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语禅心
文/康秀炎(河北),朗诵/伊月儿
静坐在岁月的深处,看花开花落,不失为一种美。花开,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连季节都是香的;花谢,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是另一种美。我喜欢怀着一颗初心,深入花海的腹地,聆听花语,享受灵魂的绽放。

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里论花:“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可见花能带给人不同的感受。花品种繁多,水陆草木兼备,大到牡丹、莲花、月季,小到不知名的山花野草,均有其可爱之处。作为一个爱花者,懂得赏花,体悟花语禅心,便会领略人生趣味。
大凡赏花,人们只注意花朵绽放的妖娆美丽,谁会想到赋予她生命与力量的种子和根须呢?她的初心是在土里忍辱,忍受黑暗、潮湿和寂寞,而后精进,生根发芽,经受日晒雨淋、风刀霜剑,看似柔弱娇嫩的花瓣,需要经受多么严酷的考验!因而当她绽放时,热闹也好,清静也罢,翩翩起舞、婀娜多姿、孤高自傲,完全出自天然,并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与好恶。花盆里、墙角落、百花园,乃至山坡野地,花朵总在布施着她的清香和美丽,让人一见倾心,寂然欢喜。

人在修行,花朵也在修行。但人常常坠入迷途,花却慧根独具。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当花开时,安分守时,从不侵犯别人,具有持戒的精神。人却常常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溢于言表或强加于物。得意时,“一日看尽长安花”;失望时,“感时花溅泪”;赞花,捧其国色天香、亭亭净植;恨花,责其水性杨花、红杏出墙。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花却只静静地开放,宁静、祥和、安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像禅定的高僧大德。虽然颜色、大小、香味不同,却给人以无穷的智慧和启迪。所谓“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妙谛”,正是如此。
佛曾拈花示众,唯迦叶为之一笑。拈花与一笑,正是花语禅心的见证。我辈虽俗,生命中常有鲜花盛开,也不枉此生了。

作者简介:康秀炎,男,河北省沙河市人。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微信诗歌学会会员,邢台市诗人协会会员。代表作文学作品集《我的第一桶金》(作家出版社),多篇作品散见于各地报刊和网络平台。作品被今日头条、天天快报、搜狐新闻、腾讯新闻等各大网站转载。其中《槐香依旧》一文被河南、山东、西藏、湖北等多地选为初中考试试题,并永久入选组卷网。

朗诵 穆红,女,回族,笔名 伊月儿,原籍陕西,旅居义乌,义乌市作协会员。喜欢徜徉文字间,与灵魂对话。现为笔墨天方平台授权作者;京津沪头条主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