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抗疫
—— 中国诗歌零距离 ——
此刻,这座城市安静下来
夜幕降落万家灯火
这么多年,我第一次静坐窗前
耐心聆听一座城市的心跳
此刻,前后楼的孩子们
在阳台上隔空谈论着热爱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一个孩子说,我热爱乌鲁木齐
此刻,家人们安逸地躺在沙发上
追剧。她们的笑声仿佛第一次摆脱急促
回荡在我的笔端。窗台上的花开着
一枝茉莉醉倒了整个夏季
此刻,有人在弹奏轻缓的曲子
那些音符掠过琴键飘进夜空
刚好落在我的耳畔。时光定格
夜色中我对着城市微笑的瞬间
此刻,一些人以逆行者的姿态
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疲惫的身影牵动着
三百五十万人的心弦。坚定的眼神
日夜守护着这座城市的生命线
此刻,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字
再次减少。发言人沙哑着嗓子表达
最坚定的决心。社区群里正在商议
把有限的储备肉,让给最需要的家庭
此刻,我听到高架桥上有风吹过
我看到楼下的绿地树影婆娑
人们厮守在各自的家里,把积攒了多年的话
轻声述说。城市因此增添了俗世的烟火
此刻,窗外响起了一首熟悉的歌
许多人把头伸出窗外跟着唱和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乌鲁木齐,和祖国跃动着相同的脉搏
王善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已出版各类作品集20余部,获“孙犁文学奖”散文奖,“中山图书奖”,多次入选年度诗歌选本。现在兵团文联工作。
1. 致核酸检测医生
白色的防护服下面
是浸满汗水的笑容
她对我说:“嘴张大。”
我仰头向天:“啊——”
当棉签探入口中的一瞬
我只想问:医生,您是来自湖北?
还是北京、浙江?
关山飞渡,同一片蓝天
我们有着共同的心愿
只为祖国美好
人民康健
2. 太阳每天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带来一天天向好的数据更新
空寂的大街上,400万双眼睛
在乌鲁木齐,在窗口
迎接同一轮初升的红日
眼睛望着眼睛,心望着心
只为一种共同的坚守
白色防护服,是新疆的流行色
啊,向每一个身穿防护服的人鞠躬
向每一个红马甲致敬
多少危急时刻
总有人冲锋在前
总有人担当
3. 党徽的红映衬着防护服的白
你走进了病房
党徽的红映衬着防护服的白
时光在吊瓶里干净地流逝
防护服下的每一种方言
都代表远方的问候
在所有危难面前
都有一种坚强
就像果断地挥别亲人
逆行来到疫情蔓延的乌鲁木齐
就像掩去红装
汗水中的防护服在用生命
守护一颗初心
相信每一个清晨
都会有一种声音把我唤醒
相信每一个微笑
都是一片晴空
相信每一个肩膀
都在扛起一片蓝天
刘涛,在《人民文学》《诗刊》等发表诗作若干。出版诗集《草木边关》《边土》《木刻的诗篇》,曾获宁夏“黄河金岸”诗歌节全国征诗一等奖,《芳草》杂志第三届汉语诗歌双年十佳诗人、第四届新疆“天山文艺奖”及首届新疆兵团“绿洲文艺奖”等奖项。
虽然,
他们都已经是光荣退休。
他们现在也离开了军营。
然而,
当危难来临,
当疫情横行。
这些终身为伍的军人,
这些两鬓斑白的老兵。
今天,
他们依然像是一个战士,
为了人民越是艰险越向前。
他们依然像是一个士兵,
为了群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如今,
他们已经没有了职务的谁高谁低。
他们也已经没有了什么几杠几星。
但是,
在防护服下的汗流浃背中,
我们看到的还是一个老兵的情怀与奉献。
在护目镜里的目光炯炯中,
我们看到的还是一个军人的担当和深情。
对于这些思想上永远都不会退伍的老兵而言,
现在的小区就是阵地,
现在的疫情就是命令。
携手并肩就是当年的保家卫国,
