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锦良念故乡竹木诗歌专辑第249期
一、
赋父子种竹
(平水韵)
文/萧锦良
父子家乡輋种竹,插苗覆土问回声。
植根爹喊笋多否,儿应随春满岭生。
岁岁萌发直挺拔,林林总总布横坑。
注:
1981年春,父亲领我们兄弟在老家种毛竹,下种时父问子答吉语,祈愿发笋多多!


二、
故乡水口古树印象
(新韵)
文/江河一石
家乡水口千年树,一片青檀主干粗。
胸径皆为牵手抱,旁观仰顶百余株。
村民开放迁城市,林木遭殃被砍除。
现在难寻稀品种,幸留落仔长苗苏。
注:
檀树高大茂盛,老家水口最大的要三四个成年人连手环抱,其中一株枯木树洞可藏两少年。这片檀林有五十余米高,树龄估有数百年,蛋叶细小,夏季开小白花,蜂采蜜。树种市内少有。开放改革初,由于全村多数外迁市区,此片树林被偷砍。留下树节,树枝,日晒雨淋三十余年不朽,全革木,可做根雕,树头自然渐杇,几十年来长灵芝被捡煲汤,味道不苦,特有甘香。

三、
名树栽故里
(新韵)
文/江河一石
故里方田子,门前栽凤凰。
造林才五载,树顶过屋梁。
还有苗珍贵,沉香剑叶扬。
家乡常梦恋,美化旧村庄。
注:
五年前,吾从大亚湾移植凤凰树和沉香树于故乡栽种成活。故乡本无此树种。

作者简介:
作者萧锦良,笔名为江河一石,籍属河源市,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从教四十载,高级教师,于河深两地工作,历任学校领导成员及特区名村文秘。其爱好诗书,参加龙岗区书协,有多份书法作品入编全国书画集,曾应该区征联获奖;近年常创作诗词,常发表头条;并制美篇众览。其安家惠州,退休闲逸,以文娱自感乐哉!

【神州源流诗苑】周刊
主编: 源流诗纪 (中国现代文化报近体诗部主编、国际诗苑总顾问等)
副主编: 萧锦良(江河一石,兼主管)
副主编 细江野老(中国现代文化报近体诗部编辑等)
副主编 帘子(中国现代文化报编辑)
副主编 天水(国际诗苑编辑)
副主编 笔架山人 俞春林(江西省诗词学会会员、红井诗社副社长、《红井格律诗词》副主编等)
编辑 独秀山人丁宪杰(中华诗词学会、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安庆市诗词楹联研究会副会长)
顾问: 孙丽华(华夏诗社编委会副主编)
编委: 源流诗纪、帘子、萧锦良 (江河一石)、细江野老、天水、笔架山人俞春林、独秀山人丁宪杰
编辑制作: 神州源流诗苑(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