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家家
作者/李敏
我们那一代人,小时候没有什么好玩具。男孩子小时候的玩具是爸爸给找个木匠,做个小木车,前面拴根绳子拉着玩。长大一点的孩子,就让大人找个散了架的木桶,把箍桶的铁圈子取下来,再用一段二尺多长的粗铁丝把一头弯成一个半圆,推着铁圈子跑。女孩子们爱玩个过家家。她们找几个伙伴到门口的垃圾堆,拣些打烂的有花有色的盘盘碗碗的碎片回来,在一个靠墙的地方摆上一排溜,花花绿绿的,很好看,这就把小家家布置好了。再用树棍在小家家周围画上方圐圙子顶院墙,中间还留个大门。把爸爸的大小酒盅盅偷拿出来几个,算是锅和碗。再折几根大扫帚上的芨芁棍儿掐短,顶筷子。把家里玩的宝贝小布人儿拿出来当自己家的孩子。

那布人人做法也很简单,用块小白布片儿,里面包上点烂棉花,用线扎成个扁圆形,这就是娃娃的头。再用小花布剪成一个平面的袄形(像个倒着的“凸”字),两边是袖子,中间是腰襟。再用蓝布片剪成以一个裤子形状(大约像个“八”字)。然后用浆糊把头粘在袄的上中间,把裤子粘在袄襟下面。压在炕头席子下面等干了拿出来,真像个小人人儿,就能玩儿了。有极个别有钱人家的孩子,抱着像真人似的洋娃娃,我们看见羡慕得不得了!但是据人家说:“很贵!天北京才有!”(天津北京)

我把自己做的小人人儿拿出来,放在小家家里,给他铺上一块布片顶褥子,再盖上一块布片顶被窝,一会儿抱着假装亲,一会儿放下让他睡觉。还有一个小伙伴,当娃娃的大大(爸爸),一家三口人,亲亲热热地过起了“小日子”。

先做饭:把家里的小米偷上一撮放在大酒盅盅里,倒一点水,假装熬粥。拉动旁边放着的一截树棍,嘴里学拉风箱的声音:呼嗒呼嗒……,拉了一会儿饭熟了,喊那个站外面假装干活儿的小伙伴:“他大大,回来吃饭吧!”那个人哈哈地笑着回来了。正吃着,小娃娃哭了,我假装妈妈哄孩子:“别哭了,吃奶吧!”把小人人儿捂在胸前,真是煞有介事的。我们俩唱起了大人教的儿歌:“老婆汉汉,香油罐罐,还有娃娃,亲热一家。你是大大,我是妈妈,娃娃奶名,叫个花花……”

我们也玩得高潮起伏,学大人吵架。假装孩子哭个不停,大大火了,大声怒喝:“连个孩子也哄不住,吵死人啦!”我说:“你有本事,你哄吧!”把孩子摔给他。他被激怒了,把我们摆好的小家家用手一哗啦,摊了!

我这下子才从玩的角色中走出来,大声喊:“你太坏了!我告我妈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