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水而来,为水而歌
车子在绿意婆娑里,沿着美如丝带的山区公路,转弯抹角里,时隐时现中,来到了既定目标——东牛角村。
村子不大,同样掩映在绿树碧峰之间。住家大多门上有锁,从尘封里看不到居住的痕迹。在路的左侧,建有许多农家乐,其中一家很是高大上,堪称土豪级。走到街中,就听到了阵阵哗哗声。我知道,这是瀑布发出的声音。
未及歇息,一家人就奔河坝而去。垒石为坝,积水为库,成就一处好景致。好看静水流深,还是奔腾咆哮,那要看客水的脾性了。
温柔时,漾一湖清波,懒散出纯金碎银;性烈时,巨浪滔天,给你来个咆哮与轰鸣。看看岸边遗留的水迹,还有那横躺竖切的杂物,便会体会到力度与迅疾。就连人家的菜地也没幸免,刚刚挂花要结果实的黄瓜、豆角眼看着没入洪流,转眼就不见了踪影。据人家讲,这是二十多年来的第一次。
人工湖
两山一坝绿波稠,瀑响轰隆涧谷幽。
瓦脊朱门皆应景,洁身世外却千愁。
河坝依山势而为,呈圆弧状,百米左右的身姿。一池碧绿,水清显蓝,看得见湖底的青苔,就连拔地而起的水草,枝枝叶叶看得清楚。水草并不宁静,扭动着各种各样的舞姿,这情形,绝对是暗流涌动。这种清澈与表面的宁静,功在河坝的拦截,只要到达河坝的边沿,顺着坝壁,水流顺势疾速而下,悬挂起十多匹蓬勃的瀑布。声响就是他们喧嚣出来的。不止是轰鸣,还散乱出许多的白沫与水星,好似水沸一般。
站在坝上,对望青山
河坝之下,并不寂寞,那是被另一个堤坝托起的湖。面积并不逊色于上湖,湖水依然碧透,被植被团团包围。
走过圆弧坝,在坝头处有一户人家,房舍就建在紧靠上坝与下坝接壤处的石崖上。孤零零地伫立着,日夜在瀑布的吵闹里度日,如何安歇?不过人家还是蛮有文化气息的,一副对联赫然在目。上联:七贤登门
走进人家院子,人家正请匠工整修。工匠称说主人不在,谢绝参观。景致确实特别,咱就赶忙应承着说是退出,在慌忙里拍得了五角枫的茂盛与远湖的靓影。
走过人家的院门,有一条天然石径,石径旁边写满了勤劳。蔬菜、地瓜、南瓜之类的,水足肥饱,长势很是旺盛。玉米开始扬撒红缨,豆角挂着粉色的花儿,地瓜秧绿里透红……再右转,就能看到下湖。顺着十几级台阶就可以下到湖边。突然里,一幅画屏映入眼帘——近似于圆形的湖,中间有一自然小岛,与湖岸相接的是一条人工小坝,怎么看也似是那天宫遗落的玉如意。如此山乡,王母如何舍得陪送这么贵重的嫁妆?
顺着小坝前行,周围的水清得让你感动。除却几点杂质,能见度绝对是直见湖底。一束束水草很是努力,挺直了身子,极力地挺出水面。这透明里闪动着生命,一群群刚刚孵化的小鱼苗,拥挤着,吵闹着,到处参观着自己将要终生生活的地方。它们还没有见世面,不知道还有危险与惊吓,对于我们绝对是视而不见。就是有人用抄网去捕捉它们,它们也没有改变队形。它们太小了,抄网空空如也。这也好,除了打搅之外,没有太多的意外。
小岛是自然而成,是绝对的结实,通体是一块巨大的岩石。为了保证安全,人们用条石做了加固,设置了石栏,砌好了台阶。岛上布满了茂密的植被,有着修起的神佛的牌位。
登岛四望,山水相连,到处是墨绿浸染,还有那淡淡的馥香。
小坝的北边有几株茁壮的莲,足足占了近亩的水面。看着清晰的水深,真是佩服这莲的能力与耐心,有着足够长的脖颈,才把莲叶送到水面。这应该是世界上最长的叶柄了吧?看久了,感到自己的脖颈好似也跟着开始拉长似的。赶紧转换视角,看那不是太多的花朵,晶莹、剔透,一尘不染!日日时时活水荡涤,没有不洁净的道理。
还有隐在水里的暗坝,不知当初有何用途。今日里,竟然看到一条鱼儿安然地当作一张大床来休息。看不到吸水,也没有摆尾。任你千咋呼万闹腾,那是
不止有山水,也有民宿人家。荡着秋千,看着满目的青绿,数着荡漾的轻波,听着鸣蝉的歌唱,凝望着蝴蝶时而俯冲、时而攀升,陶翁再世也。
俩美女
此是张徐大小妞,柴门喜庆欢颜留。
秋千荡起逍遥曲,戏水声中乐不休。
深入人家,就走到了湖的上游。依势而建的农家乐,分为南北两边,来回过河的是用几块木板搭建的“桥”。早来的选择了树荫下,听着蝉声与鸟鸣,看着河水哗啦,吹着山风,吃着野味,喝点小酒,惬意,舒服!更有那拖家带口的,就选择河道正中的临时大棚,既方便小孩子随时戏水,也可以把啤酒泡在水中。
人工石崖,截住了泉水的来路。清泉慌不择路,只好在石崖的缝隙里,开辟出路。憋了太久的泉水,铆足了劲发泄着自己的愤怒。一尺多远的水流,没有一丝停歇的意思,只是看它们表达的方式有所不同,有的粗,有的细,有的圆直,有的弯曲,有的夹杂着水泡,有的硬生生在水面上砸出水花……少不更事的少年,大声地喊着:“快看啊,石墙尿尿啦,石墙尿尿啦!”惹得大人们一阵怨责。不同的姿势,变换着不同的腔调,汇入脚下的小河,一起簇拥着,继续前进的步伐。
我们去晚了,没得选择。但戏水项目没有缺失,小老外就是穿着水鞋,还要我们抱来抱去,但最终水鞋还是喝足了水,小花裤湿到了裤腰处。“不要换。”小老外在我们在追逐里,雨鞋水花四溅。她还故意跺着脚,使水花更急,声响更大。褂子也跟着遭了殃,不得不找僻静处换得新装。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看得见的是来水,河的上游还在远,几座算不上水坝的小建筑物时隐时现。水流早已超过了它们的承受能力,在边缘,甚至是头顶开辟出新的水路。
沿途的浮华已是淘尽,再也没有杂物加入到浩荡的清溪大军。
图书出版
文学、论文专著、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中小学教师、医护
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