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说
《 心 念 》
作者:李虹
诵读:晚晴
敬贤结婚的时候,公公已经中风多年,他不知道她是谁,总是笑眯眯的看着她不说话。公公有个习惯,爱用还算灵活的右手食指,悬空写字,边写边念叨,敬贤很好奇,“爸,你在做什么”,公公看着她笑,蠕动着嘴唇,回答了她,“高-级-写-录”,“什么”,“是高-级-写-录吗”,公公还是笑,像个纯真得意的孩子,“爸,你真棒”,敬贤像夸孩子似的赞扬着,公公的“高级写录”就变得更加灵动。

以前家里人都管这个举动叫“说小话儿”,只当是锻炼手指和语言,现在经敬贤这么一问,“高级写录”这个冠名,便以雅致、贴切的文化内涵,赢得家人的共鸣。
冀中平原的这座小城,大年初一最讲究。女人们天没亮就起床忙活,包饺子煮饺子,男人们在院子里拉上一挂挂鞭炮,噼噼啪啪的响成一片,饺子皮儿代表有衣穿,饺子馅儿代表有饭吃,饺子形状代表有钱花,饺子的大小不一代表儿孙满堂,鞭炮代表红红火火,新年的餐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每到这个时候,公公总是穿着唐装,笑眯眯的坐在椅子上,等着小字辈的祝福,给孙子、孙女发压岁钱,然后,迎接左邻右舍的年轻人,单位的同事们上门拜年,公公笑得溢于言表,稍有空闲,便食指悬空书写,嘴里念念有词,进行着他独特的“高级写录”……
不知不觉,几年过去了,又是大年初一,敬贤发现公公明显苍老啦,表达的方式也变啦,见了谁都哭,甚至见了拜年的小孩子,也会哭,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唯独在“高级写录”的时候,他那苍老的皱纹才会舒展,脸上才会有笑意,敬贤慨叹,公公真的是老了。

又是一年新春时,敬贤从公公呆滞的目光中感觉到冷漠,面无表情,不哭也不笑,一副与世无争的态度。大年初一,仍旧包饺子、煮饺子、拉鞭、吃饺子,敬贤看到公公呆呆的坐在他的椅子上,食指悬空着“高级写录”,嘴却一动不动,“爸,饺子也没吃,吃瓣桔子吧”,敬贤想起公公的假牙,便到厨房、卫生间去找,没有找到,又发动家人去找,还是一无所获,“爸,你假牙哪儿去啦?”“张开嘴让我们看看”“诶呀!该不是把牙……”,公公的嘴闭得紧紧的,“还等什么,上医院”,敬贤喊差了声,众人方纳过闷儿来,甭管拜不拜年了,一溜烟儿带着老人来到医院。

急诊科的医生,面对公公紧闭的嘴很是为难,他转过头,低声问:“老先生对什么感兴趣啊,得让他张嘴啊”,“高级写录”,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医生一脸的疑惑,只见敬贤凑近公公,用手比划着,公公也用手比划,“爸,这是什么”, “高—级—写—录”呼呼噜噜的声音从公公口中传出,“再说一遍”,“高—级—写—录”,趁说话的当儿口,医生把喉镜探入公公的嘴里,又用镊子夹出了那颗假牙,“高-级-写-录”“高-级-写-录”……,公公反复书写着,反复说着,大家的心啊,和公公的嗓子眼儿一般痛快……

又过了两年,春节的炮竹响过,公公坐在他那把老椅子上,没等众人拜年,便“高级写录”完自己的人生,他的手悬空着,嘴张开着,带着微笑,去另一个世界“高级写录”啦。
在整理公公的遗物时,意外的发现了几张模糊的照片和几本日记:一张是身着戎装的公公和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的合影,拍摄于1943年的冀中,那时的公公还是翩翩少年;另一张是年富力强的公公戴着大红花,扛着铁锤站立着,身后是一条铁轨,伸向远方,拍摄于1958年10月1日;还有一张是头发花白的公公在崭新的铁轨前代表交通局剪彩,时间是1988年6月8日。敬贤听老公说,照完这张照片的第二天,公公在办公室撰写铁路重修工作总结时,突发脑梗塞,抢救了三天三夜,人是活过来了,记忆却消失了,此时距公公离休还有十天。而那几本“高级写录”的封面上,每本都豁然写着四个大字“高易铁路”。
“高级写录”——“高易铁路”,这一生的心念……

李虹,笔名虹韵,作家诗人编导、赏评主持人,被誉为“现场诗人”。现任中国新文学学会乡土诗人分会副会长、《神州乡土诗人专刊》副总编,乡土诗人朗诵艺术团团长、总编辑兼艺术委员会主任。人人文学虹韵艺术团团长,系列空中诗会创始人,本团被评为全国十佳朗诵团。作品散见于《学习强国》《神州》《北京纪事》《伊甸园》等报刊杂志,《家乡的老枣树》荣获统战部征文一等奖。《模式口记忆》等三部书籍主要作者,诗集《接驳天地的虹太阳》,荣获2021年度全国十佳诗集。荣获2019年度人人文学最佳编辑奖,网络作家诗人奖,海子诗歌大赛三等奖,京津冀朗诵大赛二等奖,中关村阅读大赛特殊贡献奖。

李淑秋,网名晚晴。一个喜欢用诗歌诠释生命之美的朗诵爱好者。十余年来,孜孜以求,从未放弃,并在北京市及全国朗诵大赛中获得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