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裕禄精神,传承红色家风
——纪念焦裕禄诞辰一百周年
张玉霞 尹勇力 刘世国
众所周知,2021年,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予以发布,其中就包括焦裕禄精神。焦裕禄,生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为官廉洁,两袖清风,一心为民,天下为公。死后,作为一种精神符号,它承载先烈,激励后进,延续千载,万世长存。焦裕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高度体现着共产党人的精神和党的宗旨。焦裕禄家风被后人总结为“六条家规”,虽谓家规,其影响却从未局限于一家一户之中。今年,是焦裕禄诞辰一百周年节点;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上,我们更应该去追忆焦裕禄精神,传承红色家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一、治国理家,民生为本。“亲民爱民”,道出的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焦裕禄曾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时期,有着艰苦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在这些曲折丰富的人生经历中,逐渐坚定了他对家人的真情,对人民的热情,对国家的恩情。也正如此,在焦裕禄的一生中,他总是不自觉地将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事物,或者他认为美好的人,称呼为“娘”。焦裕禄口中的这个“娘”,并非一种特指,应当是一种泛称,泛指那些养育他、教导他、敬爱他的一方百姓。“娘”,始终是焦裕禄的生命起点、情感支柱以及力量源泉。也正因这份人世间最真诚的情感,帮助他克服了人生中的困难与挫折,经受住了生命价值的考验。他曾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提出党员干部一定要“先示范后要求”。比如,下乡调研一定要去村里最穷的人家,吃住要和人民群众一模一样。要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焦裕禄的率先垂范为今天的干部群体决策、施策提供了具体的要求和范例。2014年3月,焦裕禄后人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后,回到了位于博山区源泉镇崮山村的自家小院,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在这次家庭会议上,焦家人制定了“六条家规”。其中就有一条是:“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有利于老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不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不能做。”——这样的红色家风显然就是从焦裕禄的行事准则中总结出来的,虽称一家之规,实为天下之范。

后排自左至右依次为焦裕禄的大女儿焦守凤、小儿子焦保钢、妻子徐俊雅、大儿子焦国庆,前排自左至右依次是二儿子焦跃进、二女儿焦守云、小女儿焦守军。
二、治国理家,勤俭为先。“艰苦奋斗”,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所在。焦裕禄在担任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时,充分发扬这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伟大精神,克服当地极其困难的生活、生产条件,带领当地群众治理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终改变了兰考的面貌。而就是这样一位“特殊”的人物,却不允许自己的家人搞一点点“特殊”。焦裕禄是国家干部,却也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他常常开襟解怀,挽起裤腿,与群众一起劳动。一双袜子补了又补,妻子要给他买新的,他却总说:“跟贫下中农比一比,咱穿的就不错了。”夏天,他连一床凉席都舍不得买,只去买那四毛钱一条的蒲席铺着睡。勤俭节约,这四个字似乎已经刻在了焦裕禄和他家人们的骨子里,在家风家训中代代传承。就像“六条家规”中说的一样:“坚持勤俭持家,艰苦奋斗,不向组织上提任何要求,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正是焦家人一直以来的行事准则,也同样适用于我们今天的干部群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弘扬焦裕禄精神,加强对焦家人家风家训的学习,将会为我们今天的党风建设,国家治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治国理家,廉洁为重。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鲜明特点。焦裕禄不仅在工作上奉行廉洁,无私奉献。在治家过程中,亦是十分注重对儿女廉洁意识的教育。有一次儿子焦国庆没钱买票看戏,急得在戏园子门口转来转去。检票员知道他是县委书记的儿子后,就放他进去白看了一场戏。焦裕禄知道后大为生气,狠狠地训了他一顿,说:“你不买票看戏,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岂不是乱了套?”为此,他还把一家人都叫到跟前,告诉他们要引以为戒。第二天,焦裕禄就命令儿子去把票钱如数送到戏院。紧接着,他就建议县委起草了《干部十不准》,不准任何干部搞特殊化,不准任何干部和他们的子弟“看白戏”。后来,在焦家人的家风家训中就多了一条:“坚持清正廉洁,严于律己,正派做人,不谋私利。”焦裕禄的家训,曾为儿女们带来了委屈的严律,但后来却成为他们诚心秉持的人生信条,更是成为今天领导干部群体制定红色家风、家训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因为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
《我的父亲焦裕禄》剧照(取景地在淄博市博山区博山源泉镇)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这是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于1990年7月15日所作的一首词,名为《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念奴娇”,词牌名,从苏轼的《赤壁怀古》到毛泽东的《昆仑》等,以此词牌写下的古今名篇数不胜数。著名词学家龙榆生认为《念奴娇》,“音节高亢,英雄豪杰之士多喜用之”。此令宜于抒写豪迈之情,表现深沉慷慨之感。习近平选择这一词牌来表达对焦裕禄的追思之情,崇敬之感,自是十分贴切的。词的上阙重在叙事,记叙焦裕禄生前事迹功劳,下阕着重抒情,抒发作者对焦裕禄的敬重与怀念。全词意脉相连,浑融一体,笔酣墨饱,情真意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出席2014年3月举行的兰考县县委常委扩大会议时,曾提到过这首词并作出了自己的解读:“我是有感而发,直抒胸臆。”这是新一代中国共产党员向老一辈奉献者的致敬,是继往开来者与披荆斩棘者的隔空相望,更是时代驭手面对漫漫征途的终极追求。

“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焦裕禄同志是值得后辈抱以最高敬意去缅怀的,焦裕禄精神是值得共产党人抱以最大热情去弘扬的,焦裕禄家风更是值得领导干部抱以最真诚的态度去学习的。焦裕禄同志的精神事迹,家风家训时刻教导我们,要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实践能力,以实际行动塑造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铸就一种永恒定格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焦裕禄精神,传承红色家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山东理工大学心之航社会实践团参观位于博山源泉的焦裕禄纪念馆

本文作者之一张玉霞与焦裕禄二女儿焦守云


图书出版
文学、论文专著、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
国内单书号、丛书号、电子音像号、
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