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背影
李明笃
冰天雪地的凌晨是一天最冷的时候,此时除了按时到校的学生,路上很少有人行走。 雪仍旧纷纷扬扬地随风飘落,一片连着一片,一朵接着一朵,天地间朦朦胧胧。偶尔几声鸡啼狗叫打破了四周的宁静,同时也为我壮了壮胆,踏着厚厚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出了长长的胡同,来到了通向学校的大街上。
学校在邻村,也就相距六、七百米的样子,即便路不好走,有十几分钟也能按时赶到。
出了村,感觉风雪更大,我紧了紧领口,又用力裹了一下总觉里面空荡荡的棉袄,虽缩着脖子,雪花还是无孔不入地钻进领子里,于是一股凉嗖嗖的感觉由外及里地渗透着。
刚踏上邻村的街道,就感觉脚下踩的不再是绵软的积雪,而是冻得硬棒棒、黑乎乎的土路。尽管上面还沾着些像柿饼一样的雪疙瘩,但走起来已经轻松多了。心想,天还这么早,是谁已经扫了这么长的一段路?该不会又是哪位小脚大娘吧?疑惑间抬头向前望去,又看到了那不想看到的一幕。眼前那个模糊的身影正吃力地握着扫把左右晃动着,积雪随之向道两旁退去,清扫后的路面一米一米地向前延伸,一直到学校大门的三级台阶上。通常情况下,只要下了大雪,我们到校的时候这段路上的雪就已经清扫完了,包括最容易打滑的那三级台阶,上面的积雪总是清除得干干净净,连个雪疙瘩也没有。可是谁能想到常年在风刀霜剑的凌晨打扫这段路的竟是一位“小脚大娘”。
说实话,我只记得她的身影,况且还是背影。她大约有五十岁上下的年纪,本来就不高的个子,又加上前倾着身躯,显得更矮了些。头上裹着一条蓝色围巾,身穿青布棉袄、棉裤,腿扎得紧紧的,两只尖尖的小脚上套着一双尖尖的青布棉鞋,一看就知道是个干净利索的老人。她的深色着装在雪地的映衬下,黑白分明,格外引人注目,也容易让人引发联想。
我每次从她身边经过,都心怀敬意地低头而去,也说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不想正面看她,有点害怕认识的感觉,更怕伤了她的自尊。有时甚至这样提醒自己:从她身边走时要小心点,千万别碰着她,她那双尖尖的小脚在冰天雪地里是站不稳的,并猜想着她在这段路上滑倒而又无助的情景……
那时我也就十二、三岁,在初中班里算是年龄小的,虽已有点是非观念,但更多的是疑惑和不解。这位小脚大娘为什么一个人在这儿扫雪?难道说她有什么历史问题么?尽管是处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殊年代,但在我看来很难把她与“坏人”两个字连系在一起。
转眼间我们就初中毕业了,带着对文化知识的困惑,也带着对小脚大娘的疑问,离开了学校,从此再很少走那段硬棒棒、黑乎乎、满是疙疙瘩瘩的土路。
这件事也就这么放下了,一放就是几十年。
不知怎得最近又常想起这件事来。无论当时是处于什么原因,单就她为我们免受踏雪到校之苦,避免在学校大门的三级台阶上滑倒磕碰之灾来说,她就值得我尊重,更值得我为她写点什么……
路上的积雪扫去了,那位小脚大娘在雪地里的背影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李明笃,55年出生,大专学历,高级教师,一直从事教育工作。退休前任颜庄教委主任,现为济南市吴伯箫研究会理事。喜欢写点小文章,与大家分享所见、所闻、所感之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