人民至上就是这一辈子的目标与初衷。
而且,
在今年这个极为特殊的环境中,
他们就是用这样的一种形式,
践行着自己一个老兵无愧的誓言。
他们就是用这样的一种行动,
表达着自己一个军人无限的忠诚。
仅此,
我们就必须真心的向这些退休的军人学习,
仅此,仅此
我们就应该衷心的向这些永远的老兵致敬。
郝洪山,前新疆军区政治部体工队队长,大校军衔,篮球高级教练。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协会副主席,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新疆日报时评版专栏撰稿人。新疆电视台体育评论员,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解说嘉宾。
昨日还是满城风光秀丽
只是一夜
藏匿许久的新冠
悄然出现,死灰复燃
但因为我们经历过那段焦灼
乌鲁木齐
这座浪漫的城市
再次用坦然和自信
重新占领了战疫的制高点
我感到惊讶
这般迅捷的反应速度
迎战是勇者的风范
从全面封城的那一刻起
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
井然有序的回家
给战疫腾出了空间
这又是一场无声的战役
居家者头顶的这片天空
蓝色依旧,雨过天晴
酷暑已然
只是我们听不见枪炮声
看不到硝烟
无法体会那份焦灼
和数月前一样
我坚信在这份寂静背后
有多少白衣战士
在用生命诠释誓言
把姓名写在身后
信念挺在胸前
历经过无数磨难的中国人
早已练就不屈的体魄
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
坦然是一种态度
团结是一种自信
迎战是一种信心
非典和新冠
只不过是之前被我们假想的敌人
从幕后走到台前
我们看不到它们青面獠牙
却承受着它们带来的灾难
停工、停产
关闭、封城
还有死亡与战胜
以另一种形式角斗
居家也是一种全民迎战
每一个暮色都被渐渐点亮
万家灯火演绎着生活
此时此刻
多少奉献者的身影在夜色里闪现
那是一团团燃烧的火焰
温暖着每一颗心
来自全国的医疗队
一样在坚守、奋战
湖北的勇士们也位列其中
情深意长是无声的共勉
看似平静的居家生活
外面却是轰轰烈烈
居高临下的楼层
看得见火热的战疫正在进行
三百万人的核酸检测还在继续
医护人员的防护服
里面是双重酷暑
不变的初心
永恒的使命
给户外降温
诚然,也有一些浮躁的身影
在给管控添乱
包户群里的一段话让我拭泪
八天了,你们不想待的那个家
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温暖
家里的那张床
何时才能为我许梦
饭是凉的,夜是短的
给我们一颗理解的心吧
我只想用坚守
赢得你们的梦想
昨夜一场清凉的雨
仿佛人间依旧恬静
浮在天空的云
缓缓东去
鸟雀的歌声依旧缠绵
国是强大的国
心是炽热的心
何曾有过些许的恐慌
几日追剧红色摇篮
九十九年风雨铸魂
怎不让人心潮澎湃
我窗外的风,清澈如心
无论这场战疫持续多久
新疆这片美丽的土地
必将迎来更大辉煌
每一朵鲜花,每一片绿地
都将绽放最美的芬芳
乌鲁木齐,我最美的家园
狄力木拉提·泰来提,维吾尔族,作家、诗人、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新疆作协副主席,《民族文汇》杂志总编。2005年荣获全国第八届(2002-2004)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翻译奖;翻译的长篇小说《楼兰古国奇幻之旅》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13年对《福乐智慧》进行重译,于2015年1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一线抗疫群英谱》 -- 他们,记录着这个时代
用镜头记录时代风云
用文字描绘民生百态
危难关头
他们冲在前方
全方位报道
安宁时刻
