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44期/总第520期
简介
《方台钓韵》网络诗刊,坚持以弘扬中华诗词传统文化为宗旨,立足于公益运作,为参与的诗词组织和诗友提供作品交流和学术引领方面的服务。
《方台钓韵》网络诗刊的诗路行进口号是——传承法度,提倡真诗,拒绝庸俗。

齐志强作
【聚萃方台】
——绝句篇
贾宝成
归途寄友
相逢相别不相违,榴瘦平堤荷渐肥。
云半青山新过雨,一襟晚照抱霞归。
对 荷
飘飘衣袂叶翩翩,一鉴清凉结有缘。
风自涟漪花自发,由他暑气又弥天。
晓别友人微雨
除却巫山亦有云,梦中酒醉尚三分。
晓风莫遣人轻去,细雨如丝为系君。
丛兰阁夜聚
无所求惟有所欢,丛兰阁上共丛兰。
宵风吹瘦南窗月,对饮高楼二十三。
壬寅五月十五望月
暂凭老酒结新欢,兴尽高楼夜半阑。
望月年年疑一问,何逢月半月偏圆。
杨海钱
无 题
幽思一夜近泉林,梦里家山何处寻。
知是天悲君子泪,落来与我共沉吟。
感唐山打人凶案
扫黑经年未计名,翻从烧烤误升平。
人呼朗朗乾坤里,须得风雷震一声!
童 心
咏莲二绝
初阳怜夜雨,谁暗芳心许。
水面小清圆,欲将菡萏举。
红妆翠盖立三千,一任清真我自圆。
伏日偏当迟日过,明知错嫁不须怜。
周建平
赏荷有思
亭亭出水自孤高,本欲临君一曲箫。
自忖低俗弗敢弄,担心尊驾早零凋。
瓶 花
也效骚人萌雅趣,折枝带露近窗棂。
晨昏每顾投青眼,何奈瓶花不肯红。
新 竹
闲莳新竹三两行,参差疏影掩鸡窗。
阴云偶至摇风雨,孤傲原知似我狂。
刘庭玉
拟古“君家何处住”,答客问
君家何处住?花坞石桥西。
屋后青山隐,门前临短溪。
君家何处住?烟雨杏花村。
自酿甜醪熟,客来开一樽。
君家何处住?山脚绿荷塘。
醉饱蛙声悦,开窗贪晚凉。
君家何处住?篱菊伴枫林。
霜过千山焰,风摇一地金。
君家何处住?松岭隐茅庐。
风雪红炉火,持醪夜读书。
马锡斌
荷塘夜色
一轮上下两闲闲,你且徘徊我不还。
忽在几声蛙鼓里,相闻应自碧荷间。

李 帆
见 月
忍向波心漾满池,芙蓉孤影两相持。
一轮寒璧天连水,不尽幽人万古思。
雨后游龙王山
雨过青山云去迟,满城灯火未阑时。
风光流转若弹指,且共花枝对酒卮。
兰谷清音
雨来时
风起枝摇怎奈何,一时听雨作蹉跎。
潇潇响似天空恨,或向唐山降更多。
午间漫题
窗前翠叶慰浮生,迎雨迎风又一程。
耳畔宫商犹婉转,悠扬佛曲到梦中。
风起时
漫看芦花多楚腰,似歌似舞近人潮。
忽然风起遮谁眼,只恨微尘到碧霄。
高宅生
农村污水治理工程
开沟挖土响机声,管网纵横弄里行。
地下直通村巷外,不教污水见光明。
对荷——和贾老师
绿水池中不了缘,亭亭玉立影娟娟。
炎炎暑气由他去,我自清凉别有天。
李梦丽
夏日西行
清风邀我又如期,一架蔷薇入眼迷。
小院粉蝶知客到,双双飞向紫花衣。
漫步园中
满园绿意向阳生,一径香风淡淡迎。
怒放凌霄花欲上,闲云朵朵对青峰。
夏日闲趣
繁枝密叶好乘凉,漫品新茶话古墙。
高邸园中多故事,静听岁月有凝香。
杏园采摘
胡仁山下莫来迟,碧色沉沉挂满时。
攀上爬梯三两步,总觉最好在高枝。
贾宝汀
有 雨
有雨闲庭坐,无心细品茶。
只缘情所系,乃是湿荷花。
向 窗
每向窗前站,楼台目惯低。
风尘人欲往,却是少灵犀。
桑阴拣椹
老去时光用不禁,郊原烂漫已难寻。
暮年世事无差遣,乐在桑阴拣落椹。
尤德木
荷
绿意轻风拂碧裙,红衣花伞动氤氲。
无端思起朦胧月,萤火繁星虫语闻。
客 居
客居城市好风光,人造小桥流水长。
终岁花开拟春日,分明四季在吾乡。
忆夏日田中
夏日炎炎炽热光,唇焦口渴不遮阳。
腰弯吸得泥腥味,满腹辛酸一碗粮。
尹海柱
拔 草
蓝天云作画,柳翠鸟吟歌。
五月山乡寂,空空碧草多。
故乡情
娃哭驴欢鸡唱晨,磕头碰脑是乡亲。
莺飞草长伤心泪,一户一街一老人。
吴丛海
晨 雨
气爽风和晓雾轻,忽闻电闪伴雷鸣。
忧心念虑苍民事,独倚窗棂听雨声。
姚永江
雨霁游园
玉栏亭外春芳老,绿野岚烟百鸟鸣。
湖角青莲花已绽,几多风雨几多情。

