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抗旱羞人不如狗
止 若
1994年8月17日,奉命到云盖寺镇唐元村组织抗旱。当时唐元村6个组、198户、886人,其中却有贫困户15户、特困户5户、五保户3户,1993年人均收入279元,全村拍卖荒山400多亩,大部分荒山睡大觉。因旱而夏季减产三成左右,秋季约会减产60%,估计年内20%的户缺粮,到1995年午季前50%的户缺粮。因此,抗旱已经于事无补,但又不能提前撤离,只好住在黑窑沟口大平地旁,紧靠西面坡根的一幢两层土木结构人家里,有时肚子饿得慌,主人便给搅糊汤。她家里两个小孩在上学,丈夫经常做零工,也是勉强度日。没办法,只好动员群众每家搞点“小秋收”,打蓓子,挖药材,挣一点是一点。这是我到党政机后下乡包村最窝囊的一回,糗事都做不成,白吃群众家里的饭,给钱又没人肯要,于是8月24日晚,我躺在床上写了一首诗:
旱魃作孽百姓愁,
唐元抗旱满山走。
一月无雨何所措,
三餐有羞不如狗。
三天后的中午,县人大常委会柴主任带了一些方便面、矿泉水,专程到唐元来看我,得知此情状,要我先保重身体,待他给县委组织部说好以后立即返回单位。此后第三天奉命撤离唐元,因为镇安县人大常委会将于同年9月参加省上在延安召开的人大财经监督工作经验交流会并发言,柴主任特许我在家休整一天后,又让我一头钻进了山码大堆的文件材料里。
其实,柴主任也不是要我远离一线,而是县上统一要求下乡抗旱时没人去,我一气之下就去了,结果单位急需的一份经验材料却交不上;柴主任来看望我时,我就心明如镜,但我们嘴巴上都没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