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之非凡的气韵 大家的风采——访当代著名画家石齐先生(下)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非凡的气韵 大家的风采
——访当代著名画家石齐先生(下)
笔者:石先生,我还想问一下您是如何认识传统中国画的?
石齐:这个传统绘画有一大优点,而且是西方不能代替的一点,就是我们从生产习惯、从艺术技巧上跟西方不完全一样。这个是很伟大的一点,人们把艺术形式分成“两象”,我说是“三象”,不止“两象”,给他分“三象”比较合理一点。我在1981年提出,说西方艺术是“两象”的观点是片面的,不是抽象就是具象,我为什么说它片面?因为抽象的什么都看不出,物体看不出来。毕加索的画什么都能看出来,如果把毕加索搁在印象派后期里头,那很合情理。对不对?现代人喜欢印象派,纯粹说具象还太早,抽象还不懂,这个阵容很大,而且代表人物一个比一个棒,非常出色。你把毕加索往抽象里面搁,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子吗?因为他的画很多人都知道,他画胳膊画眼睛,还有什么抽象?
与当代著名画家石齐先生合影
石齐接着说道:我们对于视觉是以东方人的欣赏角度去欣赏的,西方绘画的欣赏方式都是一样的,手法都一样。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绘画要比西方先进的多,怎么这么说呢?我们用线塑造形体,以现代眼光去看,这个依然是非常先进的。西方才刚刚开始要学着用线来描绘一些东西,那就很有意思了,毕加索学一点点,马蒂斯学一点点,马上出效果。而我们因为在这个窝里一代代长大,倒麻木了,认为这些东西已经过时了,不对的,我从来不觉得是这样。优点就是优点,拿到现在依然是先进的,要发扬,不发扬多亏呀。我就跟他举西方用线不好用,因为画油画用的是画布,颜料像浆糊一样,粘乎乎的,不好勾线,我们中国画铺在纸上用墨来画,好家伙,怎么来勾就看自己。我们祖先的线,是单一路,细线都细线,我们现代人细线、粗线交替组成是线,断断续续的线组成也是线,用不同的颜色勾成线,组成画,也是线,这在祖先时没做过,只有我们现代人敢做。西方人做不了,因为他们材料决定的。画的正面我们可以画,反面也可以画,西方人做不到。齐白石画虾米,为了顺手,翻过来画翻过来看。他是为了顺手,而不理解这里头的长处。我们画画用的宣纸很薄,再翻过去就坏了,你再画反面被打湿了,就更模糊了,只有这样两面加工,能够弥补我们的缺点。西方很丰富,我们单一,这点可以弥补。
在谈到创新问题时,石先生说:搞中国画创新,如同走在十字路口上,一不小心就成别的了,我有个朋友很有名,画格也很高,但不是国画,所以我们中年很有成就的一批画家搞画展,搞得都很有特点,我很喜欢。可题目却是中国画,我说你别写“中国画”这3个字就好了,因为你们都很年轻。当时刚好这边是中国百年画展,那边是7个画家,后来我给他们评价,你这7个人的画展要比那个展览新,这个评价很高了,可是你一写“中国画”3字,很多挂出去不是中国画那怎么办?他们就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是批评还是骂。
笔者:石先生,请您就中国传统绘画的先进性或长处谈谈您的看法?
石齐:传统的画非常好,精练一点说,是跟生活不太一样,画人有一点像但不纯像。石齐接着讲道:如果一个丝毫没有受过绘画教育的人去画老佛爷、去画罗汉,画它的相貌,注意它的笑,谁都能画出来,慢慢磨呗。但是西方的画一说到抽象,就很厉害的,很有感觉,从这一点上我们就不能说中国画比西方画高明,有多好。他们非常大的优点他们“三象”一族,“三象”鼎立,抽象、具象、印象,都是一批大师级的,全世界你不能不说油画是绘画里面的精致,因为他们三象一族,你看具象,多逼真,你看抽象,多抽象都有,你看印象,什么模样的都有。
笔者:刚才您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长处、短处都谈了自己的看法,但我想在您自己的创作中,也肯定会反思传统里面的种种不足,请问在此过程中如何把那些好的东西保留下来,继承下去?
石齐:中国画最迫切的要求,就是革新点在哪里,要求大气,具体要求是:线要加以扩大,无限扩大,面也要跟着来,点线面要加以扩大,不要呆在小房间里拿着小毛笔做、做!不行的,要加以扩大,时代过去了,不要去学人家,画一个人要画得特别真实,你怎么样也真实不过人家,人家上面可以改上一千遍、一万遍,改10年。你改上一遍,第二遍就砸锅了,这不行啊,所以这个要避人家长,人家能画无限的像,我们这点不如人家,就不要硬强,硬强是没有意思的。我们的优点在哪里呀?我们就加以无限发挥,你不发挥,你跟着人家,自己的优点不发挥不就落下来了吗?所有的个性都倒退了。还有,我听画家们说,一种人想画细点卖,一种人想画简一点,本身不简,画得怪怪的,也许有人买,你本身要怪怪的也有情可原,你本身是挺正的,你何必要弄那个呢?所以经济这个东西很厉害的,直接影响,不是一点点影响。我经常跟人讲,别人还不承认,中国画只是半个绘画,它需要自己的学问起作用,情绪起作用,还要配上好的诗词、好文章、好书法、好图章,这才组成一个中国绘画。你这些都拿掉,你这画就单调了,所以这些都拿掉,像西方的素描,就大错特错了,中国画不是画形的问题,中国画是半个绘画,它需要很多修养,诗词、书法、图章、纸张是很讲究的,它形成一个特殊的体系。
笔者:石先生,还有一个问题,能不能就未来的中国画的前景谈谈您的看法?
石齐:我们中国画搞得一定比西方好,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说这句话,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中国艺术家很注意别人的优点,用50年的时光去研究,哎,这个大画家的祖先在哪里?你有什么秉性?你有什么代表作?用什么办法?我们了如指掌——非常熟悉。西方有这样的人吗?没有。我们的祖先这辈子我们也研究,文化也重视,书法也重视,加起来如果搞得好,有才气,能比你差吗?这不是狂话。油画家们说这些人太狂了,我不理解,我说这两者都学了,再给他放出来,一定比单一的好,就像你瘸腿,人家两条腿,如果有才华的话,一定比他们强,我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我坚信我们中国画一定会好的,西方比较乱,我们比较正,这也是优点。
与石齐先生对话,令我的感慨很深,作为中国当代实力派大画家的他,不仅有着非凡的气韵、高超的画技,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渊博的知识更令人刮目相看。我们坚信石齐先生的未来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