他们留在幕后
多角度记录
他们是谁
他们是新闻工作者
肩负职责使命
书写伟大时代
宣传党的主张
反映社情民意
疫情当前他们逆行而上不畏艰险 奔赴一线进医院 入小区 访居民报道感人事迹
讲好兵团故事,
发布权威信息 回应社会关切
守土有责 守土负责 守土尽责
唱响主旋律 打好主动仗
是他们的初心与使命
爬梳线索 厘清事实
澄清谬误 明辨是非
是他们的责任与坚守
把握时代脉搏履行职责使命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答好战疫考卷 展现媒体担当
他们出发再出发
蔡婉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融媒体中心记者,毕业于新疆财经大学,从事新闻行业一年,爱好摄影、写作。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凯旋归来的花木兰正当窗梳妆。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闲居的诗人隔窗欣赏冬日里的别样美景。
窗户本是用来釆光和通风的,
但在2020年的夏日,新冠病毒突袭新疆,
窗户竟成了蜗居在家的我们了解外界的平台,
成了放松心情的观景台。
倚窗凝望,
小区里,
各级领导干部正严谨督导,
值班人员忙碌工作
白衣战士送医送药,采集核酸样本
志愿者为居民采买生活用品,
城管工人身着防护服灭菌消毒,
清洁工清理小区垃圾。
倚窗凝望
感受火热的骄阳,
欣赏绵绵的细雨,
享受金秋硕果飘香
体味入夜时分的万家灯火。
多灾多难的2020啊,
让人牵肠挂肚,
让人烦闷焦燥,
亦让人间温情满溢
患难见真情,
为了大家的安全,
多少人奋不顾身逆行而上,
多少人废寝忘食坚守岗位,
多少人窝居在家静守孤独,
倚窗祈愿
期待全民防控的力量,
彻底堵住可恶的病毒,
愿病毒已祛,健康相随
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去亲近自热吧,去拥抱生活吧!
生活正与季节一起生长
胜利在向我们招手
倚窗祈愿吧
新疆定能度过难关!
韩志芳,兵团九师退休干部。她的文学作品曾刊登于兵团《绿洲》杂志、《兵团工运》。
狂风暴雨电闪雷呜
乌云密布遮住了太阳
漆黑一片的大都市
四百万人的边城顿时关闭
此时此刻此刻此时
援疆!援疆!援疆!
祖国撑起了一把红色的巨伞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全国人民手拉手
编织了一张传递爱心的大网
远方的,身边的
医护,警察,志愿者
自发的行动起来
美丽的白衣天使
也从四面八方飞向乌鲁木齐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每当暴雨来临
祖国母亲第一时间撑起巨伞
无论任何灾难
祖国就会打开这把保护伞
47个民族的边疆儿女
安全的依偎在母亲的怀抱
共同携手战胜病魔
闪烁着五星的红色大伞
摭挡在城市的上空
为拯救自己的孩子
母亲暂时锁住了家
门不出户就是奉献
齐心协力才能所向披靡
什么疫情、地震、洪水
还是凶猛的暴雨无情的灾难
这把擎天的巨伞
始终为儿女遮风挡雨
这是一把救国救民的伞
从共产党诞生的那一天
这把巨伞一刻也没有收起
为还一方净土
有多少仁人志士无惧前行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越是艰险越向前
挺身而出始终坚守
为了你安全我安全他安全
舍小家顾大家舍身忘我
这把红色的巨伞
是人民是军队是白衣天使
是抗击病魔的利器
是病人痛苦时的希望
是中华儿女的坚强后盾
是抗击外侵的子弹
是分秒必争的尊严
是战无不胜的中国力量
凶猛的暴雨
只是一场洗礼
无论什么天灾人祸
这把巨伞永远不会变形
再凶残的豺狼猛兽敢来侵犯
一定会让它有来无回
因为祖国始终守护在身边
有了这把伞
无论多么艰难
乌云一定会散去
急风骤雨后又是艳阳天
顶天立地的红色巨伞
是华夏儿女的安全岛
这把插在雄鸡版图的巨伞
永远是中国人民牢不可破的避风港!
