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之行•《中国天眼》见闻
李孔涛
2019年一个值得纪念喜庆之年,从大处说新中国建国70周年、国庆大阅兵;从小处讲吾侄女订婚、喜结良缘。值得一提侄女婿家在贵阳,除感受到现社会飞速发展及地区风俗差异外,吾又重游贵阳、再赏黄果树瀑布等风景,又荣幸地参观游览了《中国天眼》《南仁东纪念馆》,此行刻骨铭心,收益菲浅。以上权作为序。
朋友,你去过贵州的天文小镇吗?你见过世界第一的《中国天眼》吗?八月三十日,我们一行四人来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有幸目睹了其芳容。
车进入黔南州,身体虽颠簸,心情却激荡。贵州号称“山地公园之省”货真价实,名不虚传。苍天碧空如洗,公路盘山斡旋,山峦极富线条,绿意难于言表,凹谷里袅袅炊烟之人家伴着山清水秀,这里“天、地、人”之景色美不胜收。
经惠水、过罗甸,在边阳镇下高速,沿着乡村公路行几十分钟后,上午11点到达天文名镇,令人豁然开朗。一栋栋现代建筑,错落分布在绿地花丛之中,一家“星辰天缘大酒店”引人注目,每个客房阳台上,都支着一台天文望远镜。这里大型或小型天文主题的雕塑数不胜数,映入眼帘的便是与天文学知识相关的路、酒店:嫦娥路、张衡路、星汉桥、日月桥、天眼客栈、银河客栈比比皆是。这哪里是贵州的山沟啊,俨然是一个秀丽之城。过去这里是一个贫困山区,自从“中国天眼”落户这里后,数千户村民搬迁到政府兴建的“建设新农村”安置房。这里旧貌变新颜。据说,这里还有设“天文市”和建天文机场长远之规划。
“中国天眼”不收门票,每人只收50元的景区摆渡车票,天文体验馆门票为每人50元。这里安检很严,凭景区票在游客服务中心扫码寄存手机、数码相机等一切电子产品。为确保大射电望远镜在工作中不受干扰,在直径5公里内屏蔽所有移动信号。然后,统一乘摆渡车(大巴车)前往天眼。
大巴车沿着山路盘旋而上,七弯八拐一头钻进了绵延的大山。依偎在大山的村庄寥寥无几,人迹罕见,显得格外幽静。司机的驾驶技术精湛高超,拐弯不减速,我们即佩服又担心。行驶了25公里,我们到达了“天眼”脚下。上山栈道共789节台阶,心脏不太好的弟媳走到一半时,就爬不动了,渐渐落在后面,坐在台阶气喘吁吁。我鼓励她:已走了一半了,再咬牙坚持一下,胜利在望。她稍休息一会,在我的搀扶下继续向前赶,随即我老弟也下来接她。
每登上一级,就离揭开神秘面纱更近一步。当最后一级台阶贴在足底时,我们终于来到瞭望台的最高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风悠悠空谷来兮,雾蒙蒙深涧生烟,俯瞰云海波涛翻滚,远眺群山缭绕飘渺,胸中怀欢快,心灵荡瑞祥,啊,人在天庭走,胸生万里云。
“中国天眼”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面积达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大。简 称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果然名不虚传,无论仪态还是构造,均不同凡响,让人赞叹不已。虽早有耳闻,可是亲眼见到,还是被震住了。没想到“天眼”这么大,像一口银色的大锅,静静地躺在山谷里,目光投向浩瀚的星空,解读宇宙的奥秘;又宛如在绿色山峦中镶嵌的一颗明珠,恰如其分地镶嵌在四面山体环绕的喀斯特洼坑中。该基地李教授曾打了个比喻:如果把“天眼”比作一口大锅,如盛满了茅台酒水,那么全球70多亿人口,每人就能分到4瓶茅台酒。容积之大,超乎想象。
这口锅多重呢?5600吨,仅锅沿就有11米宽,沿着锅沿步行一圈,需用40—50分钟。吾闻之,脱口而出:中国天眼真牛!
