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军,笔名文实。1960年3月出生于扶余县三岔河镇,大专文化,原为《吉林石油报》主任编辑,副高级职称。2020年3月正式退休。
多年来撰写新闻及散文、小说稿件2000余篇,发表在省内外30余家报刊杂志上。近年来,在搞好报纸编辑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新闻理论,《浅谈企业报的策划》、《如何挖掘新闻由头》、《如何让企业报经济版活起来》等多篇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业务刊物上,并有部分论文获省内外新闻理论研讨一、二、三等奖。并公开出版《松辽写真》、《走进新闻芳草地》、《百味人生》等著作,目前第四本新闻著作正在出版中。同时,他的名字已被编入到《中国当代学者传略》一书。现为松原市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喜迎二十大 奔向新征程征文)
从生活变迁看社会发展
作者:李明军(吉林油田新闻中心退休)

看着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小孙女一天天长大,我们夫妻俩喜上眉梢。我们感叹道,现在的孩子真是掉到福堆了。她们无论是吃的、穿的、玩的,以及学习生活的环境比起我儿子小时候真是天壤之别。

一晃我来到油田已经40多年了,单身住宿舍,结婚找房住。1985年我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还是花550元钱买的一个土坯房。那真是冬天屋里透风,夏天屋顶漏雨。但是我们还是很满足。我的儿子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简陋的土坯房里。

当时,由于我爱人工作没有调过来,因此只能靠做小买卖维持生活,在儿子不满十一个月的时候,妻子为了做买卖,愣是给孩子断了奶。听着孩子撕心裂肺的哭闹声,既是心疼,也是不舍。

因为那时我的工资低、爱人也挣不了多少钱。所以显得家中生活非常拮据。但是我们夫妻俩想,再困难也不能苦了孩子,有点钱就给孩子买些吃的、穿的、玩的和学习的书本。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儿子,乐得我们老两口合不拢嘴。虽然日子苦点,但是感觉日子过得很有奔头。再后来爱人也被安排到家属队干活,家庭生活有了转机,此时,儿子也一天天长大。

1994年我们终于搬到了新居,住上了55平方米的楼房,孩子也开始上学了。当时的学校环境也很好……看着活泼可爱的儿子,我们打心眼里高兴地不得了。我们心想,孩子也算是掉到福堆了,比起我们小时候,真是天差地下呀。

2009年,儿子也结婚了,我们给儿子在同一个小区买了一个楼房,同年又给他们买了一台车,这些要是早些年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转年孙女又出生了,孙女的到来,给我们全家增添了无比的欢乐,儿子儿媳既团结也很勤奋,夫妻俩在上班工余期间还做一些小生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2015年,我们在江南油田滨江嘉园又买了一个100多平的楼房,由此,我们全家人的生活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家人围着孙女一个人转,再看如今的孙女吃的、玩的、穿的、用的和学习生活环境,不比哪一个孩子差,学习上也很上进。看着小孙女每天快快乐乐地生活学习着;看着她一天天健康地成长着……我们夫妻二人打心眼里高兴。

如今我们夫妻俩也退休了,两人的收入每月8000多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那真是儿孙满堂、家庭和谐,生活快乐,尽情地享受着晚年的幸福生活和天伦之乐。

从我们家三代人生活的变迁来看,真正的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也真正的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新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真正的好日子还在后头。用吉林油田金球俱乐部的“681”发展目标来说,60岁光荣退休、80岁愉快度过晚年、活到100岁不是梦。这个目标代表了老石油人的心声,也充分体现了石油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包括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