张惠军(翘楚),教师,中国诗歌网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兵团朗诵艺术学会会员。第九师朗诵协会秘书長。
乌鲁木齐,一座距离大海最远的城市挥洒着丝路文化的曼妙风情包容着五湖四海的追梦游子闪耀着“一带一路”的璀璨之光几多传奇造就了这座城市的英雄品格这是中国西部诗与远方的迎客厅这是一座与时俱进的现代之城和谐稳定,阔步发展碧空辽阔,大地安宁阳光清透,云朵曼舞每日相见的乌鲁木齐蓝牵绊了多少游子追梦的步履当腾飞的翅膀横遭疫情击伤当丽日蓝天被阴霾笼罩一声令下,全城动员城市的动脉暂停了流动投入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从各级政府到医疗防疫机构从基层社区到普通志愿者英雄之城的人民众志成城迸发出团结巨能共抗疫情以静制动狙击疫情的侵袭刮骨疗毒为了彻底康复治愈断臂自救更显坚强责任担当兄弟省市千里驰援奔赴新疆全民健康检测排查不留遗患看着每天的数据从上升到回落从难过伤心到看见曙光英雄之城的人民静守家园自律防疫,共克时艰,坚守抗疫必胜的信念,正全力冲破疫情阴霾的封锁在寂静的黑夜里拓一条通向黎明希望通道等候那一轮蓬勃的太阳再次从天山冉冉升起彼时,伤翅痊愈的城市恢复生机重振羽翅,再度起飞彼时,城市鲜活的脉搏再次跳动鲜艳的五星红旗烈烈飘扬明月天山欢歌雷动共迎一座英雄之城的荣耀回归
李晓,笔名琴心观澜,新疆作家协会会员,新疆摄影家协会会员,创作诗歌、散文与报告文学与文艺评论等近百万字作品散见于各媒体平台。作品《爱的玫瑰废墟上开》被收录汶川地震纪念诗篇,著有诗歌代表作《乌鲁木齐,你是一座英雄之城》,《神域后裔书写的中华史诗》、《乌鲁木齐,一列开往春天的列车》。
疫情 让我们的身边多了许多爱的陪伴医护人员 社区干部 志愿者的陪伴使我们的抗疫不再恐惧居家生活如意亲人们 疫情中的相互陪伴使我们更加明白珍惜与被珍惜陪伴 是一种温暖人心的遇见陪伴 是一种给人依靠的依赖陪伴 是一种调节性情的良药陪伴 是一种战胜疫情的力量 陪伴 是最长情的告白守护 是最好的默默陪伴共克时艰 抗疫必胜需要我们彼此守护 用心陪伴
魏宝山,甘肃武威人,新疆国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新疆非遗桑皮纸传承人,新疆文化旅游宣传大使,新疆书法家协会会员、美术家协会会员、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书画家、评论家。
八月,站在金秋的土地上
阳光透过一排排麦浪
传递着生命的光芒
秋风,吹过草原
吹过天山,
吹起了沾满酥油味的落叶
也吹来了新冠病毒
再一次的肆虐
家乡人
屏住了呼吸
凝聚全部的力量
居家抗疫
分不清是白天还是黑夜
只知道“做核酸啦”是起床号
只知道“早点休息”是睡觉
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
有累倒的,有中暑的
有饿晕的,有孩子发烧回不了家的
有去送医送药
有去送米送面的
病毒来了他们第一个迎接上去
安全状态他们最晚回家
我们在手机里消磨时光
医护人员在烈日下排除病毒
我们用怨言呼唤“自由”
志愿者们在狂风暴雨中冻的瑟瑟发抖
抗疫,赋予他们使命
抗疫,给了他们责任
抗疫,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格桑花正在悄悄地盛开
努力诠释一种信仰
我想采摘一朵,两朵……
别在家乡的屋脊,别在逆行者的胸前
用一句“加油”吧,同胞!
迎来平安吉祥!
