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诗辑【六】(包括卷九、卷十)(古风)
作者 王天波
卷九:(唐宋文:录柳宗元、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等人文章计22篇)
1.《驳复仇议》.柳宗元
其一:唐宋八家韩柳名,古文运动大作用。
博学宏辞中进士,改良革新振文风。
朴实峻严文世称,文学创作著颇丰。
形式多样诗赋优,内容丰富思想明。
其二:
侠胆忠肠陈子昂,终报父仇显品性。
旌诛并行礼程坏,自相矛盾徐元庆。
法律穷理赏罚明,人伦本情褒贬正。
考订曲直求其端,达理闻道国典承。
2.《桐叶封弟辨》.柳宗元
君无戏言臣科律,成王桐叶封弱弟。
帝王至高无上权,臣辅服从当金玉。
若轻家国孤寡义,未当不从堪十易。
3.《箕子碑》.柳宗元
箕子本殷是仁人,蒙难授圣化及民。
纣时失道五所用,周武朝鲜封地真。
生人以正为大法,推道训俗惟德伸。
厥躬善应天地变,兴理德政图道存。
4.《种树郭橐( tuo )驼传》.柳宗元
顺木之天致其性,种树橐驼养树经。
为官治民烦其令,扰国伤民弊非轻。
本末相顾和谐生,以树喻人理亦同。
戒骄戒躁戒浮动,养树养人杨业成。
5.《捕蛇者说》.柳宗元
永州产蛇木触枯,可已大风痿疠毒。
悍吏逼赋民多死,惟蛇岁贡得独处。
租税之收充国库,民脂民膏取无数。
赋敛之毒甚于蛇,子曰苛政猛于虎。
6.《梓人传》.柳宗元
善材善工梓人技,劳心劳力两天地。
任弃适职凭其智,进退但由据事机。
尹傅周召百事执,相道既得万国理。
分工不同司己职,任贤举能诸业立。
7.《愚溪诗序》.柳宗元
文坛巨匠柳宗元,饱负才志贬黜远。
观景尝把八愚叹,聊以自嘲空排遣。
溪水秀美景色恬,于世无用处荒偏。
愚以称溪亦自称,愤激不能抱负展。
8.《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柳宗元
永州地偏陵绝险,因势利导新堂建。
因土得胜俗成化,释恶取美佑仁般。
废贪立廉蠲清流,家抚户晓高望远。
草木土石水泉适,视细知大理昭然。
9.《钴潭西小丘记》.柳宗元
鱼梁之上一小丘,近亩笼地主家售。
劑刈秽草焚恶木,奇石兀显美竹露。
远望高山游鸟兽,云浮合丘溪水流。
胜境日贵增千金,讲清目營耳心神谋。
10.《小石城山记》.柳宗元
小石城山景色奇,嘉树美箭坚益丽。
疏数偃仰类智设,灵秀慰贤不孤寂。
造物有道显神异,不为中州列夷狄。
固劳无用空倜傥,楚南少人佳石立。
11.《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
杨八驰书火灾讯,骇疑相终大喜陈。
友家火灾财物殄,极表同情致慰问。
养奉朝夕持家勤,焚炀赫烈悸震困。
福祸相倚必易数,劳苦变动光明臻。
12.《待漏院记》.王禹偊( cheng )
其一
流俗不容因敢言,遇事多有规讽谏。
屡遭贬谪尤无悔,倡导文学革新先。
诗学推崇韩柳般,风格朴素尚平简。
民生疾苦常反映,敢把时弊来针砭。
其二:
一心为公政事勤,满腹私念误国民。
法乎天地有能臣,万邦安宁享物品。
三公六卿务职德,富庶清夷俱归心。
13.《黄冈竹楼记》.王禹偊
黄州新建小竹楼,谪居其中度春秋。
夏有忽雨闻瀑声,冬得琼雪宜投筹。
江山形胜乐事外,送日迎月风雅酬。
诗韵琴音两相益,留下诤友棋局游。
14.《书洛阳名园记后》.李格非
文叔幼聪俊工文,后四学士列苏门。
易安居士本其女,父女词章无前人。
洛阳名园众幽深,盛衰兴废治乱陈。
