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赞歌一一庆祝延边州70周年》作者:山岳 都市头条--西银/北京/上海头条!

时代赞歌
一一庆祝延边州70周年
作者:山岳

九月的天空,风轻云淡!
九月的大地,花果飘香!
这是一个充满祥和喜悦的季节,这又是一个令延边人们难忘的岁月!70年前,经国家及相关部门批准,延边州正式成立,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历史的变迁中,延边州走过了70年不平凡的征途!迎来了她70华诞!

七十年过去了,在延边广袤的大地上展现出了一片繁荣昌盛,物阜民丰的盛世美景!

地处延边的敦化,更是以独特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作为敦化人,深深体会到了这种巨大的变迁给人们带来的幸福;宽阔的柏油路,纵横有序。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高桥飞架,四通八达。青山绿水,神韵怡然。家乡的面貌已今非昔比,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还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父辈们带着对未来的美好希望,怀揣着梦想,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来到了东北的大森林─敦化林业局,从此,便在这里扎下了根,也成为了建国后的第一代林业工人,并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毕生。也因此,注定了我们这一代人与大森林无法释怀的情缘!

听老人讲,当时没有房子,支个帐篷,搭个板铺,昏暗的煤油灯,唯一的小炉子,算是取暖设备了,半夜以后,冻的缩成一团。吃的更不用说,每月定量,吃饱都很困难,他们就是在这样极度艰苦的条件下,早出晚归,有时还要大会战,在林业战线上默默地奉献着。

在我记事时,已没有住帐篷的了,大都是泥坯房了,但生活没有多大改变,粮食按人口定量供应,主要吃的是苞米面,高粱米,每人每月两三斤细粮(大米,白面),豆油三两,其实,这些我们平时是吃不着的,除了给父亲上班带饭做点(实际上就是往苞米面里少参点白面),还要攒点留着过年,豆油也是要攒的。所以,过年已是我们最盼望的事了,只有到那时,我们才能吃上一顿饺子,才能见着几个菜,家里平时是不炒菜的,每家都有一两个大缸,腌满了咸菜,每当听说商店里来大酱了,家家拿着大盆,拎着水桶去排队抢购。一年除几个重要节日能供应几斤冻肉外,平时是见不到肉的,每到卖肉时,人们总是拥挤在一起,都想买点肥的,回来之后㸆成荤油,熬菜时放点,算是有了荤腥。

那时生活条件不好,家口多,又能吃,定量供应的粮食根本不够吃,大饼子(苞米面和成团贴在锅边上)也是不能天天吃的,因每月的粮有数,那样会很费的,时常还要做些糊豆粥(苞米面)和菜团子什么的。每到秋天,生产队收地时,大人孩子都去拣地,就是刨一些落下的土豆,拣些豆荚,菜叶,这些拿回家都能添补口粮。

提起穿戴,一件衣服能穿好几年,补了又补,缝了又缝,大的穿完了在给小的穿,不分男女老幼,记得有一次,家里不知怎么弄来一条衬裤给我,我从来没穿过这东西,穿上的感觉别提有多舒服了,高兴的睡觉也不脱。到后来,生活有些好转,偶尔在过年的时候也能添一件新衣服,又不知要美上多少次,这也是我们盼过年的另外一个原因,在那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一切东西都是凭票购买,如,粮,布,白糖及有些紧缺的东西,光有钱是买不来的。

到了八十年代初期,职工的生活环境相对得到了改善,逐步盖起了砖瓦房,使一部分职工告别了泥草房,搬进了新居,那时虽然有电灯,但白天是没电的,天黑之后到晚上九点林场发电,就这几个小时当时也保证不了不出问题,为此,人们总是有应对的办法,但大多数是煤油灯,因蜡烛要费钱的。

物质条件相对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解决温饱的同时,平常也能吃上几顿大米白面,到后期,虽然有了黑白电视机,自行车,但这也局限于为数不多几家,一般人家有个戏匣子(半导体收音机),已是很不错了。

那时,要说交通,也只能算是仅有的那趟小火车了,有五六几节车厢,这也成为林区的一道风景,每当火车进站时,站前都聚满了人,像是迎接亲人一样,欣赏着眼前的动画,直至等到火车开动走远。只为那一刻,似乎的新奇和那种情调也是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也在逐渐好转,从吃的,穿的,住的都有了很大的改观,生产劳动强度大幅度下降,文化生活也有了提高,从过去的煤油灯,到现在的电灯,从过去的看小火车,到看电影,从过去出门靠步行,到现在的自行车,甚至个别还有摩托车,这些变化,无不彰显出党的开放政策所带来的优越性。

我生在林区,长在林区,见证了敦化林业奋斗历程,并伴随着她一起走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深深的感受到了在那极度困苦的条件下,林业工人的那种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七十年的奋斗历程,敦化林业局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职工全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宽敞整洁的街道,高铁,高速公路,纵横蜿蜒,人们的生活富足,心情舒畅,各大商场,任你选购,休闲广场,任你徜徉,代步轿车已进入普通家庭。乡镇各处都铺上了水泥路,琼宅雅院,柳陌花街,一片绿野的芬芳,犹如一幅水墨画,令人陶醉其中。

目前,林场已由过去采伐为主的生产方式变为以育林,护林的经营模式,当你走进林场,会给你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彩砖铺地,道路整洁。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森林茂密,富尔天然。人们利用自然资源搞起了生态旅游,为林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又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七十年的沧桑巨变,都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民族区域政策的正确指引,是一代又一代林业工人共同拼搏进取的结果。憧憬未来,我们满怀信心!不忘初心,我们更加努力!家乡的明天会更美好,为敦林骄傲!为延边而喝彩!更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自豪!
此生无悔入华夏,
来世还做中国人!

编辑:上善若水開甯
日期:2022年8月24日

作者简介:王成山,笔名:山岳,男,1964年生,籍贯,山东,现住吉林省敦化市,吉林省党校大专班毕业,中外诗人学会会员,敦化市诗词学会会员,喜欢体育,热衷文学,倾心自然,热爱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