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志昂,1952年出生、汉族、江苏省苏州人,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法艺术。沈志昂先生的作品师古不泥,挥酒自如,飘逸舒展,点画劲挺,和谐呼应,浑然一体,妙趣无穷,美不胜收。作品在国际和国家级大赛中多次夺冠。博得有关领导和艺术界的高度关注。在书法艺术界取得了杰出成就,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作品在世界最高艺术殿堂法国卢浮宫,美国纽约,日本,韩国,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地展出和收藏,被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收藏机构收藏。
荣获“十大军民艺术家”,“国宝艺术家”,“中国书画百杰”,“盛世中国书画名家”“中国德艺双馨书画名家”,“感动中华杰出功勋书画家”《诺贝尔国际艺术奖》《国际艺术巅峰人物》等荣誉称号。

生命之重,人有三命,一为父母所生之命,二为师造之命,三为自立之命。父母生其身而师造其魂,而后自立其命。所以师者,再生父母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为师父。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孰继孰开,师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孟夫子继往圣,开来学,万世典范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能责,在于务学,务学者,务经务师,然经师易遇人师难遇,所以为人师者,人之贵人也,天下之贵人也。所以师者,关乎人之生命,关乎圣学之传承,关乎天下之太平,成人子弟则天下至德,误人子弟则天下大失也,不可不重视而慎行。结语:俗话一句:食荔枝拜树头.不可忘恩负义!

做人,永远不要高估自己,你以为自己非常重要,其实对別人來说无足轻重。你以为自己就是唯一,其实对別人而言可有可无。这世间最尴尬的事,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別人客气誇奖几句,点赞你却当真,別人隨口邀请,你记在心。当你真正遇事的時候,別人对你爱理不理,不是跟你不熟,就是把你躲避。做人,千万別高估自己的分量。不是你认识的人多,你就有人脉,不是你跟谁吃頓饭,准就对你好。人与人之间都是互利的,你有价值,別人才会靠近你,你有实力,別人才会重用你。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千万不要高估了自己的位置,更不要高估与人的关系。世界那么大,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才不会心痛看清自己的分量,才不会失望。做人,要清醒,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无可替代。魚离开水不能活,水沒了魚更清澈。把自己看得越重,心越痛,把自己捧得越高,災越多。唯有放平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活得有价值。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这首诗出自唐代李世民的《赐萧瑀》。意思是说: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之心。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有智慧的人,必定心中怀有仁爱。这首诗富含哲理,诗意浅显,说理形象,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很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人们的自我完善,如何使自己成为智勇双全的有用之才方面,也具有启迪作用。“疾荡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二句,如今引用它,比喻只有经过尖锐复杂斗争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才能显示出谁是忠贞的强者。

苏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必陈于前。”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刀;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我们如何学习古典文学呢?我将演释白话文、大家一起分享,苏东坡说:“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时,一定会先置身暗处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会真实的展现在自己眼前了。”
把一棵树藏到树林里,人们就会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因为它和别的树没有什么区别。把一个人藏到人群里,让他和周围的人没有区别。人们也将视而不见,道理是一样的。一棵树高出树林,大风必然把它吹折;一个人鹤立鸡群,祸患也必然降到他身上。这是从古至今不曾改变的道理。所以德高望重的人更应该深居简出、谨言慎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这样才可以藏住身形,远离祸患。
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则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最上一等的,以自己完善的道德守住自己的地位,虽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却能安然无恙。才能中等的,以礼义自律,整日战战兢兢,如同踩在薄薄的冰上一样,这样也仅能保持没有过错而已。最差一等的,由着自己的性子,恃权仗势,胡作非为,不被杀死也要废弃终身,很少有能保全身家性命的。
人们都知道身处富贵很荣耀,却不知道富贵有时如同霜矛利刃。人们都知道贫穷困贱是耻辱,却不知道贫穷困贱才是养身立志的土壤。

真正勇敢的人, 往往面帶微笑, 因为勇气是用微笑來表示。 勇敢是最重要的德性, 是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必要的元素, 其他种种德性也多由勇气产生.因为有了勇气, 一切皆向趨积极.而勇气与爱和创造是不能分割的。 勇气本身就是快乐的, 也是唯一的快乐.人觉得快乐的時候, 脸上便露出微笑了, 而这种微笑正好表明他们的性格。世上的伟人我们熟知的很多, 可是还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人们, 每天以微笑來面对日常生活, 这刚好彰显出一种沉默的勇气,它使我们人生精彩的活下去!

