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作回眸31——其实夏天也很美
荣玉奇
最近温度攀升,热浪滚滚,桑拿天气,令人烦躁。其实,夏天也有夏天的好处,你不妨掬一缕清风驻心上,看风中一朵红莲为你倾情绽放,看风中一棵白杨为你深情歌唱。花开花谢,让一切美好自然地生长;叶绿叶黄,让一切美好永久地珍藏!
忽然想起一篇旧作,谈到古人笔下的夏天之美。
下面就是这篇文章:
古人笔下的夏天之美
时令已经过了二十四节气的“夏至”,酷热难当的炎夏天气到来了。一说到夏天,人们就会想到炎热,然而夏天也有诸多美好之处,古代的文人墨客,就有很多吟咏夏天的诗词。不妨摘录于左:
最早描写夏天的诗句,出现在《诗经》中:“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经·小雅·四月》),意思是说,四月入夏季,六月到暑天。晋代的大诗人陶渊明写的《读山海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描写了夏天房前屋后草木十分茂盛的样子。南北朝时代的谢灵运在《游赤石进帆海》中,这样描写夏天:“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读来颇感清新。隋代的杨广虽然是个亡国皇帝,但有一首写夏天的诗,却写得极好:“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写出了写夏季傍晚日落、月升、乘凉的美景。
到了唐代、宋代,描写夏天的诗歌就更多了。唐代诗人高骈有一首《山亭夏日》这样写道:“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请看,他的笔下夏日是多么美好啊:绿树阴浓,满院蔷薇,随风飘香;这时坐在池塘边,看着那池塘中亭台楼阁的倒影,耳畔响起微风吹动水晶帘声音,真乃神仙境界也!和高骈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南宋诗人陆游的《幽居初夏》:“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诗人笔下有花草树木,有曲水小径,有飞鹭鸣蛙,有动有静,有水有陆,有草有花,而这一切都在诗人的家中——放翁家,时当初夏,诗人触景生情,难免会有好诗。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请看,诗人笔下,有清风、明月、惊鹊、鸣蝉;有小山、茅店、社林、溪桥……多么像一副美丽的夏夜山村风景画,令人读了浮想联翩,美不胜收。
夏天虽然炎热,但诗人们却乐观而浪漫。秦观就认为:“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李昂则喜欢夏天的昼长:“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杜甫则更喜欢夏日的杨花和莲叶:“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春去夏来,李商隐并不留恋春天:“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试想,如果没有夏天,我们就看不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美景,就很难体会到“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的幽静;如果没有夏天,我们就见识不到“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的奇观;就很难想象“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的美妙。
啊!夏天不仅炎热,也有很多美丽的风景,令人如醉如痴,难以忘怀啊。
(原载2017年7月25日《牛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