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活跃本群气氛,使大家在共同的话题下愉悦地创作,在和谐的气氛中交流提高,诗坛每周特推出以同题、入句、唱和或看图等形式轮换出题写诗作词。
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是在每年公历的八月七日至九日,立秋的到来也就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立秋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所以在立秋的时候,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本期以“立秋”为主题写诗,题名请自拟!
要求:1.体裁绝、律、词。绝、律、词每人不得超过五首。
2.标清韵类,若没有标注,七绝与七律一律默认为平水韵,新韵必须标注。词没标注一律默认为正体与词林正韵,词牌非正体必须标注,新韵必须标注。
注:诗坛绝律只支持平水韵与新韵,词只支持词林正韵与新韵,不支持其他韵类。
投稿格式:
“立秋”主题诗投稿:
题名——作者——正文
题名、作者、正文请一律靠左排列,前面都不空格。
注:投稿交红尘诗坛投稿群,同时转发红尘诗坛交流群,供大家学习品鉴。
截稿时间:8月6日晚6点。
敬请社内家人赐玉支持,谢谢!
请家人们按照投稿格式整理编辑自行跟帖!
本期出题:菩提树
红尘诗坛编辑部
2022年8月1日
本期作者:1.王广文2.落日圆3.黄河艄公4.许可先5.若水6.徐炳学7.龙向荣8.海棠依旧9.吴文学10.杨慧霞11.陈鹏宇12.金刚13.王广文14.夕阳15.云卷云舒16.王广文17.曾继强18.张正罗19.黄河艄公20.雨后阳光21.邓湘平22.小狂子23.天湖山人24.刘岳荣25.陈冬昀26.菩提树27.龙角山人28.细品岁月29.老槐树30.王亨彬31.黄建明32.红尘一粟33.孙得力34.石人35.大浪淘沙36.荒山野櫵37.寓贵38.夕阳39.月山星40.山石人

1.五绝·秋后伏
文/王广文
暑去伏还在,秋来火上油。
蝉鸣声力竭,日晒死黄牛。
2.五绝·初秋一瞥(新韵)
文/落日圆
闲翁柳下眠,几鸟上青天。
又见炊烟起,羊群啃远山。
3.七绝·立秋
文/黄河艄公
立秋暑气渐消行,入夜天凉送爽风。
桂魄皎洁泻银水,蛙鸣河岸一声声。
4.七绝·立秋有思
文/许可先
熏风尚在意难休,日历轻翻现立秋。
纵使温高凶似虎,奈何岁月水般流。
5.七绝·立秋
文/若水
玉宇赐裳山色濛,绿丛万卷向阳风。
游鱼戏水莲头跃,赤橙青黄缀眼曈。
6.七绝·初秋
文/徐炳学(青州)
阳气渐收天闷热,花香藕脆树鸣蝉。
何时风信乘凉意,待到农丰遍沃田。
7.七绝·初秋情话
文/龙向荣
初秋暑热静苍天,窗外难寻喜鹊翩。
七夕情诗千古继,今人浪漫更缠绵。
8.七绝·立秋(新韵)
文/海棠依旧
露滴翠叶采莲歌,昼夜蝉嘶可奈何。
稻满农畴丰在望,枝垂果硕漾心波。
9.七绝·立秋
文/吴文学
时令秋来热未消,温高风烫稻禾焦。
园中瓜果垂头泣,期盼天公雨水浇。
10.七绝·立秋
文/杨慧霞
今年与往温差大,旱涝灾情痛苦人。
花草瓜苗枯萎落,苍天何日降甘霖。
11.七绝·立秋
文/陈鹏宇
夏去秋来忙摘果,扁圆长短诱人尝。
西柑北柚红而大,东李南桃绿转黄。
12.七绝·立秋偶吟
文/金钢
秋来暑气织蒸笼,我爱枝头苹果红。
稻浪千重人自乐,门前忽起送凉风。
13.七绝·立秋(外一首)
文/王广文
暑犹未尽秋将至,红瘦青肥恰此时。
蛙鼓荷塘蜻点水,蝉鸣树叶早寒知。
七绝·喜迎秋
一阵清风送午凉,两行白鹭舞穹苍。
农夫犹喜田禾壮,不负辛劳欲待忙。
14.七绝·立秋(三首)
文/夕阳
一
炎炎酷热断风凉,阵阵微寒到月廊。
夏日蝉鸣蛙鼓远,秋时夜长菊清香。
二
闷雷滚滚雨声来,一阵狂风叶落埃。
绿柳莲荷烟雨起,兰亭细雾满阶台。
三
炎炎暑热叶枯黄,雷雨降临打绿窗。
树上蝉声鸣渐远,秋风咋起送寒凉。
15.七绝·立秋(外二首)
文/云卷云舒
时序立秋降暑气,节临巧七揽胜情。
寒丝绕屋荷风细。青嶂书窗万里明!
