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的经历惬意的生活
作者:张志忠 朗诵:枫韵
听了大庆电台青年之友播放的不便仙原何处寻的节目。节目介绍了颇有名气的一级厨师孙云和。很有感触,我一直在想,写一篇读孙云和《我的牛衣岁月》有感。为孙云和的回忆文章写一段随笔。
我在读孙云和的回忆文章《我的牛衣岁月》后。感动了我,对孙云和有了更多,更新的了解,对孙云和有了更深的敬重。赞扬孙云和的执着,热爱生活,不惧困难,爱学习,追求快乐的韧劲。孙云和热爱朗读。每天的宏亮声音充满着春意,声音极具有磁性,吸引着人心。豪放粗犷的甜蜜最强音,传递着快乐,给人以欢快,愉悦。给孙云和点赞。

早在四十多年前的1977年我有幸和孙云和相识,这是我们的缘分。在一起的时间里对孙云和有了初步了解,他爱学习,记得我们二人曾经一起去大庆一中(当时一中在萨尔图)请教化学老师,做酸菜用铁锅炖,用铝锅饨会各自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非常执着地搞清楚了酸菜还是用铁锅炖为好。
我们在一起的日子非常合的来,住过一个宿舍,吃过一个食堂。在一起交流,交谈。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

后来孙云和考上大庆服务技校,去读烹饪专业。我们分开。
直到他担任萨尔图饭店经理我们俩个的工作地点都在萨尔图会战大街,离得很近。又有新的了解。但是只知道他是萨尔图饭店的经理,因我们各自工作都很繁忙来往较少。对他的工作情况和家庭状况了解的不多。直到2019年下半年我们一起在老年大学的同学相遇。非常惊喜,相处的融洽,相互了解才逐渐增加。
孙云和的多才多艺让我羡慕。知道他有一手娴熟过硬厨艺本领,了解他喜欢乐器,会唱歌,会跳舞,会模仿,喜欢朗诵,有主持人的天赋。他生活丰富多彩。特别是他写的回忆文章《我的牛衣岁月》我才真正理解了孙云和的执着坚强。是“牛衣岁月”的生活使他春风化雨,如春华秋实,收获颇丰。感慨万千。

孙云和一九五八年出生在安达县大同镇,儿童长身体时期赶上了我国三年自然灾害。一九六六年到了上学读书年龄,赶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读书期间部队挑选飞行员目视合格,去安达体检由于自己的原因错失参军机会。十年后,在大同高中毕业,赶上了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他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用他的话说,“这就是我的命运”。
孙云和家中姊妹六人,由于孩子多生活艰苦,但他写的家中生活朴素,艰苦且丰富多彩。是当时社会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是那个年代的人的真实经历,是当时所有家庭状况的形象描绘。在《我的牛衣岁月》里他用感恩的心写出了父亲对他的慈爱。歌颂了父亲的伟大。以及他对父亲的误解到现在真正的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他对母亲的回忆,难忘当年发自肺腑的表达了对母亲的依赖,母亲是心灵手巧的主妇,兄妹六人儿时的吃饭,穿衣,上学,全是母亲操心。母亲是他的主心骨。在回忆文章中表达孙云和对父母的孝敬之心,孙云和知感知恩。对父母的养育之情,教育之恩在文章之中表述得给人以真实,详实之感。表达了他对父母双亲的敬重之情。从小在父母勤俭持家,言传身教影响下,练就一身独立生活的本领,练就了他沉稳的气质,练就了他坚毅的性格。

孙云和热爱生活,不惧风雪,为追求美好生活。在父母勤劳善良的家风影响下,他吃过苦,耐过劳,挨过累,受过罪。下乡第二天就挨过一顿骂和挨了一顿揍。这些经历使他更加坚强自律。
孙云和在大庆服务技校学的是烹饪专业,毕业后工作在萨尔图饭店,萨尔图饭店为他大展鸿图提供了舞台。他在德州学做的德州扒鸡,大兴安岭地区学做的山珍野味的烹饪技巧。沈阳学的宫廷菜制作。在大庆萨尔图饭店为大庆人增添了新的口味、给大庆人带来了新的口福。
他管理的萨尔图饭店成为大庆对外开放改革的一个窗口。孙云和在大庆名气大晟。当年的萨尔图饭店是大庆市最大,最出名的。是大庆的代名词。饭店在大庆火车站附近,南来北往的客人都曾在萨尔图饭店用餐。品尝大庆的美味和孙云和的厨艺。多次受到顾客的褒奖赞扬。

孙云和爱岗位敬事业,不断学习,他学习目的明确,先后曾在哈尔滨商学院进修学习,在黑龙江省师资学院进修学习。他把学习的知识灵活应用在工作实践中,把萨尔图饭店管理建设成为大庆双文明先进标兵单位……。
后来在改革开放之初,他毅然决然下海经商,自己开饭店,办商店。取得骄人的业绩。他的奉献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不忘社会,在1998年大庆抗击百年不遇特大洪水斗争中积极捐款捐物。被授予大庆抗洪救灾模范个人。曾担任大庆市萨尔图区政协委员。

现在孙云和已经退休几年,生活富足,踏上无忧无虑的小康生活之路。这使他更加珍爱生活。精心读书,偏爱诵读,注重锻炼,爱好旅游。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个人才艺不断展现。主动积极为社区购买音响设备,乒乓球案子,社区活动用品用具。活跃社区老年人业余文化生活。可谓春光无限,其乐无穷。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奋斗曲折经历,他一直激励启发自己,在他写的《我的牛衣岁月》文章里,充满对生活的希望和向往。不断丰富生活内容,对当年深情的记忆犹新。《我的牛衣岁月》是他难忘的经历惬意的生活。

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孙云和始终牢记父辈的艰辛,举起父辈的旗帜和铭记父辈的希望和嘱托。不断开拓创新补充新的精神食粮。他创建一个美之声唱歌朗诵交流群。群内吸引四百多爱好唱歌,朗诵,写作,善于奉献的人,在群中歌颂祖国,歌颂党。他严格管理,积极组织活动传播正能量。丰富活跃中老年人的业余生活。

孙云和深知他的“牛衣岁月”生活经历,真实记载了共和国从一穷二白走向灿烂辉煌的现实。过去的一切在我们身上发生的故事,今后不会再发生。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将变成美好的回忆,难忘当年仍具有现实激励启发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