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之博学多才 造诣独特——当代国学大家文怀沙先生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博学多才 造诣独特
——当代国学大家文怀沙先生
与文怀沙老人的相识是在北京的一次重要展会活动中,尽管文老很难抽出专门时间接受我的采访,但短暂的交流,仍让我感到十分的欣慰。
文怀沙号燕叟。1910年生于北京,祖籍湖南。少年时代曾私塾太炎,受业章门,历任国立女师、上海剧专教授。解放后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国内多所大学任教,担任教授、客座教授、顾问等。曾为上海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等。
文怀沙先生治学主要以研究楚辞称世,对经史百家、汉魏六朝文学、历代诗词歌赋,甚至对佛学、音乐、医学、金石、书法等也广有涉猎。早在上世纪的50年代,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讲《中国古典文学讲座》达4年之久,主编了新中国成立第一套《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丛刊》。其诗文书法皆为世所重,在学林享有盛誉。文怀沙先生的主要著作有:《屈原绎》《屈原离骚今绎》《屈原<九歌>今绎》《屈原<九章>今绎》《屈原<招魂>今绎》《中华根与本》《鲁迅旧诗新诠》《毛泽东诗词吟赏》《文怀沙序跋集》等。其传略载入多种辞书。

我作为 “青波访谈”作者与当代国学大家文怀沙先生合影。
文老是诗人,是学者,是楚辞专家,是红学专家,是学问家,还是书法家……很难用一个称谓来界定这位世纪老人,这就是我国当代著名文人、书法家文怀沙先生。
他的学识、学问、才情和人格魅力,还有他深厚的文化底蕴,都不能不让我们为之肃然起敬。
采访文怀沙先生的过程中,一位笔友还给我提供了一份相关资料。这份资料介绍说:文老从小就有神童之誉,18岁开始抵掌教鞭,而后他又用一个月时间写成了《屈原集》,从此“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的称呼开始传开。治学虽然以楚辞名世,然古今中外,文史哲,无所不窥,一方面他潜心研究《红楼梦》数十年,催生俞平伯、周汝昌我国两大最著名红学家的研究著作问世;另一方面,他的学业还延伸到佛学、医学、音律、儒家经典、书法金石等领域。钱钟书先生曾赞之为:“非陌非阡非道路”;胡耀邦赞之为:“哲人晓畅沧桑变,一番变化一番新,如今桃李千千万,春蕾一绽更精神”。

文老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艰险,但文老说过:“来到世上,凡是有生就有死,有来就有去,那么怎么对待这个人生,得需要有一个头脑,人呢是有头脑的。所以我常常讲,最伟大的空间应该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哲人的胸怀。”

谈及文老的书法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学者书法,我们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学者的文化修养和宽宏的眼界。正如有文所言:文老的字意态活泼自然而又透出金石气,挥洒自如且处处合法度,自由又随意。他的书法是其个性与为人的自然流露,更显得单纯、率真。
文老的书法内涵十分具有研究价值,从表现技巧看,其作品没有一般书法家小心谨慎的提按用笔和刻意修饰的笔画形状,整体书作行气通畅,节奏感强,结体因字塑形,奇正相生,极具情趣和动感,给人仙风道骨、豪放不羁的感觉,在文老那苍劲的笔画中可以体会到那宇宙般的深情和其“放浪形骸”的人格美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