分飞燕:原名李小英,红山农场场部居住。兵团作协会员,十三师作协会员。热爱文学,部分作品散见于各大纸刊,网站。
暮色苍茫,爬过八月的影
斑驳的心历数沉寂
掩埋流金岁月,却昂首心中的热血
不曾泯灭,不曾离开
当所有一切变得归从,苍白
当生与死殊量,
黑暗在前行中焦灼,
我知道你一定会来!
万籁风声浩劫所有遥远
无比坚定的初衷感念人间沧桑
悲歌里也有怀想和坚定
你抒写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铿锵有力!风雨同舟!
你在茫然的夜色中穿过
念及心声爬满的忧思,不作回复
你执言的青春,正流淌热血
生命的接力像一场阳光普照
微笑淹没了泪水
深情的眷恋来不及顾盼
走过无声的夏天,你渴望来过
你是最美的逆行者
凝聚的力量延走边疆
只因你来过,无悔而坚定
每一次奋勇去殊死一搏的时刻
每一次相逢随泪水挥别的刹那
只因你在,只因你从未离开
漫漫长路为负重前行开路
你来过,你的名字我深知
----致敬人民警察
八月的风声呼唤英雄的名字
你轻轻走过,同日月闪亮
大地以此置身,时光从容执笔
写下诗篇,只为歌颂可爱的你
张娟,作品散见于乌苏市人民政府网站,《塔城日报》《伊犁日报》《新疆日报》 《奎屯日报》另有部分诗作发表在各大微信公众平台。
我不曾认识你,
可我知道你;
防护服里那张脸英俊又帅气。
可我知道你,
你那双大眼睛,
忽闪又美丽。
你是我的姐妹,
我是你的兄弟,
你的辛苦我知道,心痛在心里。
阴霾会散去,
让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去努力,
争取胜利,胜利!
孟庆海,男,汉族,1956年8月出生,律师。
蝙蝠侠挤出潘多拉魔盒
大风推着浪花上岸
大风卷着稻草到处燃烧
一块铁如火焰般的姿态腾空
腹部的语言喊出了惊雷
乌苏承蒙雪山保佑
听懂了铁打的语言
沸腾中跌落一级响应
谁来保卫城市
谁来守护社区
党员将镰刀和锤子扛在肩头上
干部把烧滚的血液凝聚在拳头上
红色的袖章释放出太阳的光芒
脚步牵动着城市的灯火
脚步牵动着社区的春天
南来北往的脚步刻上了记号
测量的体温的工具
一次次揪着出腔的灵魂
钢铁般的长城延伸到雪山的骨髓
摧不跨的堡垒里多了几双眼睛
百姓的步子停在了春天的岸上
党员挎起了百姓的菜篮子
干部扛起了百姓的米袋子
我们相信纯粹的红色
那是天上的北斗星
我们相信丰满的绿色
那是春天里的信号灯
我们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
我们相信雪花会把污垢彻底埋葬
我们相信潘多拉魔盒将悄悄关上
我们相信大雾散去春将来
我们相信人民
终将赢得山花烂漫的春天
终将举起黎明前的曙光
梁银,又名梁国英,笔名清风,大专学历,毕业于当代文学院。甘肃天祝人,现居新疆乌苏。中国新写实主义诗歌成员,青年诗人,乡土诗人.在文学网,诗歌网,新媒体,以及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多篇,部分作品荣获各类大奖并收录在各种诗歌选集中出版发行.
一、投稿请附个人照片(2张以上)和简介(300字以内)。
二、投稿注意事项:
《中国诗歌零距离》微刊投稿标准格式:
一、原创首发(在文本前注明)
二、投《中国诗歌零距离》(在文本前注明)
三、文本顺序
1、标题,如《诗和远方》
2、文|姓名(或者网名)
3、正文
4、简介
注:简介300字或少于300字.
四,照片发附件。
为了严肃谨慎,请严格按标准格式投稿,谢谢!
五.本平台所发布作品必须原创。
投稿邮箱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