,穷半截。”在村里,没有好房子住,就自然比别人矮半头。父亲出生在上世纪30年代,他结婚分家时,因为当时的年代贫穷和兄弟多的原因,只得到一处祖上传下的一座老宅的东屋。

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利用冬天农闲时候,起早贪黑地去村北的石塘起石头,又一块块地推回家,手磨破了,腿也累肿了,他都全然不顾。第二年就顺利盖起了两间南北向的堂屋,那凝聚着父母汗水的每块石头始终成为他们的骄傲。为家里男孩早谋划早盖房子,对广大农村老百姓而言属天经地义的一大传统。
而那年我都到了上高中的时候了,家里也没为我造新房的计划,村里的同龄人好心地劝父亲抓紧动手建,父亲却不为所动,竟然在村里夸下海口:看着孩子有出息,以后保准在城里住楼房呢!为此很多乡邻难免笑话他,但他执意而行。改革开放之初,家里虽然有了承包地,我们家劳动力却最少。那年姐姐高中复读时,父亲压力最大,别人劝他干脆把孩子拉下来干农活吧,他却直摇头。
清楚地记得他大早起来,迎着风雪,用自行车带着姐赶去20多里路的学校,回来又骑车给我送住校一周的饭,但他都是咬牙坚持。听母亲说,有一次最困难时,父亲为了孩子的学费,去村里信贷员那里申请贷款30元,信贷员就曾讥讽父亲说,孩子上完学不还是得回家干庄户,不如趁早啊。但父亲很倔强,坚决不同意。
当时父母就一个心愿:只要孩子愿上学,就是砸锅卖铁也供应!就是在这种积极向上的背景下,我们姐弟三个相互鼓励先后考上了大学。那年弟弟考上大学的时候,父亲高兴得有些“放肆” ,常对别人说,两个儿子都不用在老家里盖屋了,都得住城里了! 他整天乐哈哈的,除了种好自家的承包地,还乐此不疲地到河滩里开荒,一下子就开了10多亩。
他喂的母牛也很争气,连下了几个小牛,父亲兴奋地揣着酒瓶子,连早上一起床都要喝上几口,母亲出于他的健康考虑,坚决地制止了几次,但父亲老是不听话,变着戏法和母亲“作对”,总觉得浑身有一股使不完的劲。除了种好承包地,父亲还强烈地想着法子做起小买卖。作为农民没有什么大门路,那就从身边的粮食入手,得到母亲的支持后,他更是干劲十足。

为了每斤地瓜干多卖两分钱,父亲于凌晨3、4点钟登上“大金鹿”自行车骑行80多公里去临沂卖,回来时为避免空车,再捎上一百多斤芹菜返到集市上贩卖,又赚几分钱的差价;就是这段时间的过分劳累和不规律的生活,为父亲后来患病留下了诱因。不用操心孩子在村里盖房子了,父亲却一直有着翻盖老家房子的想法。
60岁那年父亲得了动脉硬化症,他打了十多天的针感觉有些恢复了,就坚持到地里劳动,以后又毫无征兆地几次接连摔倒在地上,手脚不听使唤地发麻,非常无助和痛苦,即便如此,他每次都咬牙坚持,还一个劲地说自己不争气,等到间歇性发作过后,就又拖拉着不得劲儿的腿忙着牵牛犁地。听母亲说,我在上大学的时候,父亲暗地里就开始准备翻盖老房子的木料。
有一次,父亲曾眼神幽怨地看着我说,以后我不能劳动了咋办?我当时心里一阵酸楚,随后大声地宽慰他说,不怕,还有我们儿女呢,他才略微舒展开眉头……父亲的晚年是幸福的,我们当儿女的早就把父母接到城里住进了楼房,他不断地鼓励我们置换房产,我们的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好。随着父亲年龄越来越大,他心中想翻盖老房子的心愿却更加强烈了。
在我上班后的一段时间,他老是给我讲村里谁谁又翻盖了老屋的事,回想起来,那是有着特殊意义和有所指的。我们姐弟几个商量了一下,那年冬天姐夫专门找人从淄博运来当时最好的琉璃瓦,当大卡车开进村里时,他眼里放光,高兴地直往司机手里塞鸡蛋,父亲又提前请来木匠拾掇好了木料。来年一开春,父亲便开工大吉,在原址上把原来的两间房子翻新成三间……
房子高度宽度都有了变化,还有了三室一厅的设计,建起新房那天,他兴奋得像个孩子,拿着鞭炮坚持自己放了好一会儿,父亲终于圆了自己的梦。父亲的打墙盖屋情结也是中国广大农村老百姓善良勤劳、坚毅前行心态的集中体现。父亲一生用自己的方式,抚养理解支持儿女,给我们的是庇护和力量;又宽厚帮助对待别人,予社会的是温暖和真情。
父亲不善表达,但他坚守传统文化的真谛,实践着“吃亏是福、别人好自己才会更好”的古训,对待邻居和需要帮助的人,他一辈子就是这样的实心眼,也得到老少爷们的尊重。每每有邻居盖房子或是其他需要帮忙干活的,他最是尽心尽力。别人说他少心眼,父亲却没觉得吃亏,反说是应该的!去年父亲去世的当天,我们从医院接他回到了老家的小院。

