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刘和刚的《我的老父亲》的旋律响起,我便泪流满面。远在天堂的父亲,您在那儿过得好吗?女儿想您了。今天是父亲节,这一刻,我什么都不想,不想诗歌,不想红尘俗事,只想用心将通往天堂的明灯点亮。惟愿,含辛茹苦、操劳一辈子的父亲,还在身旁,还在谈笑风生,还在教我战胜困难,还在教我做人的道理,还在抽着旱烟,用烟袋轻轻叩着地面:"萍儿,该休息了……"今夜,一定有淡淡的月亮,月光如银倾斜而下,若隐若现,照亮父亲回家的路,来和我们过个团团圆圆的父亲节。父亲啊!我的幸福就是您在我心中永远荡漾,记忆的闸门瞬间又回到了那年那月……

父爱如雨,滋润我们童年的心。父亲一生和睦邻里,为人豁达。我们家姊妹七个,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差,无力养活。老大老二老三早早夭折了,只留下姊妹四个。在农村人眼里,就是典型的"五保户"。在没有哥哥兄弟的农村,受尽了凌压和欺负,至今回想起来,我心都还在滴 血,还在哭泣。我的老家在乌蒙山区,一个叫大村阳叉路的地方,俗称"干烧坡坡",终年天干,没有水吃,吃水要到两里之外的毛家山、石子岭、大村河坝去挑。我们几姊妹人小挑不起,只好到离家半里的凉水井守水吃。约定俗成,谁守水,水就归谁。记得十岁左右,我和妹妹去守水,忍饥挨饿,睡在地上受尽了蚊虫叮咬,从晚上守到天亮,大概有几挑水了。正准备等父亲来挑时,邻里有个比我们大得多的男孩,吃惯了"霸王餐",挑起水桶就来抢水。我不让他挑,他的力气比我大得多,一把将我推开,边破口大骂边抢水。眼看着一晚上辛苦守来的水就要被抢走,听着辱骂没有哥哥兄弟的恶毒话,怒向胆边生。我愤怒极了,捡到扁担就给他劈头盖脸的打去,和他扭打了起来。邻居是个大男孩,我是个小Y头片子,结果可想而知。大男孩挑着水、哼着胜利的凯歌走了。我被推在地上满身是泥,被打得鼻青脸肿,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头发被扯了几绺下来,失声痛哭。后来回到家,我就把长发一刀剪去,从此,短发伴我终身。当父亲来挑水,看到我的狼狈相时,眼泪噙在眼里,久久没有出声,许久许久才对我说:"过去了,都过去了,一挑水挑就挑吧!你和别人打什么打呢?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别人做无情的,我们做有义的,得饶人处且饶人吧…"。这件事虽然过去了许多年,父亲也离开我们六年了,但他老人家宽宏大量的胸襟深深影响了我,感染着我,教会了我怎样低调做人。他的语重心长的话至今还留在我心灵的深处,响彻耳畔,储存在我的生命里。让我时时牢记他老人家的话: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父爱如山,父爱是一座大山,挺拔而伟岸,给予我们无尽的依靠,耗尽了毕生精力。父亲是个骟匠(阉割匠),农忙种庄稼,农闲走村串户,挣一角八分的零花钱,为我们交学费,把我们四姊妹养育成人。在那个经济拮据的七十年代,重男轻女的荒唐岁月里,女子无才便是德,姑娘都要嫁出去的,读那么多书做什么?可父亲不信这个邪,偏要顶着压力,送我们几姐妹读书。从此,我们一家老小几年不知肉滋味,把喂猪的钱统统用在我们读书上。把找到的钱一分掰成两分用在我们姐妹身上。而父亲呢?生活的重担压弯了他的腰,岁月无情地在他脸上刻下了道道沧桑的痕迹。记得我在皇华读书时,有一次,父亲顶着炎炎烈日,把搞阉割凑到的几块钱交到我手里,告诉我:除了买学习用具,让我买双鞋穿。他一身灰尘扑扑,汗水吧啦吧啦的顺着满是皱纹的脸颊流下来,却舍不得用一分,悉数给我。我低头一看,父亲仍然穿着一年四季走四方的那双烂草鞋。用他山一般的肩膀为我们遮风挡雨,撑起了我们读书时的一片天,为我们换来了窗明几净的学习环境。瞬间,眼泪溢满了双眼,我拿着的不是钱,而是父亲的拳拳爱之心,养育之德!

