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高速公路象征着现代化的生活,是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标志。高速公路是我们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如同人体内的心血管系统,是国民经济的动脉。同时,在我国一些山区和边远地区,当地震、洪水等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自身建设标准高,高速公路往往还是抢险救灾的唯一对外通道,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线。本文作者有感于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飞速发展,用一个三十多年的时间跨度,由虚到实,写出了家乡即将开通高速公路的惊喜之情!

在四十年前,中国的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不仅只是零,恐怕多数中国人连听说过“高速公路”一词也没有。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正在读高中的我,从地理课本上第一次知道,中国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有沈大高速、沪嘉高速、京津塘高速,仅这三条而已。那时,为了应对来年的高考,我烂熟于心地记下了这三条高速公路的名字!

时至今日,也仅仅是三十多年的时间,从最初的沈大高速开始,中国的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从短距离到长途,从东部南部沿海到中西部地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广袤的大地上。中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呈现出不断加速的发展态势。
2005年初,中国公布了高速公路发展的“7918”工程(即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线、18条东西横线);2013年,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又改为“71118”工程。中国的高速公路不光数量多,而且里程长。到2018年末,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4万千米,位居全球第一。2020年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增长至16.1万公里。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发展国民经济放在了首要的位置。“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成为了一种时尚。道路成为了发展的源头活水,道路盘活了一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高速公路,其作用更是不可低估。它连接了各大城市,它串起了山乡边寨,它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
也仅是一代人多一点的时间,仿佛做梦一般,中国高速公路从过去的遥不可及,一下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让偏远的乡村从梦中醒来!

我的老家白杨是豫西名镇,它位于古代东西交通重要节点的位置上。但到了近现代,它的重要性已荡然不存,留存在乡民们记忆中的唯有那昨天的马蹄驼铃声。
当人们还在固守着古镇安逸悠闲的慢节奏生活时,忽如一夜春风来,一则家乡要修高速公路的消息不胫而走:年轻人知道了,上年纪的人知道了,连那刚入学的小学生也知道了。
五年前,当第一次听说高速公路要从老家白杨镇通过时,我是半信半疑。我信的是中国高速公路发展态势的迅猛,疑的是这里古之交通孔道的荣光恐难再现了。

让我确信这是事实的,是第一批施工人员的到来。那是进驻线路进行路基勘探的施工队伍。从他们施工现场的标识牌上,我第一次知道了将从白杨镇通过的高速公路的名字叫连霍———二广高速联络线,或者叫新伊高速(新安---伊川)。这里姑且把这两个名字当作它的大名和小名吧?
新伊高速起点位于连霍高速公路新安县铁门镇,途经宜阳县、伊川县,终点接伊川、汝阳交界处二广高速公路, 全长约81公里, 总投资约95亿元。
新伊高速,紧贴白杨镇政府所在地白杨树街北侧迤逦而过。高高堆起的土方犹如一道新筑起的寨墙,庇护着这个千年古镇。高速出口在镇子的西边,距镇上中心位置仅有500米的距离。官方宣布的通车时间是2022年底,现在距通车时间也仅几个月了。

白杨镇位于宜南盆地的最平坦处,相比较于其它路段,施工难度不是很大。在过境的大约10公里的路段内,仅有中小桥梁八座,涵洞十余处,其余地方多是填筑土方。截至现在,道路铺设已基本完成。两边的护栏、渠网等施工也已接近尾声。收费站主设施及楼房也将很快竣工。若要年底通车,白杨工段一定不会拖工程的后腿。
试想,再有四个月的时间,当新伊高速建成和全国的高速公路联网后,白杨的居民,轿车一出家门即可很快上高速,比居住县城的人出行还要方便。到那时候,想去洛阳,只是半小时的工夫。

想必国家交通的发展,也是一个地方都不能少。真感叹这些年来国家交通运输发生的变化。它让众多的农村也跨上了发展的高速路!
另外,白杨很快还要有铁路经过。早已立项建设的货运铁路---三洋铁路,也将从白杨镇的南部穿过。建成后,这两条现代化的道路必将会成为白杨腾飞的双翼,助力白杨镇域经济的发展。
这些现代化的交通大动脉,从教科书上延伸到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仅仅是短暂的三十多年的时间!这对于一个幅员辽阔的中国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也让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西方国家的政客们不得不服气!
或许更快捷更方便的高铁,也将在某一天光顾我的家乡来!

作者简介:刘志敏,宜阳县白杨镇人,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中文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发表网络作品近七十篇,创建有微信公众号“乡土文学 白杨礼赞”。现为白杨写作学会副会长,平台主编。

诵读者简介:玉华,本名郝玉华,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爱好广泛,尤喜播音、唱歌、旅游等,用声音传递人间的真善美,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好河山。

(编辑:白杨写作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