——律诗篇
童 心
无 题
吟坛今已变江湖,李杜遥看近却无。
天下文章我家好,梦中气象一峰孤。
几人呐喊书怀抱,遍地彷徨失道途。
只爱幽堂轰饮后,又添红袖醉来扶。
叹唐山打人案
人间岂忍有狂魔,每叹苍生苦恨多。
一震曾经肝欲裂,三年依旧劫翻波。
兴衰不厌鱼龙戏,醉醒时闻燕雀歌。
朗朗乾坤问吾汝,朝朝夕夕太平么?
咏 莲
醉枕初醒夜未央,风來宛带藕花香。
伊人在水痴人梦,此意于诗故意长。
早隐云边一明月,更添镜里几清霜。
如今真爱知谁写,谁写濂溪第二章?
杨海钱
和童心兄《无题》
吟来欲怀瑾,犹恐意萧萧。
有冕多为逐,无灵竟可朝。
谁关怜厚黑,我自度逍遥。
不累江湖远,随心取一瓢。
贺滹沱诗社乔迁挂牌
为嘱乔迁事,翻敲寄语多。
少尘侵古道,有鉴得新磨。
藉水扶清气,凭心发浩歌。
相从承一脉,流韵满滹沱。
药饮戏题
晨昏漫饮不关茶,方药斟来诸味加。
有色汤中还显淡,五行体内可驱邪。
为藏腹地生甘露,且报周天起落霞。
也试神农尝百草,回回流韵入诗家。
皓 露
过媚香楼
命薄尤怜慧亦通,名呼香坠自玲珑。
劫余家国人多散,唱彻秦淮曲渐终。
烟月楼台犹历历,春灯燕子太匆匆。
倾城血涴知谁鉴?溅上桃花一扇红。
小凤仙
侠骨香涵属莫愁。花魂剑气各千秋。
南归始遂将军志,北伐终贻洪宪羞。
黄旌天下年年举,红泪灯前夜夜流。
滇池万里难投信,记得青云阁外不?
蔡录昌
山居集句
显达何曾肯系心,筑居郊外好园林。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拂槛数竿为去处,随波一叶是浮沉。
岸巾待月栏干曲,更觉天公爱我深。
周建平
冬日小酌
镇日蜗居里,无从惹是非。
窗前三径雪,岭上几枝梅。
赊我如千瓮,邀他能万回。
梦中犹把盏,隔座太白陪。
马锡斌
偶思邻翁晚景凄凉而自影自话
浮生问有几轮回,犹若扬鞭马自催。
笑作人间名利客,任从身外玉山颓。
陋居独处翁将老,菲食谁温病已堆。
只是一声难罢了,何如今酒醉今杯。
闲 语
一泓碧水眼横波,忽觉莺声唤小哥。
记得曾经春信柳,而今又见夏风荷。
山盟可在三生石,兰棹将摇几道坡。
只是已余空梦里,心中浩叹奈如何。

