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喜迎二十大召开,送诗词文化下乡,浦城县文联诗词楹联协会10多位成员在徐家强会长带领下,冒着40摄氏度的高温,驱车于7月12日赴莲塘镇马西村采风,并联合县赣剧艺术中心在晚会上朗诵协会甄选的优秀诗歌作品,协会成员徐成林老师在晚会上当场挥毫书写横幅,赠送给马西村,以此增进协会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紧密联系。
活动期间,县文联廖学平主席和其他同志全程参与指导与协调,活动得到了马西桥何支书及村两委干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这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马西问马
文/徐家强
去马西的人都会问
这里为什么叫马西
原来有座马嘶桥
马到这里会嘶鸣
从马车杆到马嘶桥,
从马嘶桥到马迹
浦城是一条崎岖的马道
飘散着滚滚的历史烽烟
我们到马西去寻马
寻找夏日的一道闪电
寻找一股龙马精神
天蓝云白的马西
我看见
一片巨大的烟叶上
一只穿花衣的瓢虫
转过来,转过去
当她转到烟叶的边缘
她右侧的翅膀打开
又合拢,合拢又打开
她不敢跳也不敢飞的样子
让人多着急
我多想一指头弹过去

锤镰永耀兴村行有道,
竹木长青休老乐无忧。
莲河水碧小康瑞启千家福,
竹海风清大业新开万里春。
绿水青山呈福祉,
春风细柳伴西村。
绿水青山仙境地,
春风细柳马西村。
莫将孤寂居家老,
为有安康进马西,
伏羲一画文明启,永树新风正气;
峻岭千川绿水长,承传老马精神。
伏羲一画文明正气清风寨;
峻岭千川绿水青山老马西。
老马乐园
青山绿水堪称康养地,

马西桥
文/谢荣华
第一次来马西桥下垂钓
那时候岸草青青
陂塘中呷浪之鳞
钓出一支支手制钓杆
从杨柳树下
从黄竹子丛中
将缀了鹅毛管的钓线
甩出来
甩出来
那一天
我们最大的鱼获
是会骑脚踏三轮车
因为行至磷肥厂
我们都不想吃鱼
只心疼酸软的腿
在脚踏车属奢侈品的年代
借一部三轮车
解决六个人的出行难题
是马西
给了我们

吴和声
七律·马西村
峰峦涧壑百千蹊,欲问缘何有马嘶?
令骏桥头诚跪拜,收兵水畔愿闻醍。
田畴翠绿盈仓廪,峻岭青葱福庶黎。
栈道如龙环两岸,洪魔岂敢不修齐。


马西冥想
文/张劲松
马
是汗血宝马
还是白马非马
故事
隐隐约约
踉踉跄跄
众说纷纭
你
一头雾水
可
眼前分明一座桥
于马嘶声中

叶小荣
题马西村楹联几副:
绿道蝉声穿细柳,
廊桥涛影待惊鸿。
幽径马嘶仙迹驻,
莲塘鲤跃梦缘留。
绿径马嘶人静后,
莲河鱼跃月明时。
绿道马嘶风过处,

马西村新貌
文/叶小荣
古道马嘶龙首望,莲塘燕集柳呈祥。
荷风扑面游人醉,绿水青山罨画乡。
古驿马嘶人寂处,莲田花绽月明时。

马西村
文/李观助
我没去过马西
却在云端上遇到了马
讲浦城腔带马西音
领我去马西
把粮田与杂草制成了美食
分享给千里马和伯乐
过了马嘶桥是马西
不过马嘶桥也是马西
马西村 马西人 马西马都写着龙马神
隐隐的嘶鸣从远去的战场传来
书生献诗
美女诵读
书法如骏马奔腾骑马的诗人还在村里策马扬鞭
于是我到了马西
很想化身白马王子
踏过马嘶桥
携手心上人
去追逐更辽阔更远的草原
2022.7.13

感悟莲塘镇马西村(通韵)
文/赖华孙
马嘶桥过古乡村,花映风微漫紫云。
十里莲塘涟水美,一堂药圃冉秋深。
高山嘉木飞黄迹,明月来时对酒樽。

叶小荣
天净沙·马嘶桥夕景(马致远体)
廊桥夕照余霞。曲栏樟树芦芽。
紫燕沙滩豆架。乱蝉鸣夏。






以赣剧艺术形式来演绎经典诗歌作品,体现了一种新的传承古典文化的思路,值得提倡发扬。

马嘶桥(艺演有感)
文/柳芳玉
是马嘶桥遥远的马蹄声
还是桥下河水的激情
让我们诗词协会的爱心相聚在一起
是共同畅想诗词的灵魂让我们手拉手来到这里
是青春火焰燃烧让我们在舞台上风光旖旎
踏着欢快的乐曲
我们舞动青春
伴着优美的旋律
我们挥洒泼墨
和着青春的节拍
我们演绎人生
诗词协会是花(绚丽多彩)
诗词协会是风(自由飞翔)
诗词协会是云(轻快飞扬)



叶小荣
徐老师挥毫即景
凝心已聚力千钧,铺展长笺落笔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