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玉秦|风烟满洲里
“中俄蒙边境采风”的第四站,我终于赶到红色边城满洲里,与采风组在满洲里的国门前汇合了!
九卡、七卡、五卡……从室韦到满洲里的路程,就是用经过多少边防哨卡来计算的。这是一条美不胜收的边防公路,和我们为伴的是边防公路上的哨卡和起起伏伏的草地、路边散漫的牛羊。行走于如此辽阔的世界,人,竟然是如此的渺小。
这条边防公路上,没有信号,没有网络,与世隔绝,仿若世外。好在中俄界河的自然风景线上,沿途看山、观河、赏花,视野中的湖水、草场、敖包、射箭、骑马,种种风情远甚于好莱坞的西部大片。车窗外,浮在头顶的白云和蓝天跌入草绿的天际,这种一望无际的生命力,让在漫漫征途上孤独的我,越发对远方的满洲里无尽向往。
走啊走啊,一路走。那天午后,当看到一幢中世纪罗马式建筑挺立在公路边时,满洲里到了。
有着百年历史的满洲里,蒙语意“旺盛的泉水”,1901年因中东铁路的修建而得名,俄语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满洲里”。具有中国十大魅力之城美誉的满洲里,如今是我国最大的边境陆路口岸,它北接俄罗斯,西邻蒙古国,独领中俄蒙三国风情,作为一座中西文化交融的美丽口岸城市,欧亚大陆桥节点,这座城市的异国风情满到要溢出来。 满洲里的建筑,不仅有着古希腊和罗马建筑的厚重、中世纪古堡的神秘,还有着文艺复兴时期的个性张扬,各式建筑色彩斑斓,凝重的灰、明艳的黄、养眼的绿、热烈的红,百幢千态,争奇斗艳……
而鲜有人知的是,作为中国北大门的满洲里,曾是中国共产党连接共产国际的要津,隐藏着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一条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它就在如今满洲里的国门景区。
满洲里国门景区,是国内少有的可以近距离亲临国门的景区之一。来到这里不禁遥想,在中国2.2万公里的边境线上,有着150座边境口岸,从中朝边境一直到中越边境,这些边隘是镇守一方的国门,也是沟通两国人民经贸和友谊的桥梁。这些年,在不断的采风路上,我自己也打卡了许多边境口岸,但登临国门,还是继新疆塔城的巴克图口岸后,在满洲里的第二次体验。
六层的国门展览馆,讲述了满洲里的前世今生和百年沧桑,从殖民地到口岸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满洲里的变迁让人感慨万千。站在40多米高的国门北望,不远处,俄罗斯小镇尽收眼底。往来于中俄两国的中欧班列来来去去,正是从这国门穿过。门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41号界碑庄重、威严而神圣。
此次满洲里采风,我是奔着进一步探秘中共六大的历史背景而来。我今日千里迢迢北上红色满洲里,在“一带一路”的中欧班列每天隆隆驶过的国门景区,找到了中共六大展览馆,了解到它的来龙去脉:据不完全统计,仅1927年,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国民党杀害的达30万多人,其中共产党26000多人。连同前3次作战行动时突破封锁线的损失,中央红军渡过湘江后由原来的8.6万余人锐减为3万余人……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陷入白色恐怖的重重笼罩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残暴镇压,以及中共党内“左”倾盲动主义错误,让中国革命陷入低潮。在这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总结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明确新时期革命的性质和任务。
然而,此时的国内不具备开会的安全条件。从1927年“八七会议”提出召开中共六大起的3个多月时间里,会议地点几经酝酿,仍因安全难以保障,无法定夺。
恰逢共产国际决定1928年春夏之交在莫斯科召开几次国际会议,希望中共派代表参加。经多方考虑,遂决定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
于是,从1928年4月下旬起,瞿秋白、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和100多位参加六大的代表相继分批,经“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前往莫斯科。
