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之最长情的告白——访一代书画大师启功先生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最长情的告白
——首访一代书画大师启功先生
作为一位耕耘者、一位写作者,我曾近20年北漂,并奔波于北京和全国各地;曾翻山越岭,走访了40多个少数民族,采写了数千位各条战线、各个不同层次的人物;20年来,我采写的书画艺术家就有三千余人;不仅如此,先后组织开展各种大型联展、笔会、研讨等活动达800余场。
作为《青波访谈》的唯一作者,此时此刻,首先推出我的一篇早年访谈,题目是“最长情的告白——访被誉为当代‘王羲之’的一代书画大师启功先生”,希望您能够喜欢。
雍正皇帝第九代孙、被称为当代“王羲之”的一代书画大师启功先生,曾作为我笔下的主人公3次接受我的采访……
非凡的启功先生与平凡但却很懂他的妻子章宝琛,那“相濡以沫才是最长情告白” 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曾令多少人潸然泪下……
众所周知,一代大师启功先生的家世是非常显赫的,其祖先是雍正的儿子、乾隆的弟弟,他本人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
公元2005年6月30日的凌晨,一间几十平米的陋室里,名扬海内外、被称为当代“王羲之”的一代书画大师、93岁的启功先生,带着他对已病逝30年的爱妻章宝琛的无限思念,溘然长逝,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一天,启老终于实现了他心目中的一个美好愿望——他可以和他日夜思念却分离了30年的妻子章宝琛再次相见了……
才疏学浅、孤陋寡闻的我,不知道人死后是否还会有灵魂,但我希望会有。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倘若人死后会有灵魂,而灵魂又真的会有去处,那么,启功先生真的就会见到他30年前病逝、令他日夜思念的爱妻宝琛了,他见到他日思夜想的宝琛时,也可以骄傲地说上一句:“你把一生都给了我,我定要守着你!”
在他们那43年看似极不协调的爱情世界里,启功却得到了最坚定的支持和最满足的幸福,因为她最懂他……
诚然,在几乎所有人看来,学识渊博、风度翩翩的启功先生,与长相普通、个子不高、出身平凡的妻子宝琛之间,似乎很不般配——论年龄,她还长启功2岁;论爱情,启功是听命寡母,非自由恋爱;论家世,她生母早卒,继母刻薄,出身平凡;论学问,明显是一俗一雅,一个是平凡而普通的劳动妇女,一个则是学识渊博、聪明智慧的知识精英……
不仅如此,作为妻子的宝琛,她没有为启功先生生下一男半女,还断了启功三代单传的皇族血脉……
然而啊,两人结婚43年,却始终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相爱相伴、生死相依……
当启功被迫将多年创作的珍贵字画,扔入火中准备烧毁的时候,爱妻宝琛却奋不顾身地把那些“宝贝”抢救了岀来,并且偷偷地为他埋藏在地下的一个大缸里,以致于后来启功先生将其全部所得,捐献给了他长期任教的北京师范大学;当启功一家穷困潦倒,而他又爱于文人的面子,不肯蹲摊卖字画的时候,爱妻宝琛却默默无闻地守摊,用她的长时间坚守,用一幅幅字画换来了生活的初步改善……
启功先生是一位大学问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艺术功力。而常常一天都说不上几句话、又没有多少文化的妻子,却总是善于察言观色,心领神会。启先生曾说:“最懂我的人是妻子宝琛”!他常称妻子为“姐姐”……
我们重温启先生与爱妻宝琛之间相濡以沫的几十年、相亲相爱的一生,真的会明白一个道理:不是每段爱情都会轰轰烈烈,到后来你才会发现,历经生活的这条漫长河流后,相濡以沫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与书画大师启功先生合影
爱新觉罗启功艺术简介
启功先生,字元白,1912年生于北京,满族。幼年失怙且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中途辍学后,发愤自学。稍长,从贾尔鲁先生(羲民)、吴熙曾先生(镜汀)习书法丹青,从戴绥之先生(姜福)修古典文学。刻苦钻研,终至学业有成,1933年经傅沅叔(增湘)先生推介,受业于陈援庵先生(垣),获闻学术流别与考证之学。援庵先生慧眼识才,聘为辅仁中学国文教员;1935年任辅仁大学美术系助教;1938年后任辅仁大学国文系讲师,兼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从事故宫文献馆审稿及文物鉴定工作;1949年任辅仁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兼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副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此后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是 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九三学社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启功先生因病于2005年6月30日2时25分逝世,享年93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