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那泪 、那悲伤
文/阿敏
(此文缅怀那年消逝的那个美丽的生命)
青春是一本太过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教师是一个太过专注的舵手,试图摆渡每个人到达人生最高境界。
“老师,你怎么不来看我们?“
”老师说好了,生完宝宝,在我们毕业之前看看我们,“
“老师,你等着啊,高考结束,我们去看您,咱们一醉方休啊“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青春的肆意飞扬,少年的意气风发,都写满了他对未来的期许和对生活的热爱。那年,我高三中途休产假在家,这是2020年高三毕业离校之前,我带的一个高三学生给我发的最后几条信息。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老师的感激和眷恋,对未来的期许和热爱,而第一天高考结束,我又收到他的信息说:“老师......我......语文发挥得不好,怎么办?离一本的希望越来越远啊,感觉对不起你啊”
“先不要考虑语文,考一场忘一场,不要对答案,影响下一场发挥。“我当时试图安抚他,给他减压,却不曾料到这是最后的交流......
然后命运似乎要和这个懂事的孩子开个让人不可接受的玩笑,高考的第二天早上,班主任唐老师泣不成声地给我打电话说,“小A同学......答应你......的高考结束去看......你,这个承诺一辈子都无法兑现了,我们再也........见不到......他了,他未完的高考只能等到......来生再完成......。他临走时还告诉他妈妈高考完去看......你,可这个承诺先欠着你的......,他因为6六月七号晚上,结束第一天的考试后,心理压力太大了,再加上家族有心脏方面的疾病史,突然晕倒,再也没有......抢救......过来,临走时,孩子嘴里一直嚷嚷着我要上一本。”听完这,我懵了,瞬间浮现出了一个个场景:那个经常坐在讲桌下求知的男孩;那个站在烈风中披星戴月背单词的男孩;那个悄悄放在老师抽屉里零食的男孩;那个经常坐在我身边让我感知到做老师幸福的男孩;也想起他父母在寒风瑟瑟中等待接他回家的情景;还有他曾给我讲过他父母为了给他挣足够的补课费拼命加班开公交车挣钱的情景;我也仿佛看到一对失独父母的绝望......,想到这对在艰难中为了让孩子活得更好而拼命的父母,也想起为了让父母活得更好更有尊严而拼搏的孩子,我突然产生了悲悯和同情,为了这艰难的一家人和他们可能将要面临更艰难的处境,再也没有抑制住自己的情感,不顾自己当时正走在那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人流,我不顾一切地嚎啕大哭了起来,觉得这人间不易,活着太难,电话两头,我和唐老师的哭声此起彼伏,撕心裂肺,痛彻心扉,当时谁都不懂,只有唐老师我们彼此懂得,身为一名老师,尤其是一名高三老师,哭声里包含了多少的遗憾和悲痛,悲悯和怜惜。教书可能是我们的本分,育人是我们的职责,具有一颗对世间的悲悯和对学生赤诚的热爱才是我们最深的教育情怀,并带着这种教育情怀去欣赏惦念每一个曾经来过我们生命的学生,静观其青春里绽放出美丽,在其未来的征途中实现其自身价值,则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追求,精神之火无论在哪个孩子身上破灭,身为老师都会有无比的锥心之痛。
(后来高考后的第三天,全班的四十多个同班同学一同来到殡仪馆,为他送最后一程,疫情防控的需要,殡仪馆规定只有至亲才能进去,而工作人员也惋惜如此璀璨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更怜惜那四十多个鲜活的生命眼中渴望的眼神,特批我们四十多个师生为他送最后一程,我们看到静静躺着的他,在场的所有人都瞬间都哭起来了......,学生认识到生与死相隔不是天涯海角,而是就在咫尺。)
就这样,随着这个年轻的生命消逝,而他青春也就此定格。他再也无力打开理想的宫殿,去感知生命的肆意张扬,更无法看到未来的绚丽多彩,也无法体会前途的金碧辉煌。更无力表达青春里自我成长的渴望,甚至人生巅峰的快乐,低谷时候的悲伤,悲欢离合的伤感,都无法体会,这难免不是一种哀伤。师教一程,师念一生,对一个有良知的老师,对生命有深度认知的老师来说,这难免会为这生命消逝而悲痛,为青春消逝而悲伤。
作为老师,有一种幸福是赏析那些美丽的青春多姿多彩,品味与那些青春的生命个体相伴的时光,去感知他们的青春里的丰富多彩。有一种意义是欣赏他们在那美好的青春里,像一个河蚌,慢慢打开蚌壳,呈现蚌壳内的美,又像一个个茧,有破茧成蝶的美,无论怎样这都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而他,再也没有了,他没有享受青春里的孤独权利,也没有捕捉青春绽放光芒的机会,也没有感受人间烟火的时机,更没有去体验生命的光芒万丈,甚至飞黄腾达曼妙时光,什么都没有,随着生命的消逝,青春和青春相关的一切,都如同昙花瞬间一现,如同烟灰,灰烬烟消,满满遗憾,慢慢悲伤,化成悲伤之流,撞击着我们每一个活着的生命。
即便生命披荆斩棘,丢失怒马鲜衣,但只要还活着,青春和希望就不会老去。即便经历过刀光剑影的打磨,走过那日光流过的盛夏和寒风吹打的寒冬,只要生命尚在,就会拥有看春不喜、看夏不燥,看秋不悲、看冬不叹的从容和淡定,去感知生命之绚烂;即便是生命中到处兵荒马乱,仓惶流离,但只要生命还在,就有机会在厉兵秣马之后尽享世间荣华。即便在久经沙场、驰骋风云之后,只要生命还在,就能铸就非同寻常的辉煌战绩。因为只有还活着,万物才如此可爱,只有生命尚在,一切都才会缤纷多彩。
人世间,最该珍惜的不是名利地位,不是荣华富贵,而是活着,没有比活着更值得人间眷恋。
这些年,有缅怀,有怜惜,有悲伤,于生命、于青春,于美好。

笔名 阿敏 郑州市惠济区一线高中老师,曾获得“全国名师论坛第五届论坛优秀课件一等奖“、”全国名师论坛第五届科研成果二等奖“、“市优秀辅导老师”、 “优秀教研组长”“市优秀班主任”、“县优秀班主任”、“县区青年教师说课大比武二等奖”、“县中小学演讲比赛辅导奖二等奖”等荣誉;曾在《朔方》、《现代生活报》《中国三农》《宁夏大学报》表小说散文数十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