这天,终于梦圆。我站在一栋俄式建筑前――中共六大展览馆拍下这张照片作为存念。据说,它是仿照会议原址建造而成的,而中共六大的原会址,正是在遥远的莫斯科。党的“六大”,是中国共产党唯一一次的境外代表大会,也是在中国革命处于危急时刻召开的一次关键性会议。为了使代表们安全到达莫斯科,党中央决定大多数代表途经大连乘坐中东铁路火车,由哈尔滨至满洲里出境。“六大”结束后,许多代表经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回国,满洲里又一次担当起了护送的重任。这期间,满洲里国际秘密交通站的交通员冒着生命危险护送了40余名“六大”代表偷越中苏国境,顺利到达莫斯科,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建党初期,为加强与共产国际和苏共的联系,中国共产党依托中东铁路,经满洲里辟建了这条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护送来往于中苏国境的革命者。通过中东铁路经哈尔滨、满洲里赴苏联,形成了一条通往苏联与共产国际联系的“红色之路”。经过满洲里往返中苏之间的中共早期领导人有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周恩来、李立三、蔡和森等人。
值得一提的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和领导者为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社会而浴血奋战时,他们的后代却不得不被送往遥远的苏联,通过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送进莫斯科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在异国他乡开始人生之旅。其中有毛主席的子女毛岸青、李敏,朱德的女儿朱敏,蔡畅的女儿李特特等。新中国成立前后,孩子们陆续由满洲里回到祖国。在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陈列馆,至今还陈列着苏河清、瞿独伊、毛岸青等60位红色后代的资料。
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站白色恐怖中存在了18个春秋,直到1937年被破坏。18年的风雨,见证了年轻的中共从幼稚到成熟,切实有效保障了每个过境的中共干部、共产国际人员的安全。
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等曾途经满洲里出国访问。1950年2月26日,毛主席访苏回国时,在满洲里车站贵宾休息室听取了时任市委书记刘复初的工作汇报,并对满洲里的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并寄予厚望……
在满洲里采访期间,总有一种红色激情在心中激荡,离开满洲里前夕,采访组有人提出到中俄跨国湿地公园走走,谁知,这里竟是满洲里“二卡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站”的所在地。
二卡距俄罗斯国境线最近处只有两公里,与俄罗斯阿巴该图镇遥相对应。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苏联红军总参谋部情报部门在日寇占领东北后,在这里建立秘密交通站,负责收集日本关东军调动、修建野战工事军事情报,护送往来中苏国境的革命同志及送交情报。二卡交通站的交通员冒着生命危险,在这里架起了一座红色国际“桥梁”,为消灭日本关东军和东北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9年7月,在蒋介石的怂恿下,刚执掌东北政权不到一年的张学良,以苏联不遵守条约而强行收回中东铁路,苏方人员全部被遣送回国,史称“中东路事件”。事件发生后,苏军与东北军激战数日,东北军溃不成军,满洲里和札兰诺尔两地均被苏军攻占,惨烈的战争给当地带来了巨大损失,作为主战场的满洲里,战后更是一片狼藉。
更可怕的是,日本人从这场事件中看出了东北军的虚弱,由此也埋下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全东北的伏笔。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关东军高层非常担忧迅速崛起的苏联,谋划了一起在风景优美的索契、趁斯大林扫墓祭拜之机刺杀斯大林的“猎熊计划”,意在通过刺杀斯大林,以此来改变国际政局,同时牵制中国的抗日局势,却被特务泄密而导致失败。这个事件从策划到实施的前期,就发生在满洲里的二卡。今天,距离这个事件过去了80多年,而我,却在7月的骄阳下,满身冷汗阵阵……
由于日本侵略者的残酷统治,对地下交通站和抗日行动进行疯狂的搜捕和镇压,1937年4月,中共哈东宣传部负责人叛变,供出了满洲里、扎赉诺尔、博克图、密山等地交通站的情况,20多名我党地下工作者先后被捕,使共产国际哈尔滨交通局完全被破坏。交通站的大多数同志在敌人严刑拷打面前没有屈服,表现出了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为革命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东亚之窗――倔强生长的满洲里,童话般意境的满洲里, 站在这块土地上我对自己说:天际之内我皆凡人,不管是对梦想无妄的追逐,还是按部就班的朝九晚五。总之,我想要珍惜这个世界!我想要这个世界永远和平、安宁!
再见,满洲里!这个扼守边境的红色小城!
图书出版
文学、论文专著、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
国内单书号、丛书号、电子音像号、
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