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作回眸25——赵本山不上春晚天塌不下来
荣玉奇
上一篇“旧作回眸”文章,是一篇关于赵本山某些小品格调不高的问题。本篇文章是关于赵本山上不上春晚的问题。现在,春晚早已经不见了赵本山的踪影。然而,十三年前,有不少人还是觉得春晚离不开赵本山。其实,地球离开谁都照样转,赵本山不上春晚,天也塌不下来。
我当时这篇文章,就是这个观点,被《牛城晚报》刊登。
下面就是这篇文章:
赵本山不上春晚天塌不下来
近日,从媒体上看到2009年春晚语言类节目审查中,首次亮相的赵本山的小品剧本被枪毙。赵本山接到通知后,已经打点行装连夜赶回沈阳。本山大叔究竟是回去修改剧本,还是打了退堂鼓?外人不得而知。有人看到这条消息,感到遗憾,感到可惜,甚至担心赵本山不上春晚,小品怎么办?
我认为这种担心实在是大可不必,未免有点杞人优天。赵本山不上春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毕竟亿万人民看春晚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看一个人,何况是赵本山已经老得不能再老的面孔了。尽管,他的小品连年获得一等奖,但我觉得也就是那么回事,现在已经没有一点新意,老是那一套“习惯动作”,看不看都无所谓了。
当然,我们不否认赵本山的演技精良,他独有的幽默、滑稽,特有的形体、眼神、动作和语言,足以让人们难以忘怀,捧腹大笑。
但是文艺需要创新,需要发展。如果某种艺术,总是一种模式,一副面孔,总是靠一两个人来支撑,那么这种艺术再好、再有吸引力,早晚也会失去生命力的。从这个意义讲,赵本山不上春晚,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我认为,赵本山如果适时退出春晚,倒不失为明智之举,值得称道。既然已经感到江郎才尽,激流勇退,也算是识时务吧,不然等到观众不买账、产生厌恶,就为时晚矣!古语曰:“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大凡一个演员的艺术生涯,总是有高潮有低潮,一旦达到顶峰后,难免要走下坡路。赵本山本事再大,恐怕也很难逃脱这一规律吧。
(原载2009年1月13日《牛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