父爱如海,父爱是一片汪洋大海,浓郁而深远,包容我们犯下的各种错误。尽力抚养,呕心沥血,把我们养育成人。四姊妹中,属我最调皮,一年四季光着脚Y,上山抓鸟、爬树、打土地跪、割猪牛草、煤洞里背煤、下河沟挑水、打水仗……敢想敢做,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到处惹事生非。张三告状:你家二Y头又打我家小孩了;李四告状:你家假小子又和我家小孩下河洗澡去了,回来免不了一顿罚站……回忆童年的点点滴滴,眼泪再次溢满了双眼,淘气调皮捣蛋。让父亲操碎了心,张三家去赔礼道歉,李四家去笑脸相迎。但父亲的棍棒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拉下脸训斥一通,然后又轻言细语,慢慢道来:要守规矩,女孩子不能那么野,要有女孩的本分,不要天天冲啊杀啊打的;要懂道理,将来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父亲不打骂我们,但父亲一脸威严总在无形当中震慑我们。让我们规规矩矩,服服贴贴,听到父亲的脚步声,所有想干坏事的想法都戛然而止,烟飞云散。
父爱如伞,父爱是一把大伞,总在有雨的天空里撑着,遮挡我们遇到的风风雨雨。父亲是个喜欢笑对生活的人,苦中也要作乐。那个年代每天都饥一顿饱一顿,更不要说吃肉了。所以父亲每次走村串户,我们都在门口等他,盼他早点回来,因为父亲每次回来都会给我们带回一袋好吃的。这袋好吃的就是阉割猪取下来的"肉肉"。柴火一烧,大锅一炒,让我们打打"牙祭"。记得有一回还带回一袋洋玉和胡豆,让我们几姊妹饱餐好几天,暂时忘记了饥饿!父亲还能做手好菜,逢年过节都是他下厨。烧白、夹沙肉都是父亲的招牌菜。
父爱如灯,父爱是我人生旅途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我们家人口多,劳力少,工分少,分得的粮食就少,恶性循环,一年四季都是糠菜半年粮,只有过年时才得到一顿米饭吃,但父亲对我们要求极严,说穷得有志气,从不让我们去拿别人的东西,要堂堂正正做人。耳濡目染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身正为范、言正为师。父亲是我人生路上的第一位老师,榜样的作用大于棍棒的威力。正是因为父亲的言传身教,教会我们勤劳朴实、诚恳待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战胜困难,努力向前。一路风雨走来,坎坎坷坷,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也其乐融融。在教学岗位恪尽职守,送走一拨又一拨的学生,让他们在祖国大地闪耀着光芒!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岁月总是那么残酷无情,在我致力于工作致力于家庭的时候。父亲老了,根根青丝不经易间变成了满头白发。为几姊妹操碎了心,生活的重担早早让父亲走路蹒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农田耕作,早己掏光了父亲的健康,积劳成疾了。多么期待上苍睁开眼,让父亲长寿健康、安享晚年,让我们好好孝敬。可上天不给我机会了,2016年6月26晚上,在艳红的晚霞中,在对几个女儿的牵挂中,父亲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给我们留下了永远的痛。那窗前的雨啊!化作我心中的泪,为父亲的离去如咽如泣。借用刘和刚的歌词,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你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你眼角上添了皱纹。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生活的苦涩有三分,你却吃了十分。这辈子做你的女儿,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落叶无痕,父爱无声,敬爱的老父亲。女儿永远爱您,永远怀念您。父亲节快乐!

万宇:女,四川省古蔺县人,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本科毕业。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崇文中学任教,中学语文一级教师。长期任中学语文、历史教学,从事毕业班教学。发表论文近十篇。

《九江文学社》微刊编委会成员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特邀顾问:杨成贵 丘新梅 余斯文 傅塘根 沈志昂 许峰 丘国华 李延录 倪金茂 张晓元 刘长江(通辽) 丘昭骏 李小燕 郭仁炳 徐和勇
顾问:刘长江(四平),易顺天 张升 马艳峰 吴生泉 王述成 王勤 王长顺 徐明 郭洪森 叶新华 王立田 肖海玉 杨成宝 尹连荣
微刊主编:洪新爱
微刊副主编: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张冰剑 杨学是 逢春来
微刊编委: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吴生泉 肖海玉 张冰剑 杨学是 逢春来 胡杨 徐明 尹连荣 张丽贤 朱德天 张安敏 石慧
组稿:放飞 石慧
编辑制作:杨柳风 一束暖阳
九江文学社
微刊编辑委员会
2022 3
编辑制作:一束暖阳
图片由作者提供,个别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告之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