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嘉陵摩托车是摩托车中的知名品牌,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奠基者和引导者,由军工企业转型而来,专注于摩托车/特种装备/光电高科技行业的大型企业 。作者通过追忆自己家里的那辆嘉陵摩托车的历史,一方面写出了它对家庭做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了时代的发展变化。本文感情真挚,充满了正能量!


幼儿园时,因为我个子太小,爸爸就老让我坐在油箱上,然后用他有力的双腿紧紧地护住我,生怕我掉下去。想起在油箱上的快乐时光,我还别有一番体会,夏天坐在最前边吹着风,自己仿佛像古代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士兵,而身后就是我要保护的亲人,但屁股下边可受大罪了。冬天车速一旦上了三十迈,我戴着雷锋帽的脑袋都免不了寒风的问候,从家出发到外婆家短短五公里路程,下车时我被冻得嘴唇发紫,脸色苍白,要烤好大一会儿火,才能缓过来。后来我长大了,个子也长高了,体重也增加了,前面已经容不下我了,爸爸便让我坐到他身后。
小学时,和一家子哥家的小孩偷偷玩小霸王学习机,方圆三百米,我就能听声识车,准确无误地判断是不是我家那辆嘉陵小摩托,然后我俩相视一笑,随即便一脸严肃,迅速拔掉学习机稳压器、连接线、游戏手柄,分工明确,一气呵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拾得干净利索。在确保不会留下任何蛛丝马迹之后,我才会快速地跑去把大门打开,迎接父亲回家,现在想想还心有余悸、后背发凉,整个童年,我竟没被活捉一次啊!
记得一年农忙时,父亲骑车载着我和母亲下地干活,我那时年龄小,本可以逃脱一次修理地球的机会,但父亲担心我一个人在家瞎胡闹,就非要我一起去,到了我家的田地,他俩在干活,我在地头玩弹弓,也不知是老天的安排,还是我命里该有这一劫数,我竟反方向用力拉皮绳,“啪嗒”一声,弹到眼睛了,我顿时泪眼婆娑,头重脚轻,但我却没哭出声来,因为害怕自己顽皮受到母亲的责骂。黄昏时,父亲返回地头,看出我不对劲,就问我,我一看到父亲,就失声痛哭起来。父亲得知事情经过,简单交代母亲几句后,便骑上摩托车,抄近道载我到白杨镇留宝卫生所,这么多年,从未见过父亲骑车如此暴力,90的机器发出的怒吼,仿佛在拼尽全力抢救我的生命。到了卫生所,医生下班,父亲直接跑到医生家里,医生左手端着洋瓷大碗,右手两指撑开我的眼睛一看,厉声道:眼底出血,赶快去县里,再晚一会儿,两只眼睛都保不住了,父亲竟扔下我的救命恩人,抱起我,径直走到马路中间,拦下一辆车,就往县里赶。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开始了初中学习生活,家里经济条件也越来越好,同时家里也多了位新成员——小汽车。自打新成员加入后,家中的每一个人对摩托车的态度都不如以前那样热情了,它被放在旮旯里,无人问津。
再说了,它都已经很旧了,我们顶多也就是下雨下雪时把它推到前沿下,不让这位功臣晚年凄凉罢了。
后来,大街上电动车多了,汽车也多了,摩托车却少了。但大街上依然是热闹的、快乐的。那辆摩托车,在我小时候曾经受到一家人的青睐,但现在我们却以两百块钱的废铁价把它给处理掉了。每当我听到和它一样的音色时,便会忍不住朝着这个声音发出的方向去观望,它仿佛在对我说:“小主人,你什么时候让我再陪你一起到外面玩儿呢?”
如今,每次回到我的老家西马村,打开大门的一瞬间,我总觉得家里好像少了什么,几天都失魂落魄的。因为那辆摩托车,承载着我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思念啊!
摩托车卖掉了,我,也该懂事了!

作者简介:刘理祥,男,中共党员,宜阳县白杨镇西马村人,现在海南省某部队工作。

诵读者简介:牛向阳,白杨镇四区人,宜阳县城关镇锦屏中学音乐教师,活泼开朗,热爱唱歌,努力做更好的自己,愿该来的都如期而至,前途漫漫,未来可期。

( 责任编辑:刘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