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谭芯芯, 1952年生于北京。曾为上山下乡知青、石油工人、国家公务员。发表作品有散文、诗歌、论文、人物传记等。


建党百年际 援藏攀阿里
2021年,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到陕西省下达的任务:中组部、国家卫健委、陕西省组织部和卫健委将派出医疗队,支援西藏。

医院连年都有援藏任务,根据需要选拔人才。此次阿里地区人民医院要创三甲,需要专家帮助提升品质。这个名额分配给小莉所在的医院。
援藏年龄规定为50岁,小莉51岁,擦边儿。见善勿怠,时至勿疑。她报名获准,成为当之无愧的人选。
接到援藏的正式通知,心情不免有些复杂,兴奋与忐忑交织。兴奋的是援藏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忐忑的是诸多要面对的实际问题:年迈的父母、婆婆、辛劳的爱人、在读的儿子,都是放心不下的牵挂啊。
行前,她将科室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交接,并制定了一年的工作清单,应该不会影响医院的三甲复审。
给弟弟、弟媳的父母注射新冠疫苗第二针;安排婆婆及弟媳母亲的就诊事宜;抽时间回家,向二老告知自己的行程;
向爱人交代家里过日子的一应事情;将家里的卫生彻彻底底地打扫一遍,浇花、打理宠物……她做好了所能做的一切。
纵难舍,再难也要舍。舍小求大,义无反顾。
2021年8月1日,小莉的职业生涯攀向至高的山峰——西藏阿里。
陕西省“组团式”医疗援藏人才培训队在西安古城誓师,进行短暂的专业培训:西藏风俗文化、宗教信仰、党的民族政策、高原疾病的防治等。人未入藏心先到。
省委组织部、省卫健委、西藏民族大学的领导为援藏医疗队员壮行,高度赞扬他们的奉献精神,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8月2日晨6点,小莉带领援助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的队员,与另一支援藏医疗队汇合,从咸阳机场飞上广阔的蓝天。
此队,小莉年龄最大;此行,她担任副领队、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副院长、传染病院区院长;此刻,她体味到光荣而艰巨的深刻内涵——要尽己所能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医院的质量、安全文化带到遥远的边疆,传送给阿里医院。
蓝天白云守护下的西藏,圣洁高耸的布达拉宫,夏季盛开的格桑花,是多少朝拜者的梦!多少人为逐梦跋山涉水万里长驱,一睹圣景,虔诚伏叩。

到拉萨了!圆梦时刻,小莉肩披哈达,向家乡挥手,向藏区致意。站在新的高度,放飞理想,是何等豪迈!她学会了第一句藏语“谢谢”。
医疗队在拉萨休整2天,以缓冲、适应高原反应。拉萨海拔约3650米,队员们的血氧饱和度开始下降。小莉顾不得自己,责无旁贷地给队员们进行心理疏导,关照他们。
拉萨河,宽阔的水面展开了胸怀,湍急的水流欢迎着医疗队员们。
8月5日10点30分到达阿里。格桑花与雪山交相辉映,那是西藏独具的美,阿里特有的美。
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率队给每一位队员献上了洁白的哈达,献上他们诚挚的敬意。
阿里海拔4500米,堪称世界屋脊。神圣!令人心生敬畏。小莉自豪地说:我在世界海拔最高的三级医院。是的,靠着无畏的胆识、坚强的意志,她登上了阿里。
援藏的日子充满了艰辛。到达驻地,前一批援藏队员送来了氧气筒,送来了关爱。次日,两批队员举行了简短而庄重的交接仪式。第七批 “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接过队旗,接过薪火相传的重任,创三甲、提绩效、建学科,帮助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发展……路长长。
举国庆祝建党百年的热潮还在胸中翻滚,此刻,小莉和队员们在阿里医院楼前展开鲜红的党旗,记录下光荣的起点——为阿里医院带来党的温暖和关怀,发扬光大“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医疗队精神。
神秘的西藏,梦中的阿里,是无数人人追寻的旅游仙境。然而医疗队要在这生活工作,他们面对的是高寒、缺氧、低压、刺眼的阳光、莫名的孤独、无尽的思念、手术的艰难……
阿里人平均寿命62岁。在阿里,走同样的路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打一个电话会气喘吁吁;做同样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准备;生同样的病也许面临的就是死亡;做同样的手术需要十二分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