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首唱给战士的颂歌》读吕宝库先生《黑虎山》有感!作者:金殿宽 都市头条--西银/北京/上海头条!

《一首唱给战士的颂歌》
作者:金殿宽
日前,有幸参加了作协二十一文学活动组文友、我市知名作家吕宝库老师的长篇反特小说《黑虎山》的向作协赠书仪式。此前,我已从其他渠道获得了该书而得以先睹为快。说实话,在阅读初始,对作品并无浓厚的兴趣,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看在与作者熟悉的份上想一探究竟的,然而读着读着,便爱不释手了,只用了三天时间,一口气读完了三十四余万字的长篇巨著。读后受益匪浅,感触多多。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已的感受。
首先说说人物型像的塑造。应该说,作者生活在基层连队,对战士们的日常生活,训练,作战是非常熟悉的,作品中的主人公型像,就是连队普通士兵的群体,他们虽为普通一兵,来自于祖国的四面八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一参军卫国,但同时,又各自有着鲜明的个性。如能够把握大局、善于化解矛盾、疾恶如仇的班长宋向荣;潜伏下来的敌特份子,还有革命队伍中的变节份子等等,尽管人物型像各异,但都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其次是故事情节设计的非常巧妙。我们知道,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故事先从战士们的目常生活入手,进而引出作战训练,宋班长的擅自离队(查明真相后先记功后记过);敌特份子巧设美人计,拉拢腐蚀革命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战士小北京的继母挑灯为继子织毛衣而引出的一段佳话等等,使矛盾冲突不断,情节跌宕起伏而引人入胜,让读者感受到这些事仿佛就发生在身边或是离我们不远,没有陌生感。第三,作品的语言通畅、朴实,通俗易懂,毫无花里胡哨,哗众取宠,故弄虚悬,绕腾读者之感。在叙亊中巧妙的引经据典,适时的给作品添加些许的调味品,读起来就更加有味道了。由此可见作者通古晓今,具有极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顺便说一下,今年是雷锋同志因公殉职六十周年,作品中的班长宋向荣,当年曾出席沈阳部队首届共青团员代表大会,与同是代表的雷锋同志一起参加了大会,从某种意义说,作者及其战友们,与雷锋所处同一时代又同为沈阳部队,可算做雷锋的战友了。
总而言之,吕宝库老师的长篇小说《黑虎山》是一部歌颂连队基层干部战士的优秀作品,它对于我们今天的爱国强军,加强国防建设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军事题材的教科书。

附.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战友雷锋
青春的倩影
作者:吕宝库
你出生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
你生长在三座大山重压下的望城。
你成长在猎猎的五星红旗下,
成熟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怀抱中。
你如饥似渴地学习毛主席著作,
让共产主义世界观逐渐形成。
你不忘在党旗下的誓言,
你牢记党賦予你的使命,
你不忘阶级仇民族恨,
下定决心把终身献给革命。
啊,我敬爱的战友,
啊,我亲爱的弟兄。
你以超凡脱俗的魅力影响着身边每个人,
又以助人为乐的品德表现无私的克已奉公。
你是永不枯竭的泉水,
你是迎风冒雪的劲松;
你是永不凋谢的鲜花,
你是傲立群山的峻峰。
你是与众不同的时代骄
子,
你是我们战友中最耀眼的繁星;
你是敢于冲向狂风巨浪的海燕,
你是敢于搏击世纪风云的雄鹰。
你没有惊世骇俗的动人事迹,
也没有发聋振愦的伟蹟丰功。
你留给后人的不是物质财富,
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博大心胸。
你是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永远是我们学习楷模、时代的英雄。
编辑:上善若水開甯
日期:2022年8月17日

作者简介:吕宝库,自幼酷爱美术和写作,六一年入伍,六四年调任团政治处播音员和图书管理员。八十年代曾任中国书法研究院抚顺分院理事,抚顺市美术家协会理事,现为抚顺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长篇小说《黑虎山》,著有诗集《花非花》和剧本《孽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