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艺术人生在泗阳
——悼念画家张庆珍女士
文/王业松
画家张庆珍女士于7月14日夜里在江苏泗阳病故,享年79岁。
我夫妇与张庆珍交往已有近20年了。你是一位诚实善良的人,是一位可靠可交的人。我们除平时往来外,还由你带队访问了皖南新四军军部旧址,亲口吃过当年皖南百姓为新四军做的行军干粮锅巴,亲口品尝了当时皖南百姓为新四军伤病员调养进补的茂林糊,由你带领的文化之旅团队还访问了江苏南通,结识了扮演毛主席的特型演员。我们还一起出席亚洲文化艺术家联合会(简称亚文联)在连云港举办的年会,你的展品惊动四座。可是,现在我们文化之旅的团队这位旗手倒下了。
我家里书厨里存放的是张庆珍的著作《中华童趣》;我家客厅里挂的是张庆珍画的八尺千层牡丹和岁寒三友图。可是,这些书、画的作者与我们永别了。
近一两年你身体不好,我两次鼓励你把病治好,把身体养好,希望你再次带领我们文化之旅团队走访皖南,再次组织一两次红色之旅,再次到外地去交流传播文化。可是,你没有表示可否。此时我已经意识到你对战胜疾病没有信心了。就在20天前,我和连云港朋友还打电话邀请你同访旧地连云港,没有料到你已经住院了,而且说话声音微弱。我当时就预感到事情不妙。6月24日,我夫妇从连云港回到淮安,打算去泗阳探视,听于育珍女士说医院管得很严,如果要探视,每天下午3时左右还有可能。正在打算趁哪一天稍微凉快一些再去探望时,却传来噩耗,泗阳人民的画家仙逝了,你再也不能带领我们团队做文化之旅了。呜呼!哀哉!
斯人仙逝了,挽联写得再感人也呼唤不回张庆珍了,你去意已定,你太累了,你要休息了。但是,你为社会留下了可贵的精神财富,为读者留下的人品、画品却直至永远,永远!
张庆珍有一颗热心,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善心。只要有人向她求画,她几乎有求必应,很少拒绝。你认为艺术属于人民,本应还给人民;你把自己看成是人民中的一员,人民向你索画, 说明人民需要你,说明人民把她当成自己人,所以,你不能拒人民于门外,而是要与人民同享同乐。你的画造诣很深,艺术价值很高,但你从来不收费,你认为自己能为人民义务作画是一种荣耀,是理所当然。
你的这种行为也有回报,那就是泗阳县文化馆为你无偿提供一个工作室,你可以在里靣安心作画,在里面组织笔会,组织艺术交流。还有一种回报,就是社会对你的尊重,对你艺术的酷爱。泗阳县谁家娶媳妇办喜事,谁家老年人办寿宴,如果没有张庆珍的牡丹画就不自然,喜酒和寿面就大为减色。被人需要的人就是贵人,你被人民所热爱所需要,你就是贵人。这就是社会对张庆珍的肯定,也是张庆珍精神上的收获。你为泗阳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伟大斗争而感动,泗阳人民因为有你而骄傲。
张庆珍有一颗童心。什么是童心?童心就是纯真、朴实,童心就是积极向上的追求之心。你著《中华童趣》,必须自己有童心。你用8年时间,把自己在工笔画技巧倾注在自己的童趣中。《中华童趣》中300名形态各异的儿童形象和100种游戏体现出乐观向上、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和昂扬的民族精神。
我与张庆珍女士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因为各人都有要做的事。但是每次来淮安,我们都要留饭。见面机会不多,但是有墙上的画,有厨中的书可以代替见面,见书、见画如见人,你的书和画就是我们沟通的纽带。
张庆珍女士离开我们了,泗阳人民失去了一位自己的画家。中华大地艺术园林中凋谢了一朵美丽的花。但是,你的牡丹和山水画作,你的家国情怀,你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永远留在人世间。张庆珍永垂不朽!人民艺术家永垂不朽!
2022年7月15日初稿
2022年7月17日修改




作者简介:王业松,1934年出生于江苏泗阳,196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曾在公安部外事局、教育局任处、局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淮安市作家协会会长,出版王业松文集六卷,百度收藏。在国家级、省市级媒体平台发表散文作品三千多篇,是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散文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