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宜阳情)
编者按:白杨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人才辈出。自古崇尚教育,历代先贤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今有李惠民老师撰文推荐的一则新近装裱的文字材料,可以说是反映白杨镇清末民初历史的瑰宝性史料。本期特编辑此文,以致敬李老师,并期待更多的人行动起来,搜集这方面的文字材料,为填补充实白杨镇的文化史料出一份力量!
今天上午陪同学牛自成去一家装裱店取四扇屏,据说是民国时曾任平等县县长的清末一位拔贡写的。字到底写啥样?去看看。
拔贡,百度百科解释为:“科举制度中选拔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清制,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七年改为每十二年(即逢酉岁)一次,由各省学政选拔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称为拔贡生,简称拔贡。同时,经朝考合格,入选者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教职;更下者罢归,谓之废贡。”
魏善斋(1885-1960),字余庆,宜阳县白杨镇白杨3区人,清宣统元年己酉科拔贡。1920年代起,先后任平等、伊川县长。1950年代曾出席河南省统战会议,协助编纂河南省志。
今天同学去取这装裱的字,是魏拔贡题郭俊卿八十寿辰条幅(四扇)。写于民国二十三(1934)年,旧历十一月二十九日,是为郭俊卿八旬寿辰所题。经装裱师傅妙手,整幅作品已去旧返新。

郭俊卿,又名郭世英,白杨镇东场村人,民国十一年郭俊卿父母合葬墓碑记:郭世英行四,“前清邑庠生,自治研究所毕业生调查员,民国陕西省振嵩军总司令部军医官盩厔(今周至)县终南镇禁烟分局长”。
条幅最后,魏拔贡自称“内政部存记简任职用前任河南平等县县长愚弟魏余庆”,自撰文并书。全文约600字,楷书,写在四副宽约30厘米、长约120厘米的红绫条上,起首书“邑庠生俊卿郭老先生八秩荣寿”。全文艰涩难懂,但书法工整有力,写得很棒。

作品今保存于白杨镇东场村郭俊卿后人、村民郭建卯家。郭建卯是牛自成同学的亲戚。作品虽保存较完好,但因年代久远,皱折破损严重。今请裱糊高手装裱,意为长久保存。

附原文并加注标点:邑庠生俊卿郭老先生八秩荣寿 盖闻菁莪(e,莪蒿,箐莪指育才)謌(同歌)乐仪于君子扑棫(yu,一种植物)颂寿考之作人是以尼父年高从心所欲,荀卿学富美意能延修其天爵安宅之起居自适。拥兹书城名山之岁月弥长,允宜松龄,添算微盥陈词者矣,懿惟吾卿 俊卿郭老先生于民国二十三年旧历十一月二十九日为八旬寿辰,德门鼎盛体永康,邃罢科举,民国旋又肇兴 先生遂绝意仕进,设帐授徒,只争问字之酒,不记束脩之羊,广时雨春风之施,达材者云起普说礼敦诗之教,慕道者风从宏宣,木铎巧度金针。晚年自安淡泊,不齿肥甘,敦行若陈太邱久传仲弓之号,律身如黄叔度允堪颜子之称,年弥高而德弥邵,斯蔗境之常甘,家之荣亦邦之光(先)自来台之叶庆。际此悬弧令旦 觥称玉醴彩舞莱衣,诚盛事也。春和等素,仰商山之遗老,久钦儒林之丈人,喜睹丰采,敬叙楷模,谨按 先生汾阳旧族,洛下名家,兰芬绮岁,玉映觽(xi,装点仪容之配饰)辰,束发受经,不愧翩翩,公子平情,待物共夸。蔼蔼吉人,迨至缃素,沉酣砚田,收获冠军,蜚声采芹,驰誉豫章,郡学周续,之高于同门,洛下秀才蔡叔开推为第一,方期健翮(he,翅膀)高盘,强台直上,不意清廷,杖朝良辰,名士筵开老人星朗,曷敢泛咏冈陵,窃喜叨陪羊酒,试观文光灿烂,长依南极之辉,更欣书带芬芳,永芘大椿之荫。 内政部存记简任职用前任河南平等县县长愚弟魏余庆撰文并书
作者简介:李惠民,白杨镇东庄村人,当过兵,干过教师,长期从事党政宣传工作,现已退休,好出游,勤写作,关心公益事业。

主播简介: 牛锁伟,网名牛哥, 宜阳县白杨镇四村人,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自由职业者 ,爱好音乐、播音、书法。其信奉的格言:用我的声音保护你的眼睛,解放你的双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