在洼地周边山峰上建造有6个巨大的支撑塔,连接着近万根钢索所组成的复杂的索网结构。通过FAST系统可以灵活地控制由4450块独立面板所组成的反射面,对准天体目标,再由6根钢索拖动重达30吨的馈源舱,抵达焦点位置,实现实时控制下形成瞬时300米口径抛物面的功能,以接收天体发射的电波。借助这只巨大的“天眼”,科研人员可以窥探星际之间互动的信息,观测暗物质,测定黑洞质量,甚至搜寻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众多独门绝技让其成为世界射电望远镜中的佼佼者,所有的报道都在说FAST宏伟、壮观,其实FAST最震撼人心的是精准,这个设计在世界上绝无仅有,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比被称为“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阿雷西博Arecibo300米射电望远镜提高十倍;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射电望远镜的灵敏度取决于接收面积的大小,对单天线射电望远镜来说,天线的直径越大分辨率越高。在理论上能接收到来自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这个距离接近于目前可视宇宙的边缘。
截至目前,“中国天眼”已发现132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93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
中国天眼, 也是人类的天眼, 将在未来30年里,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其不折不扣的国之重器,是由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艰难建成,2016年9月25日正式启用,南仁东不愧是中国“天眼之父”。总书记发去了贺信,贺信中提到:“浩瀚星空,广袤苍穹,自古以来寄托着人类的科学憧憬。天文学是孕育重大原创发现的前沿科学,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战略制高点。”
从观景平台二楼往下看,“中国天眼”傍边的汽车、篮球场都显得很小,可见大窝凼有多深?如果你目睹了这些景象,内心一定会自然而然发出“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之感叹。在宽敞观景台上,一览无余,顿生思绪万千。在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便发出《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他以问句之形,接连不断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等诸多领域。中国人探索未知宇宙自古有之且历代连绵不绝。
慢步山道,常常有一种仙境的感觉,宛如白练腾空。在观景台的后侧,可见山下有一条蓝色路面的公路,宛如一条静谧的小河,流向神秘的远方,那里,或许在天眼下方,有一个地下宫殿般的控制大厅,或许有几个森严壁垒金库似的实验室,在“静默区”的办公楼会是怎样的呢?天文学家们怎样利用天眼窥测浩瀚的宇宙?这一切才是天眼的核心,作为游客可以尽情遐想。
看到了期待已久、深藏不露的“中国天眼”,照相是必须的。在这最佳位置,支付25元,让唯一的摄影师,用胶片老式相机留下了永久之纪念。
因山下“天文体验馆”还没有参观,岂敢在此多留。有上就有下,下山路在那里?一问三不知,我不想原路返回,就趁我姐和弟媳去卫生间之时,向四周观察,只见一段木结构栈道隐藏在不远处,是下山道吗?我叫老弟在原地等候,我先去侦察一下,刚走片刻,就碰上两个姑娘往回返,她俩摆手和我说:“此路不通!”“奥,谢谢。”我边走边心想:赫赫有名的天眼景区,不可能有断头路,我坚持再去看一下。天助我也,有路!
我忙大声招呼两个姑娘及我姐等人:有路,下来吧。
原来是一根粗大天文柱子把下山路遮挡住了,只有走到柱子旁边才能看到下山道路,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这条下山道比上山路近点,有765道台阶,关键能看到和上山路不一样风景。我姐和弟媳都很高兴,犹其是弟媳因疲劳不堪,愈加欣喜。
加上两位姑娘,我们一行6人,沿着木栈道拾级下行,在几处栈道歇脚平台上,布置有天干地支、星座的浮雕,精美绝伦,给中国天眼锦上添花。两个姑娘喜笑颜开:真是不虚此行。
下山后通过和驴友交流,都遗憾地说:不知道这条路,原路返回。由此可见学问无处不在,学习也要随时随地。联想到 “中国天眼”这项史无前例的巨大工程,遇到的艰难险阻何止是成千上万,其历经22年,难于上青天,艰难险阻,枚不胜举,难于言表。
在“天文体验馆”又大开眼界,收获满满。回顾中国历史不难发现,如果没有超前的科技眼光为支撑,即使有着较好的民生水平,国家也难以繁荣昌盛。资料显示,1820年的清朝时期,中国GDP占世界之比28.7%,但清政府却将自己隔绝在工业革命之外。鸦片战争后,中国更是一次次被经济总量、人口规模、领土幅员远远不如清朝的国家打败。再往前追溯至宋朝,商品交换繁荣,城市生活丰富,但却没有转化成真正的国力,导致最后在异族侵略下偏安一隅也不长久,富贵荣华终被付之一炬。
今天这个超级“中国天眼”将带着人类一起去探寻遥远、神秘的浩瀚苍穹,解开更多宇宙中的谜题。其成为了世界上望得最远的地方,中国力量让全世界震惊。
“中国天眼”,一眼一世界,一眼能望穿137亿光年。
注:“大窝凼(dàng)”是平塘人对类似农家大锅那样的洼地的称呼; 光年即光在真空中一年内所走过的距离。光速约为每秒30万千米,1光年约为94,605亿千米。
图书出版
文学、论文专著、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中小学教师、医护
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