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狐狸报恩(民间故事)
文 || 王丽艳(收集整理)
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也没有手机。一到下晚,我们姐弟几个就缠着爷爷讲故事。爷爷讲鬼啊,神啊,还有黄仙,但最让我难忘的就是爷爷讲狐狸报恩的故事。
据爷爷讲,太爷爷是个马车老板,能把几匹又高又壮的马驯得服服贴贴的人,在我们那个小屯子也就太爷爷一个,在十里八村也是屈指可数。据说,不论多烈的马只要太爷爷一个响鞭过去,那尥蹶子的大马,立刻就规规矩矩的,让它往里,它就不敢往外,让它快,它就不敢慢。太爷爷说:牲口这玩意你压根就不能和它客气,打,就狠狠的下鞭子!所以队里一有出车的活非太爷爷不可。
有一年冬天,雪下的很大,有几家趴趴房都被大雪压塌了,队里决定派太爷爷去山里拉木头好盖房子用,可我们那嘎达离山里至少有三百多里的路,太爷爷却说,没事,起个大早贪个小黑,快马加鞭,一天的功夫就到了,然后找个大车店打打尖,第二天早起再上山装木头。
那时候的冬天嘎嘎冷,野外都达到零下四十来度,路上太爷爷的狗皮帽子挂满了冰溜子,还好他身上穿着羊皮袄、羊皮裤,脚上穿的是絮着乌拉草的牛皮靰拉,就这样,太爷爷的脚冻得还像猫咬似的,等把马车赶到靠近山里大车店的时候,已是掌灯时分了。太爷爷卸了马车,把马拴在大车店的马厩里,打一桶水,先把马饮饱,然后把带的草料撒在马槽里,一切妥当,自己也在车店旁边的馆子要了半斤老白干,还有一盘花生豆。太爷爷一口一颗花生豆,一口老白干,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几口白酒下肚,太爷爷的浑身上下就热乎起来,吃饱了饭,就到大车店的大通铺上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天刚亮,太爷爷就起来早早把马饮完水,把车套上,向就近的伐木场奔去。那年雪下的实在是太大了,道路早已被大雪掩埋了,放眼望去,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还好这条路太爷爷不是第一次走,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十几里的路不到一袋烟的功夫就看到了伐木场的影子了。太爷爷嘴里哼着小调,马车不快不慢地在雪路上跑着,就在这时拉车在前面的那两匹马突然往外一掰,同时打起响鼻。太爷爷先是一愣,凭经验,大雪封山,一定是狼、狗熊,或野猪啥的出来找食吃,山路上遇到这些东西再正常不过了。马的眼睛尖,首先发现,太爷爷立马一鞭子下去,吁!马车站定。太爷爷紧忙往前面看去,几米处有不大一团像火焰的东西正卧在路的中间,在白茫茫的雪地上特别的抢眼。太爷爷确定不是野狼或狗熊啥的才敢下车,慢慢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半大小火狐狸,正瑟瑟发抖的用一双可怜巴巴的眼睛望着太爷爷,好像说:救救我吧!小狐狸已经不能走路了,太爷爷蹲下,把小狐狸用双手托起,这才发现小狐狸的一只后腿被一只铁夹子死死夹住,看样子这条腿已经折利索了。太爷爷小心翼翼地把铁夹子拿掉,然后把它揣到自己的怀里,等装完木头之后,又回到大车店,和车店掌柜的一起用木条把小狐狸的腿绑好,车店掌柜对太爷爷说:你还是把它带走吧,我这客人多,没工夫侍弄它。太爷爷只好又把小狐狸揣到怀里,一路上太爷爷总是担心小狐狸冻着,不时地用手摸摸,终于到家了,太爷爷卸了车,自己先回到了家,把怀里的小狐狸掏出来放到炕上,还把太奶奶吓了一跳,太爷爷把前后经过一说,太奶奶赶忙拿来水和玉米面,赶紧让小狐狸填满肚子。小狐狸也许太饿了,不顾眼前这两人直巴巴地看着自己,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太奶奶嘴里还一个劲地唠叨:看看,把这小东西饿的。小狐狸吃完后,便一瘸一拐地跑到角落里躲起来。从此太爷爷和太奶奶每天都不忘给小狐狸喂食。转眼几个月过去了,小狐狸的腿早就好了,有时吃高兴了,在屋子里又蹦又跳的,也长大了许多,两位老人越来越喜欢这只小狐狸了,红红的嘴巴,通身红红的毛!可有一天,太奶奶突然发现小狐狸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欢实了,吃喝也不像以前一样多了,太奶奶正纳闷呢,太爷爷却冲着小狐狸说,该放你回家喽!说完就抱起小狐狸往外走,来到屯子东头的大道上轻轻地把小狐狸放到地上,然后对着它说:小东西,你就沿着这条路走吧,你能不能找到家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小狐狸似乎听懂了太爷爷的话,突然双腿跪下,不断的向太爷爷点头,眼睛流出了泪水,许久才站了起来,转身,眨眼的功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庄稼人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大年三十转眼就要到了,太爷爷却犯了愁,因为连续两年太爷爷给儿子娶了两房媳妇,家里的积蓄早就花没了,还欠了一屁股饥荒。这不,第二房媳妇腊月门子才娶进来。这新媳妇过门的第一个春节,再穷年夜饭也得买点肉包点饺子啊,太奶奶一唠叨就没完。太爷爷翻来覆去一夜没睡好,天快亮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天仙一样漂亮的姑娘来到爷爷跟前说:恩人,一会儿起来到门口看看,我给你们送年嚼故来了。太爷爷刚要说,你是谁,我也不认识你啊,那姑娘突然像一股烟一样就没了!太爷爷被梦惊醒了,起身来到屋外,真发现大门外放着整整齐齐的两块猪肉,还有三只山鸡。太爷爷想起刚才自己做的梦,这时太奶奶也起来了,也说自己刚做一个梦,一说,和太爷爷做的梦一摸一样的。太爷爷用手指着门前的东西,激动的说,你看,是它,是它回来了!太奶奶立刻泪眼濛濛的把这些东西抱在怀里说:这小生灵通人性,它回来报恩来了!
于是,狐狸报恩的故事被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了,一传十,十传百。自此,太爷爷赶车的时候再也没有用鞭子狠狠抽过马,更没有无故打死过小动物。
作者简介:王丽艳:退休职工。绥化民间协会会员、绥化作协会员、肇东作协会员、北大荒作协会员。2016年开始习作,有部分诗歌、散文发表在《绥化晚报》《通辽日报》《校园文学》等报期刊。
住址:三道街新纪元小区
电话:150453866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