把你的生活局限了你自身的范围吧!这样你绝不至于不幸福的!------卢梭
別人的生活过得再好,我们也无須去羨慕, 而是要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求快乐、寻求幸福。认为自己不幸福的人, 往往想要从別人的身上去寻找幸福, 而不从自己本身去发掘。然而, 別人纵然有幸福, 也无法把它帶到你的面前.所以应该在自己的圈子里展开自己的生活才对, 在自己的境遇、自己的才能、自己的努力中, 去寻求幸福, 自然会得到幸福。不幸福的根源, 是去依赖別人, 从別人身上寻找自己所要的东西。

做人愁什么呢。能夠改变的事情,不用发愁,改变不了的事情,愁也沒用。有情有义,何愁沒有朋友。努力拼搏,何愁沒有财富。真心付出,何愁沒有爱人。清正廉洁,何愁沒有口碑。光明正大,何愁小人算计。遇事乐观,才能远离愁绪。少些计较,方得自在。人这一輩子,上不愧对天地,下不愧对良心,幸福快乐,便是最好的人生。

一个人每天说了什么不妥的话、做了什么不妥的事,其实都需要不断检讨和反省。一个人明天有怎样的打算、对未來有怎样的规划,也需要计较和安排。俗话说:「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的途径」.生活中,一句话说错了,爭取下回能说得更有分寸,就是进步。工作上,一件事做错了,爭取以后绝不再犯,就是成长。一个懂得反省的人,护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可以让优势为自己築梯,让劣势为自己鋪路。当过往的经济融合进人生的阅历之中,就会成就更好的自己。願你从今往后以反省为镜,向內归因,向上成长。

今生有一种最美相遇,是心灵与文字的驚艳邂逅。散文里,自有山清水秀,诗歌中,自有月淡风清。提笔生暖,只为探访心灵暗藏的那缕幽香。在一首诗中听风雨,在一厥词中吟落花。埋头写的是文字品尝的却是生活。唯握字为暖,光阴清芬。文字是心情,文字是時光。文字是快乐,文字是忧伤。浮华喧囂的世界里唯文字与心相貼,冷暖相知,无论是晨曦初露或是午后夕阳,还是靜谧夜晚都願意在文字里寻觅芬芳。深情的陪伴令孤独靜美,柔软字海任寂寞徜徉。几许迷离几许彷徨,文字的陪伴如藤蔓缠绕……。

成熟的人,是不会让自己撞的头破血流,而懂得低头,更不会在绝望面前孤注一掷,而是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巧妙的低头,即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智慧。人生路途,荊棘遍布,相信低调做人,信奉一句话「虛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也许,我们的人生会走的更順利、更长远,我们的人生也会护有宽容、大度的成熟和智慧。

一切创造动因皆因需要而引发,一切需要都因某种欲望的萌动而产生,被社会需要和被他人需要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需要,前者具有公众性、大众化、普遍性的特点,满足的是守良俗、利大众的需要。而后者,往往是个性化、利已性、排他性(可能还隐藏着害他性)的需要。满足社会需要可以推动社会正向发展,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而满足个人需要容易孕育负面的、阻碍社会化的协作和正向发展。当然,个性化需要的满足能激发人类社会的创造性,能充分调动个人的潜能。满足社会需要与满足个人需要相兼顾,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同时,适当的多一点满足社会需要,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营造和皆的社会关系,有利于提高全社会成员的幸福指数,过度强个人需要,只会让社会矛盾更加突出,社会稳定性变差。追求个人的需要也会受到来自各方的阻力,受到社会需要的制约和影响。

人生是一幅画,用情感塗抹五彩斑;岁月是一本书,用经历勾勒悲欢离合。時光匆匆,花开花谢。落红尽处是塵缘;人生深处有冷暖。或许,生命就是一场又一场的相聚;或许,我们都是为了经历一些事,遇到一些人,而來到这个世界。生命中的有些遇見,如雪花一样晶莹剔透。也许彼此的緣分,只是个擦肩;也许一转身便是天涯。但无论是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始終不变得是初遇的那份真心。感恩,世间所有的缘份,眼光交匯的那一刻,抵得过人间万千的暖。如若遇見,別问是缘是劫,都是一场美丽的邂逅,是一首历经沧桑的岁月诗篇!

