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因”说之我见,一己之言话是非
作者:苑枫
“种因”本是佛教用语,亦即种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俗称因果关系或因果规律,或谓因果循环。据说人的思想、语言和行为都是“因”,有因就会产生相应的“果”。如果“因”是好的,那么“果”也应该会是好的。否则就相反。即种善因,就有善果,种恶因,必有恶果。这看似唯心观念,也曾多年被批判,被指责,说什么唯心论,玄学……,依我看来,其实这也是哲学,道学,儒学,以及西方基督教、印度教、灵修的几大派系都遵循的学说。据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与大科学家牛顿也认为这是宇宙最根本的定律。
中国人常说的口头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时候不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也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都是因果关系在长期实践中的感知与总结。尤其是蒙学丛书《名贤集》开篇第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里教育蒙童从小就要记住做好事,其实就是“种因”,种善因,只是说法不同而已。所谓好人有好报,基督教的《圣经》还叫作“福报”。
按说这些说法都属于人生常理:诚如看电视剧《陈赓大将》,有一个最惊险而又传奇的镜头,北伐时蒋中正遇险,陈赓背起校长一路拼命狂奔,逃离险境,陈赓救老蒋是时也,势也,情也,理也,无可厚非,不是“种因”的“种因”。老蒋感谢救命之恩,理所当然。后来陈赓终因与蒋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几年后陈赓被捕,老蒋欲杀之,但又顾虑有违陈赓求命之恩而陷自己做人于不仁不义,中国人讲究恩将仇报要遭天谴。反复掂量犹豫之时,被宋庆龄与我党地下工作者等多方营救才趁机脱离“虎口”,这详情尽在不言中。
窃以为老蒋或许顺势给自己一个台阶,不能不说这台阶蕴含着“种因”的含义吧?老百姓也讲知恩不报非君子,大自然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恐怕也算是因果关系了吧? 可见社会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也是认同“种因”的。
“种因”并非一定有意为之,而是语言、意识、行为自然驱动的结果,这与人的心地、知识、学识与处事道德行为相关,常常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的。所谓善良之人必做善良之事,君子坦荡荡,无需故作姿态。
人有什么因念,就会做什么事,这个因念不是天赐而是教育的结果,人非生而知之,学而知之者。即有了教育修养,才能知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修养身心,立志图强的理念。如此才能有大志向,即使困厄中,逆境中也不坠青云之志。窃以为人的后天教育就是形成人的意识德操,志向的重要环节。也许这就是“种善因”的基础。亦即道德修养形成的过程。教育作用不可小觑,而且是比较复杂的,长期的,艰苦的,培养好了,即种好因,影响人的一生。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另外 “种因”,必须付诸努力,甚至是几经失败而坚持不懈,百折不回的折磨才能取得的。有的是为之终生奋斗才最终获得“福报”的。这个果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纯属矢志不渝的努力结果。
2020年地球村发生了一件前所未有的“疫情”灾难,即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成灾,据国家权威媒体发布,世卫组织报告:几个月来,波及全球200多个国家与地区,截止2020.4月12日,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80万人感染,死亡约有10几万人,可谓闻之丧胆,染之难逃一劫。而中国举全国之力,抗疫效果很快显现。被世界所瞩目,所称道。
于是许多与我国要好国家纷纷求援于我国。这其中有一个故事很值得玩而味之:2020年 4月1日,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做客央视新闻新媒体《共同战“疫”》节目,他说与在德国的留学生代表交流,介绍当地的疫情形势,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时。他介绍说收到一封不寻常的求援信:
“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目前是德国海德堡医院的医生。近日,他给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写信求援,急需一批抗疫药品:法维拉韦片。这个药品是中国企业生产的。中国驻德国大使馆随即与工信部联系,很快找到生产这种药品的企业--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正药业)。海正药业决定赠送这批药物,还加倍了赠送药品的数量,并在第一时间将法维拉韦片送到托马斯·拉贝手中”。
那么托马斯·拉贝为什么以一个普通德国医生名义给中国写信求援呢?故事就在于1937年,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正在中国的德国人约翰·拉贝召集了几位正直的国际人士,在南京建立了安全区,拯救了20多万中国人的生命。不仅如此,他写下的《拉贝日记》被公认为近年来发现的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内容)最全、保存最为完整的史料。
因此,约翰·拉贝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即朋友) ,其所著的《拉贝日记》被后人拍成电影——《拉贝日记》。
约翰·拉贝的义举救助了危难的我们的民族兄弟,他可谓是“种”下了善因,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份义举,这份恩情。时空逾越了80多个春秋,迄今时代变了,社会变了,人也变了,约翰·拉贝本人早已作古,但是约翰·拉贝大爱无疆的精神在中国人心里的美誉没变。而他的孙子在疫情危难时发出求救,这是由因寻果的心路历程,是为他的民族求救的呼号,《诗经》有“莺即鸣矣,求其友声”。中国人当然投桃报李,古训诗云:“投之一木桃,报之以琼瑶”。这难道不就是当今的种因与报效的最佳注脚吗?而且是超越民族界线,超越国界,足见:世界命运共同体的大境界呀!中国人从来就不排斥种善因得善果的福报。况且我们的口头禅都说:好人必有好报,更何况还有当年拉贝的壮举呢?
至于教派,学术,政党与国界之间多有求同存异的空间,只要找到共性的认知,大都可以求大同,存小异。也正因为这个观念,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创造性地,首次在世界外交史上公开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科学认为:世上万物都有同频法则,你抛出什么样的频率,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如此生存在一个地球村上的人们才有同频吸引,形成“命运共同体”。少一些纷争之扰,多一些互帮互利,共建同频,何乐而不为呢?
种因说,大而言之看世界,小而言之看自我。近些年来南北极冰盖融化,海平面水位上升,气候变暖,个别地区森林自燃大火,物种灭绝……台风、地震、火山爆发……上帝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面对大自然的报复,世上有谁能逃遁灾难呢?那么试问一下,大自然的巨变是谁造成的?有你,有他也有我。一次开车尾气,一声鞭炮,一声枪响,一个炮弹……一个个排放,一次次污染,一场场战争,……都是地球污染的原因,即种因。有恶因,亦有善因,有大也有小,不管怎么说,都是对地球的挑战。最后深受其害,吞食恶果的就是地球村居住的所有人。不管你信不信,没人置身事外。
所以科学认为 “种因”是宇宙定律也就不奇怪了。如此看来,不必把“种因”排斥到唯心的一边,而应吸纳进辩证唯物的同频共振思维法则之中。如此岂不更有利于共频共建美好幸福的地球村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