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篇小说《儿女婚事》之十一
秋志强他们满载而归
文/刘玉伟
秋志强他们五个小伙子在塬畔上休息了一小会儿,魏抗战从挎包里拿出昨天晚上,赵巧凤为他们烙得葱花油饼。赵小刚也从布兜里拿出,昨天晚赵文芳为他们蒸得韭菜鸡蛋包子。
赵小刚还对秋志强说:“志强哥,我们家里还有点羊肉,我姐说了,冬天羊肉包子在外面凉了不能吃,只有这韭菜鸡蛋包子不怕凉。她还让我们多带点,说让你们也尝尝她的手艺。”
魏抗战故意拍了秋志强几下,说:“文芳主要是怕你饿肚子,我们是跟你沾沾光。”
秋志强抓起一个包子,塞到魏抗战的嘴里说:“吃都堵不住你的嘴!你沾了我的光,以后记得还给我!”
他们几个吃饱喝足了以后,赵小刚就从架子车上拿下来两个斧头,他留了一个,又交给小强一个后,就对秋志强说:“志强哥,我和小强下去砍树,你们三个光朝上面运树就可以了!”

康援朝把袖子挽起来说:“我也下去砍树!”小刚看了看他说:“你们不行,这不但是力气活,还要有技巧,你要是用力不当,砍不倒一棵树,你的手就会被斧头把磨破的。”
赵小强也笑着说:“援朝哥,不是我们不信任你们,这里的沟很深,沟坡也很陡,要是站不稳,滑到沟下,光树枝都会把你们浑身扎破的。”
赵小刚和赵小强在腰间系了一根长长的粗麻绳,赵小刚又对秋志强说:“志强哥,你们一会儿就沿着我们下去的路下去,千万别朝没有路的地方走。我们砍多砍少不重要,我们安安全全的来,平平安安地回去才重要!”
赵小刚和赵小强下去以后,看见已经死了或是干枯的树木后,就把腰间的绳子一头绑在跟前的一棵大树上,另外一头还系在腰上,这样就是用力过猛,脚下站不稳,人也不会滑下去。

赵小刚和赵小强他们从小在山里长大,他们知道那些树该留下来,那些树可以砍伐。他们砍得差不多了,就大声地喊叫志强他们三个下来朝上面扛。
康援朝才扛了四五趟就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坐在地上不想起来。魏抗战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刚才还嚷嚷着要下去砍树,你就扛了这几下就受不了了。”
秋志强早就把棉袄脱了,他那大红色的秋衣上,胸前已经湿透了。魏抗战也一样,里面的衬衫也已经可以拧出水来。
赵小刚和赵小强刚开始干活时,就把棉袄脱了,他俩都是光着膀子在下面砍树,他们胳膊上的肌肉块,在阳光下不停地滾动着,闪动着健康的紫红颜色。
秋志强他们三个看看两个架子车都装得差不多了,他就下去对赵小刚说:“小刚,我看差不多了,咱们是不是该回去了!”
赵小刚上到坡上,先把一个车子装满压实,用绳子捆紧了以后,他又对秋志强说:“志强哥,我们来一次也不容易,我们就多砍一点,这样你们几个烧火做饭就能等到明年秋天队里分玉米和高粱杆了。”
秋志强他们那天是满载而归,五个人一路上是说说笑笑,互相轮换着拉着架子车。他们又走到那一片建在地下的村子时,秋志强他们几个想下去看看,赵小刚兄弟俩就在上面等着他们。

秋志强下去敲了敲院门,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把门打开后,笑眯眯地问:“小伙子,你们找谁啊?”
秋志强很有礼貌地朝他鞠躬说:“大叔,我们是西安来的知青,去里面的山里砍柴,从来也没有见过咱们这样的住处,我们想下来看看,顺便给您老要口水喝。”
老头还没有回答,他的老伴站在他身后说:“你们快进来!你们快进来!老头子你瞧这几个小伙子,要身材有身材,要长相有长相,和咱们这里的人就是不一样!”
魏抗战也赶紧给他老伴鞠了个躬,说:“大娘您好!我们打扰你们了!”他老伴一看就是那种开朗,爱说笑的农村妇女。
她一边带着秋志强他们在院子里的几个窑洞里看看,一边给他们几个倒水,她笑容满面地说:“我们这里穷,比不上你们西安,也没有茶杯和茶缸,你们就凑合着用碗喝吧!”
康援朝双手接过碗后,说:“大娘,您老去过西安?”她一子就兴奋起来,还是笑容满面地说:“我大儿子在西安交大读书,他毕业后就留在学校教书了,我去年秋天还去过他们家!”
她老伴始终都不爱说话,但能看得出来,他老伴说起大儿子来,他脸上也都是骄傲的表情。
秋志强看到院子里的几孔窑洞里面,设施虽说很简陋,但都收拾的干干净净。他从老大娘的口中还知道,他们老两口今年都快六十岁了,有四个儿子,除了大儿子在西安,二儿子在县里外,另外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在农村劳动。他们是和小儿子在一起住的,小儿子今年也都三十好几了,最小的女儿也快三十岁了。他小儿子一家五口,今天都去小儿子的媳妇家了。

秋志强感觉回来的路比上去的路短,赵小刚笑着说:“志强哥,按说我们去的时候是空车,回来是重车,但回来是下坡路,因此我们就感觉快了许多!”
康援朝喜欢唱歌,他忍不住地大声唱了起来:“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胸前的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康援朝一唱,秋志强和魏抗战也跟着唱了起来,就连拉着架子车的赵小刚和赵小强也都加入到合唱里了。一时间满山遍野都是他们五个小伙子那嘹亮的歌声:“歌声飞到北京去,毛主席听了心欢喜,夸咱们歌儿唱得好,夸咱们枪法数第一。”
(未完待续)


刘玉伟,2022年8月26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