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罕第九
(本篇提要)本篇中心是通过集中记述孔子的生活态度,进一步阐发其思想观念,可以说是对前半部《论语》思想内容的梳理和进一步发挥。所谓生活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涵,包括生活观念、行为表现及其对待具体事物的态度等等,集中反映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

恪守本分 平凡做人
【原文9•16】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这一章是孔子的自我评价,也是自勉。他说,他就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他能做到的就是出门在外,参与政府工作时,就竭尽全力协助那些国家大臣管理好国家事务,回到家中,则规规矩矩协助父亲和兄长料理好家庭事务;对亲人以及朋友家中的丧事从来不敢懈怠,一切按照礼的要求,尽力做到周全;不会因为贪酒而误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除了这些,别无所长。
“何有于我哉”有些学者解释为:“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我不敢苟同,因为不符合孔子恭谦的品格。从语法关系上讲,这句话是一个倒装句,即“我有何”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我还有什么长处呢”。
“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中的“事”是“辅佐、协助”的意思,含有恭敬之意。前一句讲的是为国尽忠,后一句讲的是孝悌。“忠”与“孝”是立德之本,做到了这两点,在外,无论是做国家公务员,为国效力,还是替人做事,求职谋差,都能恪尽职守,终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当一个好公务员、好职员;在家,则能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尽为人之子、为人之父、为人之夫的应尽之责,这与现代社会文明道德规范和职场职业道德要求所特别强调的“忠诚敬业、恪尽职守”相一致;“丧事不敢不勉”体现的是对生命的敬重,对“义”的善终;“不为酒困”的真正涵义是不纵欲,不误正事,不象现在有的人过度贪杯,一喝酒就毫无节制,酗酒纵情,把自己该做的事情抛在了脑后,结果不是耽误了工作,就是忘记了病榻上的父母,甚至会造成终身悔恨和遗憾。
孔子所说的这几点,其实就是一个人应当恪守的本分,所以,他说,他自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只不过是始终恪一个人应当恪守的本分而已,并不是当时社会上所传说的什么道德至高无上的圣人。由此可见,孔子对自己的评价是何等的恭谦与真实。

【作者简介】史永峰,笔名冷梦良。陕西省孔子研究会会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宝鸡孔子学堂客座讲师、宝鸡市孔子研究会副秘书长,宝鸡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讲师团讲师,陕西省作协会员丶宝鸡市作协会员、宝鸡市文学创作学会副秘书长兼学术部部长、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著作《论语通俗解读》分别被国家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等三十余所高校图书馆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