七绝·七夕迎立秋
摧诗七夕急难求,约梦琴音合倚楼。
也想双星情你我,镜中两鬓叹霜秋。
七绝·立秋雨大
暑遣烟雨赠秋凉,人立鸥波意渺茫。
但愿衰颜有诗酒,一篱风月勉成章。

16.五律·秋景
文/王广文
转眼时光溜,抬头岁月酬。
青山妆锦绣,绿水伴鱼鸥。
硕果招人喜,香瓜赛庶馐。
神州多广秀,大地遍金秋。
17.五律·立秋感觉
文/曾继强
汗透薄衫湿,缘何不觉秋。
阳光刺老眼,热浪盖沙洲。
臂举频摇扇,人疲懒上楼。
田园观喜色,禾稻半钩头。
18.七律·初秋
文/张正罗
秋风缕缕夜清凉,遍野林波盛茂妆。
遥望禾田栖野鹭,欣逢荷叶滿池塘。
村姑起舞如花艳,老汉吟诗透菊香。
仰慕碧空排大雁,心飘万里任飞翔。
19.七律·立秋
文/黄河艄公
时至立秋天未凉,余威伏虎露凶狂。
荷花蕊谢莲蓬嫩,玉米缨枯黍穗长。
预感寿终蝉鼓噪,伴随风起果飘香。
农民洒汗将收种,期待年丰粒满仓。
20.七律·立秋
文/雨后阳光
凋零美景满山空,一缕新凉送晓风。
晨起秋声寻觅处,夜归树影月明中。
稻香村里歌先定,酒熟阶前庆自丰。
辛苦耕耘成硕果,民心悦喜谢苍穹。
21.七律·立秋
文/邓湘平
阴盛阳衰又一秋,炎炎末伏几时休。
蛙声亦自莲池咏,暑气依然大地浮。
倦鸟频频啼叶下,鸣蝉曲曲绕枝头。
芙蓉绽放添明媚,色彩鲜妍入眼眸。
22.七律·初秋感怀
文/小狂子(福建)
昨夜秋风一阵凉,醒来已觉梦成章。
银蟾斜映罗帏影,金露偷磨石砚光。
谱写兰花初放艳,长吟篱菊正开芳。
寒蝉晚景推人老,呼友茅庐酒肉尝。
23.七律·初秋夜
文/天湖山人
眉月弯弯西宇挂,银河淡淡黯飞云。
桐飘枯叶长堤卷,蟀叫瓜棚玉笛闻。
柳下纳凉培感爽,山泉泡脚薄寒欣。
清风拂漠幽生梦,野菊含香郁吐芬。
24.七律·立秋闲吟
文/刘岳荣
苍高气烈夏骄阳,日照初秋热愈狂。
垂柳潇潇枯叶落,槐花洒洒雪霏扬。
涓流深涧音天籁,蝉奏荫凉乐华章。
旖旎江川诗画卷,丰收田野稻芳香。
25.七律·初秋
文/陈东昀(湖南株洲)
初至秋时赤日炎,仍然酷暑热加添。
蝉鸣鸟叫声犹续,蛙鼓渔歌韵亦兼。
吐秀荷池蒸藕叶,生香稻穗笑禾镰。
炊烟升处欢谣起,又是农家酿酒甜。
26.七律·立秋抒怀
文/菩提树
阳气渐衰秋意来,蓝天透亮惬情开。
田间谷物含羞笑,架上黄瓜顺次裁。
可喜农人抬急步,还欣燕子唱高台。
丰收季节心中爽,择韵挥毫寄逸哉。
27.七律·立秋吟(新韵)
文/龙角山人
秋季观光列主题,拣择几处可合集。
金风飒飒行人爽,细雨蒙蒙旅客稀。
避冷燕儿辞旧址,应时枫树着新衣。
蝉鸣蛙鼓皆低调,美景良辰尽入机。
28.七律·立秋
文/细品岁月
即目西风叩草堂,孤村细雨送新凉。
燕飞初动柳丝弱,梅熟欲来花气香。
伏枕残阳云断续,登楼远水叶青黄。
岁阴九夏尘遮面,秋早三更月漏光。
29.七律·立秋说蝉(致佩洛西)
文/老槐树
伏蝉不晓夏将深,鼓噪高枝乱窜林。
薄翼妄争巡海鸟,嘶鸣宁效吠街狺。
贪名自诩食清露,牟利无堪啖木心。
一夜秋风循候至,尘埃懒淡起烟尘。
30.七律·立秋感赋
文/王亨彬
季节轮回又立秋,蝉鸣树上已知羞。