心这東西很贵,給对了人,就是无价,給錯了人,分文不值。喜欢跟善良,可以免費但不廉价。让你不舒服的人,你就少來往。如果个个都这样.你就提高自己換个圈子。好相处就处,不好相处就不处。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莫过于在多变的世界里,維持不变的关系。毕竟心和胃都太小不能亏待。永远记住:能永远征服人心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厚道,能感动人心的不是语言,而是行动。能始終如一的永远不是伪裝,而是真诚。人与人,舒服就好,情与情,交換就好,心与心,珍惜就好,若是心累,放下就好,记得初心,沒有什么是不变的,唯有因果可信。人与人相处最佳的方式:就是从不高估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分量, 及時止损,別希望, 別期望,別盼望,別指望, 怎会有失望。

文字,是心上的一朵花,清香飘逸;文字是生命的一股泉,源远流长。纯淨,是文字最真的顏色;淡雅是灵魂深处的清香。喜欢清澈而飘着淡淡清香的文字,如同出水的芙蓉,清新脫俗,而不沾染塵世;如同空谷中的幽兰,不需要有人问津,独秀天地间;如同山润清澈的溪水,在心中潺潺流淌。文字是我们远隔千里的云梯,文字传悉我们的友谊,我将文字传讯息!

文字,已成为生命中剪不断的情愫,在紅塵影影绰绰的风景里,一卷在手,即可安之若素。文字,是有生命的,闻着文字的馨香,聆听着文字的心跳,平靜而坦然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晨曦、一个又一个黃昏。轻轻觸摸那些沒有溫度却深蕴哲理、浪漫、真情的文字,总有一抹淡淡的馨香在心头滋生、萦绕,梦一次次飄落在书卷上,不願醒來。 文字的黑夜里,总有一盏灯为你照亮,文字的原野里总有一束花为你绽放。与你相识在空间美丽的文字里,这是一段文字的缘分,虽然沒有见过彼此的真容,但是,从文字里早已是那样熟悉。在茫茫人海中,在虛擬的网路里,我们相遇,相知,相惜。这是我们的緣分。无论天涯海角,我的祝福心声依然在,不说永远,且行且惜,安暖相伴,永远不分离,欣然接受,心中因为有你而美!

真正的谦让是为最高的美德, 一切美德之根本。------但尼逊。谦让是一种美德, 但如果发挥不得其所, 將不成为美德, 尤其在工作上如此。 譬如被上司器重, 予以推薦一个职位、或负託重要工作時, 自己原有把握、有自信, 却由于不必要的客气谦让. 竟把不可多得的良机断送, 是再可惜也沒有了。即使有负荷过度之慮, 也应该当做是尝试自己实力的良机, 不应畏惧退缩。 如果挺身承担、全力以赴, 彼此可能都会有所收获。 此時並不用去顾慮別人, 因为其它仍有许多可以让你发挥谦让美得的机会。不要因不必要的客气, 而徒留懊悔。 我们不必与人爭锋出头,自然而然所获得的工作和机会, 应该挺身承担!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孔子尤其佩服晏子他这个人对于交朋友的态度。他不大容易与人交朋友,如果交了一个朋友,就全始全終。所以古人说:「相识滿天下,知心能几人?」但全始全終的很少,到处点头都是朋友。晏子对朋友能全始全終,「久而敬之」,交情越久,对人越恭敬有礼,別人对他也越敬重;交朋友之道,最重要的就是「久而敬之」这四个字。我们看到朋友之间搞不好,都是因为久而不敬的关系;初交很客气,三杯酒下肚,什么都來了,最后成为冤家。「相敬如宾」是中国人的夫妇之道,宾是客人,对于客人无论如何一定帶几分客气。朋友也如此。扩而大之,长官对于部下,部下对于长官,也是这个道理。有时在群中有无礼无墨之士.还是很客气回敬!

人生最快乐的事, 是做別人说你不能做的事。------巴吉霍。你所不能做成的事, 不要以为別人也不能做。 同時, 只要是別人能做的, 适合于人的工作, 你应该想到你也能做。当我们无法完成某件事情的時候, 往往会推托这是人力所不能及, 抹煞了人为的能力。 这是因为不願承认自己的能力无法达成, 或者以別人也不能做的想法, 來隐暪自己无能的心态。 在这样情況下, 当然不能说自己已尽了最大的努力, 应该想想自己之所以不能做成的原因。在別人能做成, 又适合于人的工作, 自己更应该认为可以做好, 而更努力去做。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此句出自《中庸》,被很多人当做励志格言,也被中山大学作为校训。这是古人谈如何学习的五个方面,不管是学习书本知识,还是学习某种技能,都得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完成。这句话明确指出了从“学”到“习”这个过程里的几个重要步骤:博学,就是通达地学习、广泛的学习,这是吸收知识的过程;审问,就是审慎地探问、深入地追问,这是答疑解惑的过程;慎思,就是谨慎地思考、周密地思索,这是遴选消化的过程;明辨,就是明晰地分辨、明确地判别,这是择定结果的过程。笃行,就是笃定地履行、坚定地执行,这是践行学志的过程。《红楼梦》里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是一种经世致用,也是一种“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写照。如果我们能将平时的学习,化入行动、融入生活、就能提升智慧,光华人生。学问思辨、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这是学习过程中的良性循环,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使我们学用相长、学无止境,成为一种经世致用。