我们做儿女的为他守灵时,又回忆起他一生勤劳善良、吃苦能干,倾心眷顾家庭,着力培养儿女的经历和父亲钟爱打墙盖屋的些许情节,不仅历历在目,更让我们唏嘘感叹。虽然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财产,但他的为人处世却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父亲永远是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的打墙盖屋情结,已成为他的孩子们最深刻的记忆,终将影响着他的一代代的孩子们,成为不断向上向善的力量。

本期警营诵读者:郭 娜

郭 娜,全国唯一基层民警自己诵读平台《警营诵读者》融媒体中心专用播音名“海纳”;中共党员,陕西省华阴市公安局民警,现任警务督察大队教导员,二级警长;从警25年,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先进工作者、优秀所队领导;曾荣获全市“五五”普法工作先进个人,系华阴市公安局“法制宣讲团”组建成员,致力于青少年普法宣传工作,热爱文学,爱好朗诵、摄影,钟情生活美学,崇尚自然质朴,用心发现和传递文字背后的真、善、美。
本期文字原作者:薛 杰

薛 杰,1970年5月出生,籍贯山东省沂南县,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1991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山东省沂南县委宣传部干事、新闻科长、副部长、副部长兼县新闻中心主任(县报社)、副部长兼县广播电视台台长、党组书记;2013年9月至2019年1月,任山东省临沂市物价局办公室主任,2019年1月因机构改革转隶到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现任市委网信办四级调研员;多年来,始终秉承“忠诚·执着·朴实”的品格,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致力于区域新闻写作,爱好摄影和散文、小说创作,从20岁开始发表作品并连续10余次获奖;至今已在《人民日报》等全国各大媒体发表新闻稿件、散文、评论等2600余篇120余万字;《巧借东风行大船》《沂蒙母亲和她的上海女儿》《火线桥》等26篇各类文章先后在全国、省、市获奖,因工作成绩突出连续多年被上级予以表彰。
本期值班总编:坐看云起

李绪武,全国唯一基层民警自己诵读平台《警营诵读者》微信·微博·微视·抖音·腾讯视频·QQ空间·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系列同名公众号·微信视频号融媒体中心发起创办运营人、总编辑,个人微信工作号“坐看云起(332677283)”;中共党员,文学硕士,主任编辑,山东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山东临沂大学客座教授;长期从事政工组宣工作,先后担任过党委秘书、记者站长,组织部选聘办组织三处帮助工作;作为执行总编辑,先后参与创办、主办《今日晨刊》《东方青年》《大学生村官》《警营诵读者》《警营朗读者》等传统报刊纸媒暨新兴网络媒体;《电子证据勘验暨研究》社科课题组并列负责人(已结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暨创新性发展研究》课题组执行负责人(2019获批省级重点艺术课题)、《疫情常态防控下公安新媒体建设研究》课题组独立负责人(2020获批省级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先后撰写《公安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中美诚信体系比较研究》等论著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以《结缘悟道·习技修身·明理守法》为题,应邀在省内外警察院校、普通高校,为新警授衔参训、所队长司晋督培训、森林公安全员集训、机关辅警全员轮训暨新进校大学生、市民大讲堂,开设“传统文化与公安工作”“传统文化与法制教育”讲座,听讲逾万人并受大家广泛一致好评;2011年8月调入公安系统工作至今。

主 办:警营诵读者编辑部
特别鸣谢:腾讯视频
版权所有:原创作者
特别鸣谢:微信公众号
《新华社》
图片总监:新华通讯社
张汝锋
音视总监:山东公安交警
郭 林
文字统筹:中国国土稽查
马 艳
山东警察学院
寇 红
辽宁警察学院
魏 莉
特邀顾问: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
马奔腾
人民文学杂志社
施战军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冷卫国
深圳市公安局网络
安全监督管理局
薛克勋
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
庄 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安文化研究所
王智慧
山东省农商银行
姜广印
值班总编:李绪武 张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