达官豪富纷纷过,古今主人几见存。
15.《严先生祠堂记》.范仲淹
相尚以道严先生,不事王侯高其情。
天子以贵大其民,既动星象江湖清。
光武之量包天地,子陵之心日月明。
云山苍苍水泱泱,山高水长先生风。
16.《岳阳楼记》·范仲淹
政通人和百废兴,子京重修岳阳楼。
浩浩汤汤洞庭湖,衔山吞江景色优。
古时仁人志士有,不以物喜不己愁。
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天下之忧而忧。
17.《谏院题名记》·司马光
古无谏官民言兴,汉始谏官置职成。
中唐即有谏院名,宋时官者版石铭。
天下之政利弊行,得失卒赖谏官正。
一言兴替足九鼎,忠诈直回后人评。
18.《义田记》·钱公辅
其一:
范文正公高风格,忧人之忧后己乐。
置设义田济族困,人饥己饿奉俭约,
仁者襟怀自德洁,匡古励今世人学。
亲民爱物仁义申,继往开来尚和谐。
其二:
宋朝诗人钱公辅,名贯吴中三朝助。
善文华章载史册,文正功德历世鼓。
19.《袁州州学记》·李靓( gou )
皇家办馆倡教化,兴儒安国治天下。
弘扬儒教结人心,经世致用贤人达。
惟经四代善考察,诗书道废万世瞎。
遵旨袁州州学立,礼乐陶民忠国家。
20.《释秘演诗集序》.欧阳修
廓清大志布衣酣,气节相高浮屠颠。
胸中浩然貌雄杰,老而志在山水间。
清丽绝伦曼卿诗,典雅劲健品秘演。
概叹二友阴阳隔,胜年不再两重天。
21.《朋党论》.欧阳修
其一:
幼孤家贫受母教,学习刻苦勤为要。
三上工夫用到家,终成一代大文豪。
其二:
君子同道以为朋,同心共济一始终。
兄弟不保亲不顾,小人无朋虚伪名。
其三:物以类聚人分群,邪正之朝各一党。
君子相朋诚为善,同道相益国事强。
仲淹朋党标朝堂,庆历新政施朝纲。
虽遭反对遇贬黜,难掩报国心坦荡。
22.《纵囚记》.欧阳修
其一:信义行君子,刑戮施小人。
恩德尚纵囚,换回犯徒心。
视死如归义,罪大恶极心。
三王本人情,太宗钓誉殷。
其二:
纵囚示义施恩德,不可为常拟大赦。
罪极不死非顺义,上下交相贼名得。
本乎人情尧舜世,逆情干誉太宗阙。
治国当须仁政兴,沽名钓誉非风格。
卷十:(宋文:录欧阳修、三苏文章计19篇)
1.《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
诗人少达困厄多,鉴古纯粹不苟说。
虫鱼草木状奇怪,内有忧思事业拙。
梅圣俞才负王佐,自不得志乐诗作。
风追商周雅颂调,遗稿干篇功德歌。
2.《送杨寘( zhi )序》
琴者技小五音全,示喻人生百味然。
崩崖裂石急促骤,高山出泉舒和缓。
纯古淡泊尧舜显,喜怒哀乐人深浅。
3.《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伶官奸佞时误主,君王逸豫当自误。
谦受益者满招损,智勇困溺祸微忽
常言盛衰天命主,道是因果人事务。
忧劳兴业当忖度,莫待人笑身无处。
4.《五代史宦官传论(序)》欧阳修
自古宦者乱人国,源其深远胜女祸。
小善近习专而忍,信固持主拒忠硕。
虽有圣智难与谋,喜怒养患伏惟阙。
女惑宦殃非一世,亲贤远佞可避祸。
5.《相州昼锦堂记》·欧阳修
仕宦将相示绣程,昼锦堂起显恩宠。
勒铭金石播诗名,以耀后世垂无穷。
社稷之臣丰功盛,邦家之光闾里荣。
得志于时意气盛,当思报国一片情。
6.《丰乐亭记》.欧阳修
滁州五代大战场,修治清流自明朗。
圣人出而四海一,休养生息涵煦忙。
岁物丰成喜洋洋,与民同乐放心上。
暇际置亭名丰乐,乃有是文天下扬。
7.《祭石曼卿文》.欧阳修
生而为英死为灵,清酌庶馐祭曼卿。
