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军节遐思
文/江东艾草
如歌的岁月在不经意间一天天流逝,
九十五年前的这个日子引起我的遐思。
人们当下的生活是如此的安之如怡,
似乎与那段历史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如果没有那晚的枪声和那杆血色的旗,
上海长沙似的清党将持续多少腥风血雨?
勾连的蒋汪与江浙财团忙乎着称兄道弟,
共同北伐的左派进步人士则会尸横遍野。
如果没有那晚的枪声和那杆血色的旗,
现在当家做主的恐怕就不会是我们自己。
可能我们还在乖乖地种着地主家的地,
匍匐着称呼山姆爹顺从地说着东洋语。

如果没有那晚的枪声和那杆血色的旗,
没有湘鄂粤桂的烽火和井冈山会师,
就没有长征燎原火种和延安营养小米,
也就不会有顽强的三师和辉煌的四野。

正是有了这杆从南昌扛过来的旗,
才会有百万雄师天翻地覆的日子,
才会有长津湖上甘岭和铁原炸不烂的躯体,
才会有联合国军板门店里无可奈何的签字。

正是有了这杆从南昌扛过来的旗,
才会产生珍宝岛的勇士和老山的烈士。
才会形成钓岛巡航的常态化实施,
才会赢得洞朗对峙和加勒万拼死。

正是有了这杆从南昌扛过来的旗,
才有了面对铁娘子的强硬底气。
才有了中国人开心的百年雪耻,
才有了紫荆花绽放的如愿如期。

我们更不会忘记当年的炸馆和撞机,
不会忽略拜鬼供牌还有什么夏日祭,
不会无视那些拒统谋独的乱臣贼子,
不会放任海峡边上的一群虎狼环伺。

也许在凭实力说话的今天不需要别的表示,
我们唯有多准备一些快递多下一些饺子。
我们会把军旗上解放二字的真实含义,
放在尚未统一的宝岛上再来体验一次。

在今天的纪念日里想起那个紧张的暗夜,
回瞻一眼南昌大旅社内外闪过的英姿,
追念那些曾和周恩来一起不惜命的人的名字,贺龙叶挺朱德陈毅,
刘伯承叶剑英聂荣臻,还有林彪粟裕…
2022年建军节前夕写于南京清凉山下江东艾草


作者简介
实名:陈凌,党员,公司经理,南京人,文学爱好者,常于《搜狐》,《天涯》头条发布诗词散文。

《九江文学社》微刊编委会成员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特邀顾问:杨成贵 丘新梅 余斯文 傅塘根 沈志昂 许峰 丘国华 李延录 倪金茂 张晓元 刘长江(通辽) 丘昭骏 李小燕 郭仁炳 徐和勇
顾问:刘长江(四平),易顺天 张升 马艳峰 吴生泉 王述成 王勤 王长顺 徐明 郭洪森 叶新华 王立田 肖海玉 杨成宝 尹连荣
微刊主编:洪新爱
微刊副主编: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张冰剑 杨学是 逢春来
微刊编委: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吴生泉 肖海玉 张冰剑 杨学是 逢春来 胡杨 徐明 尹连荣 张丽贤 朱德天 张安敏 石慧
组稿:放飞 石慧
编辑制作:杨柳风 一束暖阳
九江文学社
微刊编辑委员会
202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