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贺德福兄人生两章回忆在这么短时间内相继问世!生活中的苦与乐,变成文字,很不易。对于年愈古稀,而又在退伍后一直躬耕垅畝的德福兄来说,做到主题突出,思路清晰,文从字顺,非常了不起。而回忆中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尤为可贵。读德福兄,我看到了铁军、国政的文风,更看到了我们这些老同志的责任。
古人说:“文以载道”。什么是“道”呢?我觉得,透过生活现象,穿越时光之晕,发现其中的真相与规律,获得几于真理的认识,再付之以文,也许就是“文以载道”中的“道”。而且,从我们所经历过的这半个世纪来看,几乎社会潮流、时尚一直都在发展、变化。许多事情几十年后,才看得更清楚,然而人们却都忘记了。所以,史界现在非常重视历史笔记一类的个人经历,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掌故。有了这些东西,后人就不难从中判断是非…。(旭光,2022.6.28于镜湖之滨)
李旭光简介
祖籍山东,吉林松原人,军人出身,退休前曾供职于乡、县、市(地)、省党政机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民族史学会辽金契丹女真史分会理事,中国楹联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
散文《秋来查干湖》,收入2011年《中国散文精选》、刊于《光明日报》、《作家》、《大家散文》、《诗选刊》、《散文选刊》、《语文主题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等书报刊,被《学优网》、《第一文库网》等语文学习网站眷顾;《查干淖尔之冬》发表于《大家散文》、《人民日报》,收入《人民日报》散文精选《风在诉说的时候》;《中华典籍引领我的生活》,获《光明日报》社、“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有奖征文优秀奖;《百余年来洮霍两河注入查干湖以及松嫩两江与查干湖沟通的文献与图舆》,在全国辽金史年会宣读,刊于《东北史地》,收入《辽金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三石·九石》等几十篇札记、随笔、诗歌,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刊》、《人民文学》、《美文》等报刊发表。
楷书《金刚经》入选首届华珍阁杯全国书法大赛;楷书《盂方·盂圆》获建国七十年“翰墨云桥杯”全国书画邀请赛优秀奖。
《踏青集》、《方舟·方舟》、《查干湖畔的辽地春捺钵》等文集在作家出版社、吉林出版社出版。(201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