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秋天的声音
作者:沁香一瓣

夏天一走,秋天就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故乡的秋天是迷人的,是带着音乐般声音的季节,是一幅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织锦图画。当秋天的风挟带着丝丝凉意,轻拂在故乡的村宅和田野的时候。此时行走在故乡的田埂上,在秋风的呓语声中,除了看到周围的秋天风光,就是听到秋天的各种声音在缠绵。秋天的风、雨、落叶声;昆虫物们的音乐般的浅唱声……每一种声音,都是吟唱秋天的音符。故乡秋天的声音,来自秋意渐浓的微风里。走进故乡的果园,就会看到在秋风拂动中,枝条上己经挂满了沉甸甸的粉红色的苹果和金黄色的梨子,还有一片挂满了嫩绿色和紫红色葡萄的种植园,在秋风中发出淡淡的清香和被压弯的果子条的声音,那声音就像是孩子在妈妈摇篮里睡觉发出的亲昵的声音。瞧,在故乡新农村相连的公路两边,栽植的银杏树已经形成了一道金黄色的风景。在不急不慢的秋风中,金黄色的银杏叶就像一群群金黄色的蝶,在秋风的移动下从树枝上悉悉索索落下,它们在风中浮上落下,翻飞着跳跃着,演绎着一场别开生面的叶子舞。当秋天的阳光和秋风一起,抚摸着河道旁的一排缀满了绿色叶子的香樟树,叶子就像风铃一般摇动起来,发出“沙沙啦啦”的声音。还有故乡村口的那棵百年老桂树,开着浅黄色的小花朵,花朵上有可爱的花蕊似伸着绽放的笑脸。一树老桂花,在秋风中摇香了故乡的秋天。随着秋风吹拂,人行道上的一排梧桐树也在微风的挤动下开始落叶。叶子在风的作用下,在滑行中既有蝶的优雅,又如燕子般的翅膀在树丛穿扬,叶片飘落在马路上和人行道上,堆起了一道落叶风景,给过路人增添了迈步的无限情趣。捏指一数,故乡被秋风吹落的各种树叶是五彩缤纷的,有黄色的银杏叶、红色的枫树叶,还有一些似针形、扇形、心形等……在沙沙的秋风中,路边、河滩边、村宅边……落叶纷纷落下,它们一层又一层互相覆盖着,就像是铺成了金黄色的、火红色的、红黄橙交织在一起的毯子。行走其中,就会觉得自己在欣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捡一片银杏叶或枫叶,悄悄写上几个藏在秋色中的心愿,带回家将所得的欣喜夹进书里,就会诗兴悠悠。瞧!村里的孩子追着秋风纷纷赶来了,他们在故乡的秋风中追逐戏闹,在松软的树叶上打滚,还和着轻盈的落叶声,释放一曲曲美妙的旋律。就连乡村中爱喝茶的老爷爷,也像孩子似的,带着一颗童心在落叶声中幽雅迈步,“嘎吱”、“嘎吱”的声音似音乐一般。他们还像顽童一样,兴致勃勃地坐在铺满落叶的路上,留下一幅童趣十足的图画…风声小的时候,落叶被乡村里的农人用扫帚扫成一堆又一堆,然后用塑料大袋装着,运至河畔罱河泥船停放的地方,把落叶和着坑中的河泥堆放在一块,待到来年春天就会变成好的原生态的有基肥料,抬升了秋天落叶的成就和使命感。留下了关于秋天故乡的那些声音带来的记忆……微风轻吹的时候,故乡秋天的雨是细细的,密密的,和春雨有点相似,只是气候有点不一样。它们洒进果园,洒在即将收获的果子上、洒进稻田、棉花地里,发出均衡的轻音乐般的声音,抬升了秋雨的希冀。是的,只要不是台风强雨,秋天的雨下得也是如诗如歌。故乡秋天的雨声也值得一听。撑一把彩色的雨伞走进雨中,伞布上的雨就会变得绸密起来,雨点的跳跃声音就像是一位母亲在孩子的摇篮边轻声吟唱,或似朋友和恋人带着温柔的语言入心入耳。故乡最美的秋雨声,常常是在夜半时分出现。这时,泡一壶故乡的土茶在窗口的椅子坐下,在沉睡的夜色中倾听窗外滴答的雨声,从玻璃窗上看一条条雨水在淌下,就会觉得每一个雨点都是在弹奏一首优美的秋夜合奏曲。故乡的雨欢洒在新楼别墅林立的新农村,就变成了一份独特的神秘。秋天里的鸟和秋虫们的歌声,也为秋天自然创作的歌谱增添了不可缺少的小曲。一些不知名的小鸟,唱着歌在秋风和落叶丛中飞来飞去。好在村民懂得如何科学招鸟为植树造林除虫,人们在行道树的枝杈上为鸟儿制作了许多人工鸟巢,吸引它们赶来落户,以饱食树上的害虫为乐。这里有喜鹊、白头翁、黄雀、野八哥等。它们结伴从远处飞来,住进了人工制作的巢,从而成为了乡人屋檐下燕子们的新邻居。欢快的鸟鸣声,就像在为新农村唱着一首首赞歌。在故乡秋天的鸟鸣声中,最为典型的要数大雁和燕子这样的候鸟了。大雁是飞行的高手,常常以每小时飞行近七十公里的速度途经故乡。它们“嘎、嘎”的叫声告诉人们,秋天来到了,它们要飞到遥远的南方去过冬。它们常常会在傍晚落在故乡在河边的草丛里、芦苇丛中休息睡觉。