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上井冈山
翟鑫修
学生时代时,读《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和《井冈翠竹》,就知道井冈山不仅仅是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我到江西出差,决定去“拜会”这座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山”。

下了几天的雨,终于停了。我在山下的宾馆门口乘上车,茂盛的香樟树分列路旁,湿润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放眼望去,山路十八弯,苍松绿竹成林,杜鹃花点缀其间,雾气弥漫,溪水清澈,满目诗情画意,宛如仙境。
山顶上有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字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造型像“山”字,远看又如一团火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观酷似一支支枪——“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九二七年十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这里,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这里峰峦叠嶂,云雾翻腾,犹如汪洋大海,故又名“汪洋界”。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难掩激动之情:“1928年8月30日,敌湘赣两军各一部(四个团)乘我军欲归未归之际,攻击井冈山,我守军不到一个营,凭险反击,击溃敌军,保存了这个根据地”。当时他豪情满怀地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独秀同志有句台词:“世界上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上帝,要创造大家的幸福,只有靠我们自己。大到国家,小到个体,自己的命运自己争取。”毛主席也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革命博物馆里锈迹斑斑的土枪、土炮、土雷、大刀、长矛、军号、铁镐,还有竹钉和草鞋,仿佛都在诉说着那段血雨腥风、慷慨悲歌的艰难岁月:井冈山斗争历时两年零四个月,牺牲红军四万八千人,平均每天牺牲六十多人……
这时,我的脑海里忽然响起一首歌:“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作为红色旅游景区,商场里和摊位上的各类纪念品当然是琳琅满目。下山时,我挑选了一个竹制笔筒,跨越两千里带回济南,摆在家中书桌上。笔筒四周雕刻着毛主席的那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作者简介:翟鑫修,高校教师,国杰律师事务所行政主管,国杰文化沙龙秘书长,曾在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散文诗歌数十篇。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第二季)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第一季)
征 稿
各位文友,《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第一季《璞玉集》,已经正式出版发行,共入编包括著名军旅作家苗长水将军在内的十六位作家,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先生题写书名。
为应对书号价格越来越高涨,作者出版不易的局面,给各位作家、作者提供轻松出版的机会,搭建好对外交流平台,《都市头条·济南头条》、《极光文艺》,联合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国家正式出版社紧密合作,拟分别编辑出版: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第二季),本季收录16位作家的散文作品,每人20个页码。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第一季),本季收录16位诗人、诗词家的诗词作品,每人20个页码。
每位作者配清晰的照片一张并附200字左右的作者简介。作品不涉及敏感难以出版的题材,所投作品自己按重要程度先后排列,便于编辑取舍。
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单书号正式出版,并附图书光盘一张,每人费用3000元,《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第二季)、《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第一季)出版后,每位入编作者获样书100册,并参加有著名作家、评论家及相关媒体参加的新书发布会、座谈会,图书将捐赠国家、省、市图书馆和相关大学图书馆收藏,入编者还可成为《都市头条》、《极光文艺》签约作家或者专栏作家,并可在《都市头条》开设专栏或专题,择优在《极光文艺》纸刊或其他纸刊推荐发表作品,还可以介绍加入山东省写作学会等。
欢迎各位作家联系入编。如有出版书籍的文友可单独联系,丛书及独立书号均可,全国多家出版社常年紧密合作。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