仇玉英
初夏雨后
初收夜雨爽心身,习习微风入脾淳。
瓦舍晴涂烟尚湿,山峦黛抹绿尤深。
传情斑鹧闻声远,解语榴花带露新。
行到田边逢老叟。翻瓜架豆正殷勤。
李英志
纪念邓小平南巡三十年
原本途穷逃港村,邓公巡视洒甘霖。
特区点燃拓荒火,滨海集结追梦人。
千路摘星千业秀,百工展翼百家欣。
倘无圣手圈圈画,岂有鹏城与日新。
木 东
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
尘世多纷扰,从何论短长?
几番拳脚舞,四海臭名扬。
女子当怜爱,酒徒犹发狂。
星难留轨迹,人易丧天良。
回首江湖事,心头独自伤。
郭五堂
忆慈父光禄山翁
学满河东旋聘师,岚萦光禄去来兮。
作书陋室断炊日,卖画寒街换食时。
古粹遭抄车载式,老儒挨整燕飞姿。
春回荒野癯仙笑,铁骨冰魂鹄鹤趋。
兰谷清音
惜得寻常盛夏天
惜得寻常盛夏天,晨间清露叶中圆。
一方山水犹知己,千树梧桐待听蝉。
时有香风还袅袅,岂无花影又翩翩。
墨兰不管红尘事,摇曳幽姿伴七弦。
偶记傍晚时
暂放纷繁可展眉,澄明山水每相期。
隔来世事元非梦,辨得浮云已不疑。
缕缕风中思本我,田田叶畔念花姿。
莫嗔那刻偏无语,独守清幽傍晚时。
回音壁
踏石三千闯梦深,清溪之左已然临。
巍巍环绕云和水,寂寂相谙古与今。
百丈岩层听呐喊,满山草木课深沉。
人间不耐悲和喜,一段风华一段音。
孔祥华
夏天的歌
葱茏满目望参差,天籁声声媚我痴。
蛙鼓荷香摇日影,蝉鸣柳翠舞风姿。
同歌岁月多绮梦,和睦生活遍地诗。
欲把长笛调雅韵,醉听黄鹂唱高枝。
湖 边
溪从岭上注清泉,凑趣泓湖伫岸观。
平镜明心云影静,亭台放眼钓翁闲。
一帘碧色梳垂柳,万斛珠光映睡莲。
水载行舟斜度鸟,有容乃大地天宽。
宋振吉
钓
素履青衣钓越溪,饮霞高卧绿沙堤。
懒从逝水听嘈乱,惯看浮云悟鹿迷。
醉里长思三野鹤,梦中独忆五更鸡。
晚风未动归心动,一片余晖渐落西。
小桥流水
煮 茶
微雨柳丝扬,春芽色浅黄。
徐徐琴悦耳,袅袅韵穿梁。
浓淡常循道,浮沉亦有方。
一番烹煮后,小院满清香。

【体味诗家】
李俊莲诗词10首
忆游南京栖霞寺赏银杏
南朝名古刹,宝殿映金黄。
疏影翩翩落,清姿渺渺芳。
虔诚邀日月,得道笑炎凉。
惯看千秋史,迎来盛世昌。
贾庄古镇
重镇陉山下,人和善誉扬。
老街飘美韵,古木送寒香。
翠接玲珑阁,云开锦绣章。
商集通晋冀,千载诉沧桑。
踏雪寻梅
晶莹世界堪如梦,银粟纷飞午夜来。
雪恋红梅生傲骨,梅依白雪映清才。
寻芳何惧风吹面,拾翠尚能冷忘怀。
数九相识君已久,贞情自有笑盈腮。
石榴花开
剪碎红绡送暮春,姿同天女降凡尘。
一番神韵胭脂染,万种风情翡翠新。
古有名家吟妙句,吾今老眼对良辰。
当年曾往临潼去,满目金罂正可人。
早春踏青
二月芳郊将客唤,边吟边摄画分明。
一帘幽梦垂丝影,万种柔肠满眼情。
径外桃花连簇簇,林中紫燕几声声。
欣呼旷野如仙境,春色撩人醉意生。
画堂春•初夏睡莲
绿荫深处小池塘,洁如玉雪盈光。凌波弄影舞新妆,初夏生香。 梦里柔情似水,望中古韵成行。蛙鸣鱼戏伴身旁,一解愁肠。
浪淘沙•海棠花开
凝艳一重重,香漫空中。真妃赐浴出瑶宫。染尽胭脂情不改,难忘初衷。 驻足小园东,暖日和风。牵魂依旧海棠红。相对低吟终惜别,谁与君同?
咏虞美人
霓裳翠羽随风舞,暗把香魂吐。朱颜未改独凭栏,欲说芳名哀怨一年年。 楚歌四起情难了,血溅原头草。叹她娇影已成尘,化碧柔情千古是虞身。
踏莎行•题红叶
瑟瑟西风,纷纷白雪。翩翩起舞初冬节。也曾酷暑好温柔,恬然常伴阳光烈。 冷翠为霜,殷红似血。高山远水从容别。可捎心语到天涯,书签化作相思帖。
江城子 • 清明祭双亲
驱车千里返家乡。小山岗,翠松旁。缓步清晨,跪拜谒高堂。万唤千呼终不应,唯有泪,诉离伤。 音容笑貌刻心房。隔阴阳,两苍茫。恩重如山,母爱大无疆。一炷清香频寄语,无病痛,永安详。