纳凉老汉公园躲,避暑青年湿地遛。
炽热阳光依旧灿,高温烈日灼心纠。
红尘有爱青山在,日月星辰不犯愁。
31.七律.初秋感咏
文/黄建明
景序芳踪岂可留,流年逝水两悠悠。
谲奇世态偶关虑,寂寞时光且省修。
素性已消湖海气,黄花不插雪霜头。
难堪溽热期秋至,又恐秋心化作愁。
32.七律·立秋感吟
文/红尘一粟
知秋更夏是梧桐,一叶飘飞暑月终。
禅语依然声贯耳,暖阳未改日当空。
且如火镜何其毒,无奈荷盘老去匆。
难作尘途清净客,几多世味品尝中。
33.七律·秋声二首
文/孙德力(内蒙古)
一
噪蝉犹敛少吟声,雁落芦洲野水横。
细雨几多霏雾淡,微风如许入怀清。
诗题千里云相伴,客醉一杯愁远行。
辗转这般何寄月,知秋梧叶不堪惊。
二
惊见堤前一叶逢,花间谁待桂枝红。
不知去水情何在,如许离亭意未穷。
灞岸牵舟人影少,长安把酒柳阴濛。
入帘秋雨乡愁惹,静对远山云弄风。
34.七律·初秋吟二首
文/石人
一
末暑初秋紧相连,可知还遇热浪天。
谁人引得高温至,禍害临头百姓怜。
水患火灾多地降,卷风海啸网间宣。
应重环保护生态,四季轮回快乐年。
二
立秋季节起风凉,盛世和谐艳丽光。
闷热离身蝉唱远,禾苗吐穗绿呈黄。
乌俄交战何时息,疫疾投诚那日亡。
百姓期颐丰稔岁,诗人吟咏谱新章。
35.七律·秋立(外一首)
文/大浪淘沙(洛阳)
天际云边已揽秋,风追雨脚柳稍头。
芙蓉结子仍摇拽,稻黍闻香已盼收。
蝉唱商音唯觉噪,月邀水调不知钩。
万千物像偏归日,还望葱葱绿未休。
七律·秋初
伏暑炎炎绿还稠,轻风已在天际流。
蝉噪听声随雨去,气沉疏影载烟浮。
夕阳易老情难耐,残叶落飞身不由。
一季商飙应未远,荷花浓淡正香幽。
36.七律·立秋(外一首)
文/荒山野樵
秋色无声染院庭,高温未退暑难停。
十分炎意从今减,一片萧容将又经。
过径徘徊如客到,飘窗好像让人听。
银河入夜始明亮,闲数晴空点点星。
七律·再写立秋
炎热氛中写立秋,几家欢乐几家愁。
暑云在野仍飘荡,朗日过空到处游。
早出高温堪作伴,晚归大汗不停流。
一天如在蒸笼坐,欲盼凉来把夏收。

37.鹧鸪天·立秋
文/寓贵
时到金秋暮色凉,云高气爽燕飞忙。
暑炎渐退簟心捲,霏落频滋果粟黄。
柳舞旎,菊萦芳。思君观月恋情长。
山川缱绻寻诗意,郊外丰畴凝韵章。
38.渔歌子·立秋(外一首)
文/夕阳
蝉噪声声断续喧。长栏飞叶舞云天。
云密布,雨雷颠。西风吹雨洒桑田。
捣练子·立秋
风啸啸,雨潇潇。断续蛙鸣柳影摇。
雨夜清凉人爽意,满庭闷热尽烟消。
39.临江仙·秋(徐昌图体)
文/月山星
舒爽金风拂面,晶莹玉露摇光。蝉声凄切怯流霜。果园香沁溢,田野黍丰昌。
汗水从来有报,科研济助飞航。风篷追梦向遐方。狼豺挡不住,瘟鬼枉嚣张。
40.喝火令·初秋
文/山石人
暮雨生凉意,晨风入画屏。翠围荷影见分明。花色晚妆还艳,松径隐啼莺。
淡淡余香远,绵绵断缕惊。入秋随日更含情。又忆乡山,又忆梦愁生。又忆旧谣方喜,所愿引芳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