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国球的缘分
文/朱海明
提起国球,大家都知道指的是乒乓球。因为它是我国运动员夺取优异成绩最多,树立了难以动摇的世界“乒坛霸主”地位,并且是全国普及率最高的运动项目,所以才有了“国球”的称誉。

乒乓球也称台球,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娱乐项目。几十年后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在欧洲和亚洲很多地区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并在英国伦敦举行了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据说在1904年左右,乒乓球从日本传入我国上海、天津等沿海大城市,后来逐渐传到内地,并举行过乒乓球比赛。解放后,随着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兴起,乒乓球运动得到普及和提高,出现了傅其芳、王传耀、姜永宁等优秀运动员,并参加了国际比赛。1959年容国团夺得男单冠军,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1961年庄则栋再获男单冠军,邱钟惠获女单冠军,1963年又夺男子团体、男子单打和男子双打三项世界冠军,从而奠定了“乒坛霸主”的基础。

也就是那一年,乒乓球成了全国人民喜爱的运动,在中小学蔚然成风。我们抬头营中学也有一副乒乓球台,很旧了,有几位老师经常对阵打球,我也在这个时候接触了乒乓球。从学习发球开始,慢慢地能打上几板了,还买了乒乓球拍,胶合板的,单面单层胶粒,最初的拍子。乒乓球有盾牌、燕牌,盾牌的是硬球,弹性好。燕牌的稍软,弹性差,重量轻。
在学打乒乓球期间,除了几个同学,还有几位老师经常和我们交手,我们的球技很快得到了提高。我们班还来了一个从北京转学的同学李中一,也是乒乓球爱好者,给我们带来了新技术,大家很快就玩儿到了一起。我们还接触了校外的球手,如郭兴章,李青,特别是黄士品,他们都在外地上过学,打球的水平都在我们之上,与高手对决,我们得到了长进,尤其是我的进步最明显,算得上会打乒乓球了。

1964年,学校购置了一副新乒乓球台,韩永春老师组建了男女乒乓球队,任命我为男队队长,杨平生为技术指导,队员有李广,张万山,李中一,何小健,张凯臣等七八个人,渐渐的几位老师和校外球手都败在了我们的拍下,我们已经是小小的乒乓球运动员了。
由于中国乒乓球队扬名世界,国内的乒乓球运动迅速普及、蓬勃发展,抬头营除了中学有两副球台,小学、医院、供销社、机铁社也有球台,参加乒乓球运动的有师生、干部、职员、医生、工人乃至农村青年,还有后来执行“三支两军”任务的解放军。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曾和我同台打球,有的还成了我的好朋友。

最难忘的是在部队时,参加昆明军区后勤部直属部队乒乓球赛,我在0:2落后的情况下奋起反击,发球抢攻,左推右拉,腾身重扣,连连得手,最终逆转取胜,淘汰了后勤部的参谋徐永山,并赢得了漂亮女兵王思聪的一段恋情……
可惜的是,由于我的原因,这段恋情无果而终,成了终生遗憾。此后我再也没打过反败为胜的好球。
原创首发
审核:曹元华
复审:沈新培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