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规家风
文/侯建
家教家风是一个家族的传统、规范及习俗,是潜在恒久的无形力量,是⼀个家庭或⼀个民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法。家风也是上辈⼈对下辈⼈的⾔传⾝教,是靠⾃⾝的⾏为影响下⼀代实现理想的准则。
有孝顺、友善、忍让、舍得、守法、勤劳、和睦、发展等。
孝,恭,善,勤,俭,是祖上对家族⼈的⾏为规范。⼀般是由⼀个家族里有影响力的人所遗传下来符合族人发展的教育,来规范后代⼦孙的准则,也可以叫作家法。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从夏朝开始在黄河流域就有了神州人的足迹,开创了我们大汉族文化文明的发展。
随着抗击自然能力的增强,人口的增加,疆域的扩大,财富的索取便产生了占有与争斗和后来的统治,才有了帮(家族)后来又有了国。
武力征服是手段,而征服人的思想是信仰。无规矩不成方圆,更是统一人的行为标准。
一个礼仪之国度,必定是有惩恶扬善弘扬正能量制度规则,才能使国之强大和谐稳定。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家庭何尝不也是这样,有了家规家训才能有良好的家风,才能约束家人达成目标而积极主动向前的能动力。

翻开岳氏宗谱,家训是:敬祖宗,孝父母;睦兄弟,和夫妇;教子弟,恤乡邻;慎交友,守法纪;倡勤俭,戒淫奢;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热爱家乡,精忠报国。短短的几十个字囊括了全部生活条规,才有了岳母刺字,岳飞父子风波亭的孝忠而死,武穆的万古流芳。
每个家庭都有优良的传统,成文或口传的家训家规和传承的家风,约束自己的行为也承载了对后代的希望。更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气风格和风尚。
尊老爱幼、抚贫济困、勤俭节约、行善积德,都是我们祖辈立下的家训,是家族兴旺进步的根源。
百善孝为先,有此规矩的家训一定是书香门弟和可以出有进取心有作为子弟的家庭。
我们的家训是:敬祖孝长,和亲睦邻,尊师重学,尚德修业。
记得小时候,也就是70年代左右,那时乞丐很多,每天都能见到行乞者。有一年冬天的傍晚时分,一个老者拄着拐杖颤颤悠悠地来到门前,我妈妈听着拍门声,连忙下地开了门,迎进门来的是一个年长的乞丐,看着他狗皮帽上挂着的雪花和满脸的白霜,妈妈急忙拉了个板櫈抚他坐在了火炉边,让他烤火休息。

看着锅里吃剩下不多的糊糊,妈妈很犯愁,但还是扭过身子示意我们,先后都放下了碗筷,却是给老人家吃饱了饭。晚上留宿时,又把老人安顿在了炕头,让他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夜晚。
这种善举,让我们永生难忘,也成为了我们儿女们一生中的行为规则和以身作则无形的家风。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把家族的家规家风传承下去,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那种潜意识形态下,实现和谐文明健康富有繁荣和强大。在孝、勤、俭的思想下实现勤劳善良诚实进取而奋进不息。
2022.07.12于武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