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后,杨柏森首次为影视剧谱曲,在电视剧《农家十二月》中,谱写了多个插曲,从此便一发不可收,陆续谱写了《男妇女主任》《我爱我孙儿》《嗯唉哎嗨呦》《小城交警》《大山嫂》《种啥得啥》《关东金王》《关东渔王》《矿哥矿嫂》《圣水湖畔》《美丽的田野》《永远的田野》等影视剧的全部音乐、歌曲、主题歌。这些作品,都是展现东北黑土地淳朴民风的影视剧作品,也完全展现了杨柏森的艺术风格。

自杨柏森开始创作起,谱写了数百首音乐、舞蹈作品。在满族新城戏《铁血女真》中,他参与唱腔创作及场面音乐设计,这个剧目获得了文化部文华大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杨柏森荣获文化音乐设计奖及戏曲音乐最高奖项“孔三传”音乐创作奖。
2005年,杨柏森从松原来到长春,辗转多地,任吉林省戏曲剧院院长,2013年退休。
杨柏森说:“我感觉我的退休跟别人的退休不咋一样呢,我退休之后更忙了,找我的人更多了,创作也多了。”从退休开始,杨柏森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行创作,现在正在进行满族新城戏与龙江戏的曲目创作以及陕西地方戏曲稀有剧种商南花灯戏的戏曲创作。除此以外,作为多年的二人转、满族新城戏表演艺术家,杨柏森还收了8名弟子,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柏森为自己的艺术人生谱写了属于他自己的乐曲——“写老百姓愿意听的歌,谱老百姓愿意唱的曲,讲老百姓的故事”。

退休使杨柏森有了更多时间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所以才会让他觉得退休反而更忙碌。如今已经近70岁的他,仍然坚持创作,而这些都需要以身体健康为前提。经常从事高强度的创作身体难免会有些疲惫,熬夜也是常有的事。
而杨柏森自己总结了几条口诀:
第一是要“内心纯净”。内心世界一定要纯净,不要被庞杂的琐事困扰;
第二是要做到“张口就吃,能吃得香”。保持健康身体,就先要有一个好胃口,均衡饮食,保证营养;
第三是“开怀便笑,笑得出来”。快乐是生活的必需品,笑容是快乐最好的表现;
第四是“开口便唱”。唱歌唱戏都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唱本身就是一种放松;
第五是“躺倒便睡”,要能睡得着,保证睡眠。有些小事别入心,外界对自己的评价都不必太往心里去;
第六是“不留烦恼在心中”。不要留一些憋屈事在心中,不留庞杂不留阴霾。

杨柏森严格按照“养生口诀”要求自己,这也使他的晚年生活既充实又满足,他满足于内心,满足于自己,满足于现在对非遗戏曲的宣扬与传承。退休并没有牵绊他的脚步,反而对他的创作起到了推动作用,他常说,创作没有终点,而人生也没有退休。诗人李铁龙与杨老师是挚交,曾赋诗盛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