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走进北京》之走进北京亚运村之一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走进北京亚运村之一
亲爱的朋友们,您一定记得上个世纪的1990年,举世瞩目的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的场面吧?今天,我们就与大家一道,共同走进北京亚运村去看一看。
当然,与其他一些章节一样,我的数次亚运村之行,直言不讳地说都比较“走马观花”,因而,本人没有必要强调自己时间如何仓促、怎么繁忙、采写任务如何繁重等许多原因,没有深入细致探访,就是没有深入细致探访,这是必须承认的事实。正因为这样,走进亚运村这几篇系列文章,也注定是“股份制”的产物。

北京亚运村
我们透过相关资料的介绍获悉,1989年的12月,北京亚运村街道办事处正式成立,该地区成为第十一届亚运会比赛场馆和运动员的驻地。我们也看到,1990年亚运会的圆满召开,向世界展现了改革初期的中国新貌。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使得亚运村地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机遇。时至今日,这里的旅游、商贸、餐饮、服务和文体产业相继在亚运村汇聚,有力地推动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所有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我们都知道,亚运村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西北部,地处奥运功能区的核心区域,三面环绕国家体育场,四面环绕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全域都处于奥运场馆的周边。
正如前所述的那样,通过有关资料我们获悉,亚运村街道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北部,地处奥运功能区的核心区域,三面环绕国家体育场,四面环绕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全域都处于奥运场馆周边。辖区面积5.13平方公里,有10个社区,12个居住小区,居住家庭2.6万户,常住人口近7.8万人,流动人口约2.5万人,有社会单位2900余家。
关于亚运村街道的一些情况我们先来说一说。亚运村街道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其面貌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集文化、教育、娱乐、体育、商贸、旅游、居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区域。
不仅如此,这一区域中的中科院微电子中心、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华民族园、中关村健翔科技园等知名单位相继在这里落户,无疑,这些推动了地区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与此同时,这里的精神文明创建也取得丰硕成果,获得了首都文明单位和首都文明街道的荣誉称号。
我们还注意到,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的时候,整个亚运村地区可以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街道把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社区、创出特色,建设“群众满意工程”为出发点,把人文奥运进社区、创建安全社区和构建和谐社区工作紧密结合,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文化繁荣、社会安定、政治稳定、人民生活和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这些在当年都是有目共睹,人所共知的。
我们透过相关资料还了解到,亚运村街道自1989年12月成立以来,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发展资源,以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生活方便、人际关系和谐为目标,不断优化人文环境、人居环境、市容环境和发展环境。如前所述,经过18年的建设,地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集文化、教育、娱乐、体育、商贸、旅游、居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区域。
(待续)
(注:所有北京之行的参考资料、引用等均在最后章节中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