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北大学子
作者 王剑
那是一个温馨和谐的下午,满怀对新县西河景区的憧憬,我们团队一班人在管委会张主任的带领下,一起来到了中国景观村落、河南最美历史文化古村西河村。
一下车,眼前的古建筑、小桥、池塘非常美观,如诗如画般景色,让我们如痴如醉。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突然一个美丽的身影跃入我们的眼帘,她穿着一件蓝色的长裙,身材苗条,皮肤白净,戴着一副时尚透明的眼镜。看到我们来了,她微笑着逐一打招呼,一颦一笑美丽动人,不怯场、不骄矜、不做作,一举一动恰到好处。我们看她身姿妙曼、动作落落大方,风度气场十足,顿时心跳在加速,哇塞!这个村庄居然有如此完美靓丽的大美女,难怪游客络绎不绝,生意如此红火!
美才女与我打招呼时,我站在门前愣了一会儿,随即反应过来,立马回她一个微笑,并说了声:“您好!辛苦啦!”她点了点头,并真诚地说:“欢迎光临惠顾,我们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天然的氧吧,希望能给您们带来愉快的体验......”看上去,她二十出头,浑身充满着朝气与活力。“请问您是镇上或西河村干部吧?”她听到我的问话,立马回头一笑,“不,我还是一名学生呢,哈...”哇塞!真是“回头一笑百媚生”,学生居然如此成熟能干?
张主任看我们都露出惊讶又佩服的表情,在一旁介绍说:“我告诉大家吧,她是北京大学的博士生,正在进行硕博连读!”啊!厉害了!我们简直不敢相信,北大学子居然会出现在一个小村庄,更不敢相信她是来这里为大家当导游的。但张主任说的是事实,我们不得不相信,难怪这是全国知名的景点,连内部的管理、接待、服务人员都是来自中国名校的高材生!正如张主任在上次给我们讲课时提到:“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不仅需要有技术、能力强、懂管理的人才,也需要培养乡土人才,有了人才,成功突破、大获全胜都不是问题......”
我和同事袁峰有一个共同感受,能与北大高材生一起面对面交流,机会非常难得,所以我们都倍加珍惜。“请问美才女,您怎么选择暑假来这里工作呢?”当我们提到这个题外话时,她嫣然一笑:“其实也没什么,我觉得这里环境好,人也特别热情,每天都有游客前来,为了丰富课余生活,提高社会实践和适应能力,我便过来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啦!”哇塞!北大学子时间是多么宝贵!回答虽然很简单,但她能够在暑假期间忙里偷闲,深入基层,为民服务,饱含着对农村的热爱,也体现了奉献人民的家国情怀和甘为人梯的精神品质!
在后面的参观学习过程中,小罗老师一直陪着我们,为我们做导游和服务员。一时为我们介绍景点知识,让我们了解地方的建设、人文历史和近年的发展情况;一时又耐心解答我们的每一个提问,不论是有关西河的,还是整个新县的,也不管是关于旅游的,还是关于学习的,她都会一一耐心详细解答。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西河全国生态文化名村,全村1202人,面积47平方公里,到县城约半个小时车程,这里在元末明初年间,张氏宗族从江西迁移至此,之后生生不息,人丁兴旺。我们村依河而建,山环水绕,自然环境优越,房前屋后绿树成荫,这里大多土砖或砖石结构,颇具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在介绍时,我们发现小罗老师她大大的眼睛、小巧玲珑的鼻子,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从容大方。有时侃侃而谈、轻松大笑,犹如一名初中生在与我们交流;有时谈吐有度、举止得体,犹如一位领导人在作报告。总之,我们与她在一起,看到她美丽动人的笑容,听到她久违动听的声音、幽默风趣的讲解,觉得心情棒棒哒。尤其她饱满热情与我们沟通交流,形成了独特的导游风格,我们还有幸与她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接着,我们来到一个油茶加工的地方,一看那房屋和机械就可知道是最传统的榨油方法,我们虽然住在农村,但这个方面只略知一二,于是便问题的答案抛给小罗老师。“请问罗老师,这种人工榨油是什么原理又有哪几道工序呢?”小罗老师用手推了推眼镜,然后娓娓道来:“这个原理应当在初中物理课本就提到过,工序就是把茶籽先磨成粉,然后进行蒸炒,蒸好后便可做成茶饼,再压紧压实,叠放在榨油机边,全部弄好后便可以开始榨油了。”话音刚落,大家都向她树起了大拇指,真没想到她还没出学堂门,却对榨油的方法也是了如指掌,真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有一种遇见,叫不早不晚,恰逢其时;有一种邂逅,叫不曾预约,却心有灵犀。感谢上苍给我们一个美丽的邂逅,我们相遇在美丽的西河景点,向她学习景点的历史文化故事,了解地方的地域特色和风俗人情。我们还犹如一对忘年交,一起谈古论今,畅想未来,正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祝愿小罗老师前程似锦,一帆风顺,早日实现人生理想,但愿我们有缘再相见,真正成为忘年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