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旭光书法作品
研究认为,苏轼的《喜雨亭记》,作于嘉祐七年(1062年),凤翔签判任上第二年,时25岁。即后来本人回忆时所称“少不更事”的时期。但以该文来看,区区四百字中,我们不光可以看到其咄咄逼人的锐气,更有成熟、缜密思维,老辣、稳健的文笔。

李旭光书法作品

我觉得,该文之所以流传千年而历久弥新,在于文章中超越同代人的思想,凝结在文字中深沉的感情,以及结构、语言所呈现出来的旷世奇才。文章紧紧抓住一个“雨”字主题,叙事、议论参半,通篇服务于雨之思,雨之情,而志之于亭。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就是分析了雨的價价:雨之所喜,喜以为农,喜以祈年,喜为治世,喜在国计民生。说到底,是阐述了农安,天下安的道理,表达出对农业、农民与属民生活的关切。

李旭光书法作品

李旭光书法作品
这与以民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几于异曲同工。另一个重要思攷成果,阐述了太空、造物,天子,太守与雨的关系,说明雨就是雨,而不必牵强附会,装神弄鬼,刻意取悦上锋;阐述了农,商,政,文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农业基础地位,以及其不可替代性。这里有朴素的唯物论,亦体现出君、臣、民人格平等思想,而丝毫看不到奴颜媚骨。其梗介、率真、正直等人格魅力,跃然纸上…。

李旭光书法作品

李旭光书法作品
所谓文章、文化的感召力,或就是其中所彰显出的思想、情感,特别是人格力量…。(旭光,2022.6.27于镜湖之滨)

李旭光读书笔记

李旭光读书笔记

作者 李旭光
李旭光简介
祖籍山东,吉林松原人,军人出身,退休前曾供职于乡、县、市(地)、省党政机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民族史学会辽金契丹女真史分会理事,中国楹联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
散文《秋来查干湖》,收入2011年《中国散文精选》、刊于《光明日报》、《作家》、《大家散文》、《诗选刊》、《散文选刊》、《语文主题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等书报刊,被《学优网》、《第一文库网》等语文学习网站眷顾;《查干淖尔之冬》发表于《大家散文》、《人民日报》,收入《人民日报》散文精选《风在诉说的时候》;《中华典籍引领我的生活》,获《光明日报》社、“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有奖征文优秀奖;《百余年来洮霍两河注入查干湖以及松嫩两江与查干湖沟通的文献与图舆》,在全国辽金史年会宣读,刊于《东北史地》,收入《辽金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三石·九石》等几十篇札记、随笔、诗歌,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刊》、《人民文学》、《美文》等报刊发表。
楷书《金刚经》入选首届华珍阁杯全国书法大赛;楷书《盂方·盂圆》获建国七十年“翰墨云桥杯”全国书画邀请赛优秀奖。
《踏青集》、《方舟·方舟》、《查干湖畔的辽地春捺钵》等文集在作家出版社、吉林出版社出版。(201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