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我的母亲》
作者: 丽丽 (Lily)
朗诵:陆溪
《怀念我的母亲 》
作者:丽丽(Lily)
今天是母亲去世“七七”的日子,可我的精神依然是那么恍惚,心情依然是那么沉重,悲痛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悄然落下…..,我仍然不能相信母亲已不在世了,我再也不能当着她老人家的面叫声“妈妈”了。
母亲生病的那几年她总是说:自己过不了春节。我每次都安慰她说:”妈,您福大、命大,没事的, 啊” 。母亲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但还是微笑着点点头。
母亲喜欢和我住在一起,希望我能守在她的身边。记得我刚参加工作,就将母亲接来了。我从一个刚走向社会的小姑娘,到结婚生子,再到我的孩子长大,母亲一直和我们住在一起,有25年的光景。那时候我们的生活很温馨,也很快乐。我们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可是,好景不长。一天,我突然发现母亲的脸及全身浮肿,呼吸困难,整夜都不能入睡。我急忙把母亲送到医院,经过各项检查后,大夫竟然开了一张“病危通知书”。我一时愣住了,呆呆的站着,脑子一片空白。我怎么也不敢相信,母亲的病竟然威胁到了生命。此时此刻,我不知所措,手拿着病危通知书不停的颤抖,仿佛空气都要凝固了。看着母亲被各种仪器监控着,还有她昏迷不醒的样子,我泪如雨下,妈妈: 您一定要挺住啊,女儿不能没有您!惨淡的月光射进病房,我似乎看到一缕圣洁的光芒照在母亲的脸上,母亲是那么的慈祥。
我守在母亲的病床前,足足等了三天。苍天有眼,第三天的晚上,母亲终于醒了,我惊喜的紧紧攥着母亲的手看着她。母亲慢慢的睁开了眼睛,她环视一下病房又闭上了,眼角流出了泪水,她似乎明白了什么,我急忙俯下身轻轻的叫了声“妈妈”,我紧贴着母亲的脸,泪水夺眶而出。
母亲苏醒后,呼吸还是很困难,她时而大喘气,时而闭会眼,监控数据也在不停的变换着,经过医生的抢救,母亲的生命体征在逐渐好转。
母亲的脸很黄,整个面部和四肢都浮肿了。我心疼的看着她,轻轻的摸着她肿的像面包似的手,眼泪又滴滴答答落了下来,这是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的手啊。
记得在60年代,父亲受迫害,被关进了牛棚,我们全家下放到陕北农村,住在没有门窗,不能挡风遮雨的土窑洞里。母亲带着我们兄弟姐妹四人,艰难度日。我们的锅里、碗里,经常见不到一粒粮食,看着饿的面黄肌瘦的孩子们,母亲心酸的擦着眼泪,她走出窑洞,从院子里找来背篓说:“走,咱们去挖野菜吧”。就这样,母亲带领着我们走过崎岖的山路,到荒山野岭采摘野果和挖野菜,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食物充饥,才保全了我们几个人的性命。母亲用她柔弱的身体支撑着这个家,用她顽强的毅力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她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我们。
在漫长的岁月里,母亲一直在等待着,等待父亲洗刷冤屈,平凡昭雪,等待着儿女们长大成人,并成家立业。可是,光阴是百代之过客,岁月无情,在等待中我的大姐先母亲而去,母亲饱经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在等待中,母亲的身体日渐衰老,说话和行动都比过去慢了很多,脸上也布满了皱纹,如今, 母亲又被疾病折磨着,我心如刀绞。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阳光明媚,整个病房充满了朝气,我们的心情也变得轻松了。母亲的面部已明显消肿,人也显得的精神了。早晨大夫来查病房,他看了母亲的气色满意地点点头说:从目前看来,您母亲已脱离危险期,但还要按照医嘱长期服药”。大夫的话使我的希望之火熊熊燃烧,母亲总算脱离危险了。
继那次之后,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在后来的那几年里,我记不清也数不清多少次将母亲送往医院救治。
在母亲去世的前一年。有一天,我突然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说母亲又病重了。我立即从澳洲飞回西安。到家后,我看到母亲已已经处于昏迷状态了,急忙把她送到医院抢救。医生告诉我母亲患了肾衰竭综合症,整个身体无法进行正常血液循环,需要使用四种进口的药才能维持生命。医生还告诉我,一天的治疗费大约3500元,一年需要132万元。我听后,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只要能救母亲一命,就是倾家荡产也绝不含糊!我变卖了房产,按医嘱给母亲治疗,即便这样,也仅仅帮助母亲延续了356天的生命。这短暂的356天,对于母亲来说是那么的漫长和煎熬。她一天24小时都在受着病痛的折磨,靠药物维持着微弱的呼吸。母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她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眷恋,对儿女无怨无悔地爱离开了人世……。
十二月的西安,冰天雪地,寒风呼啸着悲悯地吹过,如泣如诉….
远在异国他乡的我,悲痛欲绝。不孝的女儿没能送母亲最后一程,是我今生今世莫大的不孝和遗憾...
母亲是我们生命的源泉,灵魂的栖息地。如今母亲去了,我再向谁诉说满腹的心事?再到哪里寻找母亲膝下的温暖?挥泪告别母亲,从此孤独的灵魂在无边的黑夜里流浪。
母亲:您要经常给女儿托梦,让我们母女在梦里还彼此温暖着 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