【诗话传书】
诗律之平仄简说(二)
文/杨海钱
次说组合。
格律诗常以字数划分体类,有五言、六言、七言之别,谓之五绝、六绝、七绝,五律、六律、七律,以五、七言为主体。参以句数,四句为绝,八句为律,六句为小律,十二句及以上为排律。每两句为一联,上句为出句,下句为对句。律诗四联依序为首、颔、颈、尾。
其平仄组合法则,简约概括为两句话、八个字,即“相重相间、要对要粘”。
相重,指诗句里除了最末一字单独成为一节,其余每个节奏单位(两个字)的平仄,总是相重叠的。
相间,指一个诗句里,平声字和仄声字轮流出现,交替使用。
相重相间的组合法则,决定了格律诗(五七言)的四种基本句型。五言: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要对,指一联中上、下句同一位置的字,平声和仄声两两对立。
五言联两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七言联两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若为首联且首句要入韵,则调为另一平收句型。
要粘,指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平仄类型须是同一大类型,平粘平,仄粘仄,具体说,后联出句第二字与前联对句第二字平仄要一致。上联的对句因入韵为平收句型,下联的出句则要使用第二字与它平仄相同的句型。五言:平平仄仄平,须以平平平仄仄为粘;仄仄仄平平,须以仄仄平平仄为粘。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须以仄仄平平平仄仄为粘;平平仄仄仄平平,须以平平仄仄平平仄为粘。也就是,绝句的二三句要粘,律诗的二三句、四五句、六七句要粘。
格律诗的首句或可平起、仄起,或可押韵、不押韵。这样,就变化出了律绝的平起首句入韵、仄起首句入韵、平起首句不入韵、仄起首句不入韵四种体式。如:
五绝四式:
(1)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绝四式:
(1)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律四式:
(1)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律四式:
(1)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就构成了格律诗的十六种基本体式。
十六种体式中,五言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七言以首句入韵为正格。

《方台钓韵》微刊社,是以中华诗词研习会河北创作中心为基础,面向全国,依托微信平台,建立的一个非地域性的网络诗词组织。
《方台钓韵》微刊社的诗路行进口号是——携手诗路,诚敬艺术,拓展交流。
顾 问(特邀作者)
石香元 李葆国 梁剑章 毕元明 陈金锁 王新民
高 谦 孙双平 于建鈞 魏献平 张昌武
名誉社长:杨海钱
社 长:贾宝成
常务副社长:王学彬 仇玉英 刘宴会
副社长:
刘鹿宁 齐志强 姚崇实 尚正欣 高建国 于志栋
李彦英 李爱梅 段有珠 王丙午
主 编:杨海钱
执行主编:刘宴会
常务副主编:李爱梅 于洁茹
副主编:
张佳亮 闫俊峰 李 帆 张 磊 常 红 张玉芳
雷金燕 闫会柳 潘越吟
秘书长:赵 娟
副秘书长:
王剑文 段二强 关胜伶 尤德木 李梦丽 潘安明
许晓亮 王月然 张全寿 贾海廷
微刊同仁(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秀英 马元元 马锡斌 王玉湘 王国章 尹永平
孔祥华 冯发珍 任胜利 刘激扬 安向雷 毕麦娥
苏兰芳 李庆春 李克尧 李俊莲 吴丛海 宋振吉
张全寿 陈振中 邵惠荣 周保祥 赵立君 茗 香
袁明正 高天栓 曹月萍 梁淑艳 淡 泊 程素娟
程淑萍 樊 莉 霍庆来 魏连栋
感谢您对《方台钓韵》的友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