自古圣贤皆有死,卓然不朽后世名。
轩昂磊落突峥嵘,地蕴壤育金玉精。
惊禽骇兽鸣踯躅,盛衰固理凄怆中。
8.《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林壑美,琅琊深秀蔚然堆。
峰回路转亭翼峰,醉翁亭上与客醉。
意不在酒在山水,乐得至心至寓味。
前呼后应宴宾酣,朝往暮归四时追。
9.《秋声赋》·欧阳修
星月皎洁明在天,四无人声在树间。
淅沥萧飒波涛惊,赴敌之兵金铁般。
烟霏云敛日晶蓝,木遭叶脱草色变。
砭人肌骨气凛冽,凄切凋零寂山川。
10.《泷( shuang )冈阡表》.欧阳修
盛赞父孝仁厚坦,但誉母俭度贫安。
祭丰不及养之薄,六十年典泷冈阡。
行之若素自泰然,幸全大节不辱先。
为善不报因迟速,累世光禄宠锡显。
11.《管仲论》(苏洵)
夫功之成有所由,祸之作时所由兆。
管仲相齐霸主位,乱起三子牙方刁。
举贤任能国盛苗,富国强兵安为要。
君明须有贤臣辅,不肖亦当老成道。
12.《辨奸论》(苏洵)
其一:
唐宋大家苏老泉,大器晚成是典范。
识字读书始廿七,家喻户晓口头禅。
更有二子虎翼添,诗词文赋皆焕然。
历代传颂有三苏,文化建树非一般。
其二:
事有必至理固然,见微知著静者观。
看透王衍山巨源,卢杞难逃子义眼。
十一世纪改革家,安石新政盛褒言。
13.《心术》(苏洵)
为将之道先治心,智信仁勇严根本。
智谋胆略固重要,战争当把是非分。
备战养兵严与信,知己知彼百战循。
审时度势要果断,五德俱备智勇伸。
14.《张益州画像记》(苏洵)
蜀人传言寇至边,京师震惊民扰乱。
张公应急把乱平,百姓拥戴像堂建。
苏洵益州画像记,先文后诗古雅篇。
蜀地庆丰贺岁时,净众寺内公像安。
15.《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
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成名闱策论。
结构严谨诚典范,刑赏忠厚以为本。
宽容界限把法论,义不可过可过仁。
立法贵严责人宽,皋杀尧宥古贤心。
16.《范增论》.苏轼
古来策士争功名,楚汉之间英杰生。
汉有三杰得天下,霸王难用一范增。
竖子不谋道不同,君臣相得理相通。
世人皆知鸿门宴,应晓古今谋士情。
17.《留侯论》.苏轼
其一:
东坡居士字子膽,北宋名家出眉山。
父子同为文学家,唐宋八家占其三。
乌台诗案遭屈贬,岭南常啖荔枝丹。
欧苏文显苏黄诗,苏辛词章豪放天。
其二:
豪杰之士节过民,民临加不渝志深沉。
子房受书圯公日,汉初三杰始现身。
运筹帷幄胜干里,博古浪沙曾击秦。
楚汉相争建功业,功成身退是达人。
18.《贾谊论》.苏轼
君子取运必恃主,成就大者所忍普。
但论天将降大任,心志筋骨皆辛苦。
高世之才累遗俗,聪明睿智用全无。
贾谊虽生汉文世,匡时济世难吐哺。
19.《晁错论》.苏轼
晁错尽忠为大汉,谋弱诸侯集皇权。
清君侧日七国变,车裂殒身帝自全。
亘古变革多蹇难,败多成少代依然。
非常之功无完计,但凭赤心献肝胆。
王天波,男,河南省封丘县人,1965年4月8日出生,回族,大专文化,中医,善调慢性疑难杂症,尤攻颈肩腰腿疼痛。中华志愿者协会会员,美丽中国德孝文化示范村联盟副主任,热衷公益、爱好文学。常有作品见于主流报刊。愿用满腔赤诚传播华夏文化,唯图神州大地温暖祥和充满真善美,祝福祖国富强美丽永为伊甸园!
联系我:15836127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