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说说城市的烟火气
作者/吴松
国家总理曾经强调过:“要让城市有烟火气。”
那么,什么是烟火气呢?烟火气就是接地气。城市的烟火气就是让老百姓融入城市,给老百姓以温度以人情味,让老百姓推着板车挑着担子坦坦荡荡走入城市,丰富城市的物质供给,满足人们的生活日常。然而,现在的城市管理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状况,老百姓辛辛种的水果蔬菜不能走街串巷地卖,农贸市场又没那么多的摊位,好端端的果蔬就这么眼瞅着烂在地里,真让人心疼啊……
于是,我想发出几个灵魂拷问——
老百姓挑着果蔬走街串巷叫卖,方便市民,又节省市民的时间,这有错吗?
为了生存,这些平头百姓只好跟城管叔叔玩着猫与老鼠的游戏——你来我跑,你走我出,在城市的狭缝里苦苦挣扎,以求个温饱……

我家临街,院子成了这些担担者的避难所。这些人太可怜了,我实在不忍心看着他们养家过日子的那点买卖被没收。有几次在街上,城管的车突然闯来,这些担担人躲避不及,担里的果蔬被城管人员抢去扔到车上,秤也被没收,这些顶着烈日冒着大雨讨生活的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东西被掳走……
我就不明白 偌大的休闲道,难道就容不下那两个箩筐?
体恤群众、关心群众的观念哪里去了?其实,关心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正是我党的一大法宝。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各级政府机关虽然天天口口声声说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群众之需乃我之需,群众所求乃我所求;可一些条文在执行中却完全、彻底地走了样,甚至干脆“一刀切”了事。

依我看,这是一种懒政、庸政、渎政之行为,也是一种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若放任这种毫无担当,恣意妄为,迟早为国法所不容。
从视频中看到,不少地方因暴力执法导致人命案例,实在令人愤慨,硬是把群众推到政府的对立面。"千里之堤溃于一穴,"如此大动干戈,政府还得民心吗?群众还会拥护政府吗?

群众衣食不保,谈何国泰民安?民不富则国不安,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各级政府历来就把维稳工作放在首位。很明显,社会稳定实在重要,群众的根基动了,社会稳定肯定要出问题出乱子,出了问题出了乱子,后果一定会波及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精神文明建设将无从谈起,物质文明建设也无从谈起,希望我是杞人忧天了!

那么,出路在哪?
首先,要让城市有烟火气。切记总理语重心长的话:让老百姓的板车推进城里去,让农民或贩子的箩筐挑进城里去,既满足市民的需求,又给老百姓带来收入,是双赢的事情。
其次,进一步扩大农贸的场地,让老百姓有一席之地,能够卖掉自己的农产品,让他们种地就有所收获,实实在在收到好处。

再次,强烈呼吁城管人员文明执法、良心执法,让老百姓倍感政府的温暖,继而双手拥护英明、智慧、人文的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