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京某寺庙供奉日本战犯牌位的事引发网民极大的愤怒和关注,大家都在等着处理结果。我不多说自己的愤怒,只想说说我的联想。
我竟然想到了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98年前,鲁迅发表了短篇小说《祝福》(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小说集《彷徨》)。小说通过描述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和批判。
祥林嫂一生孤苦无依,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人,她曾得到过短暂的幸福,有一个忠厚善良的丈夫和乖巧可爱的儿子,可是却在变故意外中先后失去了丈夫和孩子,她在痛苦中思量过是什么原因导致她屡遭不幸和歧视的,最后在别人的指点下攒下血汗钱去寺庙捐了一条门槛。她释然欣然了,以为从此人生坦途不再有不幸并受人歧视了,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在烧香拜神的财主家,她依然是不幸和晦气所在,最终祥林嫂觉悟了,她愤怒的操起砍刀砍烂了她用血汗钱捐的门槛!当然,这是一种朴素的觉悟,象征底层人民萌芽的觉悟意识!既然我信的东西没用,我就不信了!
很佩服鲁迅先生在近百年前写下的这篇揭示底层人民精神被毒害的现实主义小说。他的每一篇小说都饱含着对底层受压迫人民的悲悯情怀,还有强烈的唤醒民众的责任感,他笔下的小人物浓缩了中国普通老百姓身上的优缺点和人性深处的东西,语言犀利,力透纸背,于今天这个时代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社会发展的洪流不可阻挡,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方面同步前进,即所谓的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历史它就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尚属初级,我们不能用理想社会来衡量这个世界,想当然的认为它应该是什么样。现在,封建迷信的东西不是越来越少,反而是变幻着各种面目出现,甚至是打着耀眼的光环出现,荼毒着一部分人的精神世界。是啊,凡是科学的论断必然要有事实佐证,但迷信可以随想象信口开河随意解释,所有不能解释的东西都可以归为神秘的力量,反而易被接受和相信,甚至把迷信当信仰。很多时候唯物在唯心面前哑口无言,这是怎样的悲哀呢?!我在去山上锻炼的途中,经常会望着香火日盛的寺庙陷入久久的沉思……,脑海里浮现出已经开始现身商海的僧侣和供奉全部身家的虔诚信徒,万千思绪化作无语。所以我一直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历史感兴趣,对宗教的产生原因和发展趋势感兴趣,从而更加佩服和崇敬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毛泽东,为他们站在人类巅峰俯视众生的视野、深刻和清醒无比膜拜!
身处这个时代、这个大千世界,既有让人欣慰的,也有让人忧虑的,有很多不让人满意的地方,这很正常,还是那句话!历史它就发展到了这个阶段,许多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拔高,也休想阻挡,作为普通人,顺其自然和做好自己的事也许就是最好选择。
(原创,转自本人《华人文学微刊》,楚兰,本名付贵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