最理想的人才选拔氛围是不拘一格,但在行业领域的众多专家眼里,让人才脱颖而出,无论是从人才选拔的机制,还是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都是自掘于坟墓的事,日前有幸浏览了一美术工艺作品市场,这些精美的作品,出自于国家、省、市的工艺美术大师之手,在众多构思精美,工艺精湛,美感十足的作品中,令人耳目一新,吸引游客驻足观赏最多的却不是国家或省一级的工艺美术大师,而是市级工艺美术大师。经询问店长得知,这位市工艺美术大师生于90后、毕业于名不经传的闽江学院、从师于普通师傅,故而屈于市大师级别。从不经意间的一问一答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高手在民间,是金子不一定让你发光,因为当真正的人才光芒四射时,那些伪专家,靠抄袭和社会背景走上专业技术领域的专家将面临着顿失光泽,这就是影响人才推陈出新的根本原因之一。

人生的快乐,就是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景,超越他人不得意,被他人超越不失志。活在当下,不要勉強,自己轻鬆,比什么都重要,生命中,经历一次磨难,就是锻炼自己的意志,挺过一次灾难,就是增加自己的力量。心灵的房间,不打扫也会蒙塵。每个人生活的都不容易,每天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順利的,不順利的,所有的事充斥在心里,负重的心会感觉累,累与不累,取決于自己的选择,時時清理,告別烦脑!

人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就像生活中的一杯白开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搅拌成酸甜苦辣的味道,但你总要喝下去。当你感觉无助无奈无用,觉得内心深处的孤独,彷徨,迷茫,甚至于悲愤。此时,你会想起那些身边的三两知己,与他们开怀畅饮,不醉不休。当你快乐幸福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要分享,此时,你依然会想起那些诚信真性情的挚友,与他们说,与他们唱。当你储备好足够诗情的心情,可以就走旅行,去周游世界,看大好河山,享人间烟火,品世间美味,读诗做画,饮酒喝茶,一介布衣,山间地头,春来踏青,秋来听雨,安然静好。做个俗人,尤其是做一个真诚的俗人,和朋友们惺惺相惜,爱朋友所喜,喜朋友所爱,虽不常见却彼此掂念。
兄弟我们做个俗人,云水禅心,忘掉过去的功成名就,落寞失意,一笑淡然。舒心的过往收藏于心,悲伤的过去随风而去.无论多么不平凡的生命,最终都要归于平凡的柴米油盐;无论生命中有多少波澜壮阔,我们最迷恋的,始终是包裹在烟火人世里,平凡琐碎的温暖和感动。平凡,才是生命的底色。接受自己的平凡,把平凡生活真正安顿好,就已经是最大的不平凡。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所思所想变得俗气,不要妄自菲薄,可能你已经逐渐成长,靠近了生活的真相。余生,只想做个俗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身上没病,心中无事,平凡地度过每一天。简简单单,踏踏实实。

《九江文学社》微刊编委会成员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特邀顾问:杨成贵 丘新梅 余斯文 傅塘根 沈志昂 许峰 丘国华 李延录 倪金茂 张晓元 刘长江(通辽) 丘昭骏 李小燕 郭仁炳 徐和勇
顾问:刘长江(四平),易顺天 张升 马艳峰 吴生泉 王述成 王勤 王长顺 徐明 郭洪森 叶新华 王立田 肖海玉 杨成宝 尹连荣
微刊主编:洪新爱
微刊副主编: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张冰剑 杨学是 逢春来
微刊编委: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吴生泉 肖海玉 张冰剑 杨学是 逢春来 胡杨 徐明 尹连荣 张丽贤 朱德天 张安敏 石慧
组稿:放飞 石慧
编辑制作:杨柳风 一束暖阳
九江文学社
微刊编辑委员会
202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