雁群里自然会轮动派出代表为大家守夜。若放哨的大雁发现有野猫等天敌靠近,便会长鸣一声,发出警示信号,群雁便整齐地冲向蓝天列队远去。有序的排列着队伍,在领头的大雁带领下摇动双翅,以宏亮坚毅的叫声向南飞翔,发出“嘎嘎”的声音。故乡的燕子也从秋天开始准备飞向南方,由于气温下降,它们爱吃的昆虫开始躲避和进入休眠状态。所以燕子在秋叶飘落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向南方迁移,每次迁移的路程要一至二千公里。在南方过完暖冬,于第二年的春天再飞回来。燕子一边飞,一边会发出“啾啾,”“吱吱”轻微的声音,在空中一边飞行一边掠翅捕捉小飞虫。别看燕子小小的身躯,它们常常要以每小时百余公里的时速飞行,每年每只燕子来回竟然要完成五万公里的长途飞行,不禁让故乡的人们对这些小生灵刮目相看。故乡的秋天,一些老知了在经过了夏天的演唱声中离世了,而传承它们父母基因的小辈仍然活跃在秋天的林中,也许是由天气稍凉的关系,“知了,知了”和“喳喳喳”的声音又不停响起,这是它们在传递恋爱的声音。也许它们知道,秋季一过冬季就要的到来,它们要抓紧最后的时光,用唱歌的方式赢得一位属于自己的新娘,在秋季完成生儿育女和繁衍后代的使命。在这生死别离的重要时节,它们如此用力地歌唱,这种乐观的精神令人敬佩。在故乡秋天的傍晚,依然能听到蟋蟀、纺织娘等小昆虫的歌声。它们常常生活在墙脚下,庭院里,竹林之外的有碎石和碎砖堆放的地方,或者是林间草丛和绿色的大豆田地。它们各自的叫声都是不同的。记得小时候,只要一听到它们的声音,我们一群小伙伴就会拿着准备好了的瓶子和小竹筒子去捕捉。把它们装进竹筒和瓶子里,开个透气洞,放进几粒嫩豆子,挂在各自家的屋檐下,听它们混合唱歌,断断续续的声音很好听。有时候,小伙伴们还相约捉了蟋蟀后一起玩斗蟋蟀游戏。这个游戏是最热门的充满童心的,也是因为老少皆宜。后来长大后,经常喜欢一人在秋夜的散步中构思写作,在月下的小路上,常常听到草丛里,碎石堆下传来的清脆动听的声音,那正是仿佛在听着一台乡村音乐会。这些被乡人称之为音乐家的小昆虫,唱歌的声音不是口中传出,而是在翅膀上。在它们左边的翅膀上,长有像刀一样的硬棘。左右两张翅膀一张一合,相互摩擦后振动,就会发出悦耳的声响,一如训练有素的乡村农家乐队在演奏。每当秋天回到故乡的时候,我就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喜欢静静地坐到阳台上,倾听周围各个地方传来的秋虫鸣叫的声音。蟋蟀在墙缝和砖石堆中"吱吱、吱吱"欢叫,而纺织娘在草丛中轻盈地弹奏,发出"织布—织布“般的声音。长得大小和蟋蟀相仿的会唱歌的金蛉子,歌唱时还会发出叮铃、叮铃"的声音。在夜色中时而清亮,高低错落,起伏有致。淡淡的月光下,还会从村宅后种满菱和王莲的小河畔传来青蛙的鸣叫声,它们躲在河畔的柳根上和圆盆形的王莲叶上,沐浴着潮湿的空气“呱呱”叫,似清脆的鼓点,和着此起彼伏的蟋蟀等的歌声,成为了故乡秋夜里的盛大交响乐。
故乡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成片的稻田,举起了沉甸甸的金黄色的似狗尾巴的穗子,享受着秋风的爱抚,发出轻柔的摇晃声;棉花地里的棉铃在秋风中快乐得裂开了嘴巴在微笑,从葡萄大小的棉铃壳里吐出了洁白如银的棉花。这些金黄色和银白色,是故乡人自春过夏用汗水撒播出的一幅丰收图。当金秋的村庄四周涌动起金色的稻浪沉。来了,现代化的联合收割机开进了稻田,机械化从收割到粮食进仓是一条龙服务,收割机来回穿梭于随风起伏的金色的稻田里,发出隆隆的机器声,在自动的收割声中,伴随着“喀嚓喀嚓”的歌声。沉甸甸的稻穗被自动切割,黄澄澄的稻谷被装进车斗。收割机从太阳升起的早晨开唱,常常为抓农时一直要唱到夕阳西下的傍晚。这时,一片又一片的稻田就被收割机收割净。看着稻子与禾草分别从机械不同的口中涌出,那些声音,就像是在吹响的号角。如此的收割速度,真是今非昔比,大开眼界。这就是秋天的丰收声音,这就是新农村人熟悉和喜欢的声音。你瞧,乡人们个个飞扬着笑脸,唱着属于他们要唱的丰收的歌,随着秋风飞向远方。

在故乡的秋天里,风声、雨声;落叶声、秋虫鸣声、农民的欢笑声…汇成了播放故乡的声音的完美乐章。你听,秋天的声音从远方匆匆的跑来,又向远方匆匆跑去,这种声音是故乡的秋天特有和共享的,每一种声音,都在吟唱故乡的今日和美好。 故乡秋天中的声音,不仅定格在乡人们的心中,也被珍藏在我的文字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